信息披露频繁出错是什么问题?
仔细一看,原来数字有重大问题。原披露中标注的“8000万股限售股”,实际上是“800万股限售股”。看似一字之差,其实差之千里。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会按照习惯发布一个更正公告,以“对投资者造成的不便,公司深表歉意”的字样仓促决定。难道你不知道,从表面上看,这是个别工作人员的失误所致,但实际上,这暴露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程序的不规范、不完善,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工作态度的马虎和不负责任。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都是规模较大、管理相对规范、产品质量标准较高的本土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因为管理规范、产品质量好、品牌知名度高,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或业内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在抓内部管理、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可能会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在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方面降低标准或放松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另一个产品,是其主业产品之外的“副产品”,而这个“副产品”也代表着企业的一张脸,一种文化,一种态度,一种责任。
很难相信一个公司有能力把其他产品做得非常精细和高端,因为它发布的文本不断出现错误和漏洞。更何况黄河旋风上发表的文字并不多,也就几百字。出版前仔细校对它们很难吗?找第二个人关掉很难吗?归根结底,这绝对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态度和责任的问题。
事实上,上市公司这种粗心和不负责任的态度也会对上市公司本身造成伤害。据报道,就在几天前的3月26日,Billie Billie(简称“哔哩哔哩”)在港交所披露了最新的公司数据表。令人咋舌的是,Billie Billie在公司名称中居然被写成了“百度群”,被戏称为“抄作业的结果没有抄到自己的作业本上,而是抄到了茄子地里”。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投资者基于上市公司披露的错误信息立即进行了投资,并且因为上市公司立即发布更正公告而发生了较大的损失,这个损失是否应该算在上市公司的头上?可见,这些错误不仅仅是“语法问题”、“书写问题”、“标点符号问题”,还是活生生的“赔款”问题。
随着上市过程中注册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加入上市公司的行列。另一方面,注册制改革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因为信息披露是投资者投资的基础,是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进行监管的参考,是资本市场诚信建设的基石,是资本市场健康规范发展的要求,所以希望上市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像对待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品牌建设一样重视信息披露,特别是在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上,避免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