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打雷了!又一次神秘的公司债券违约。董事长的背景很惊人。

金鸿控股公告称,15金鸿债券应于2018年8月27日回售,回售记名债券本息(统称回售款)和回售不记名债券利息为414万元(含利息),但公司8月23日并未卖出“65438”。

目前,金鸿控股正积极与登记回售的债券持有人协商达成延期协议,回售款项的支付将根据协商进展另行安排。

近日,因金鸿控股流动性问题,联合评级三日内将金鸿控股长期信用等级和金鸿控股发行的“15金鸿债”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展望调整为负面。

值得注意的是,金鸿控股正处于多事之秋。不仅债股双杀,收购告吹,员工持股计划被动减持,而且大量债务面临集中到期的危机。

此前,15金宏债卷入国储能源离岸美元债违约风波,在二级市场遭遇双重打击。虽然公司紧急声明与国储能源不存在股权关系,且陈怡和先生未持有国储能源股份,但投资者并不买账。

值得注意的是,前四大股东所持股份几乎全部质押。控股股东新能国际持有的公司265,438+0.50%股份已全部质押,陈怡和持有新能国际90%股份。目前这些股份已经触及平仓线。

股票和债务的双重打击仍然挥之不去。因公司股价下跌影响,跌破信托计划止损线,控股股东新能国际未能及时补仓。云南信托实施了信托财产强制减持。8月10日,员工持股计划股份全部被动减持。

此外,金鸿控股42亿元收购亚洲天然气的计划也被终止。

债务集中到期,偿债压力巨大。

截至最新,金鸿控股有2只债券,余额为6543.8+06亿元。其中15金鸿债8亿债券今年面临回售。

总资产129.77亿元,总负债82.57亿元,资产负债率63.64%。其中,流动负债42.37亿元,非流动负债40.1.9亿元。

金鸿控股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

截至2018和1季度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31万元,短期借款1.996亿元。该公司每年需要偿还银行贷款约24.27亿元。

目前账面上只有4.24亿元(其中冻结限制资金215万元)。1季度回笼经营性现金2.62亿元,金鸿控股可用现金仅6.86亿元,其中冻结资金215万元,可用资金净额4710万元。

此外,结合15金鸿债回售8亿元的风险,年内需要偿还的资金高达32.27亿元,仅有的4.7亿元现金犹如玩弄角斗士的手臂,难以抵御年内到期债务的洪流。

从流动负债来看,面对42.37亿元的流动负债,6亿多的可用资金对于金鸿控股来说更是相形见绌。金鸿控股的流动资产为654.38+0.933亿元,即使全部变现,也不足以挡债。在6543.8+0.933亿元的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和其他流动资产占比过半,约为6543.8+0.4亿元,两者都存在一定的变现风险。

除了自身的债务压力,金鸿控股还面临着大量的外部担保风险。截至2017年末,公司对子公司的担保余额为38.8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94.12%。

与此同时,锦鸿控股近两年的盈利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2065438+2007年37亿的营收虽然高于前两年25亿的水平,但可以说是上了一个台阶。但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归母净利润持续下降,分别为24100万元、18100万元、170万元,同比下降22.73%、24.66%和6.05%。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近几年金鸿控股一直伴随着收购。金鸿控股扩张迅速,M&A活动频繁。先后收购宽城博瑞67%股权、苏州田弘80%股权、正实同创49%股权,耗资近1亿。此外,金鸿控股继续扩张。2017,1年,多达11家新增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今年7月,金宏控股也高调宣布进军氢能领域,与中国华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张家口宏华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资700万,占股70%。

资产不断膨胀,从上市之初的48亿元,到如今的6543.8+02.9亿元。但随着收购资产和业务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利润,反而净利润逐年下降。

查看2017年报中的小债,发现金鸿控股收购的5家公司中,有4家在2017年度未达标。其中,花费最多的正实同创业绩最差,没有收入的金鸿控股选择向法院起诉。此外,小债了解到,就连公司近三年通过定增、发债募集资金24.89亿元的四个项目也未能达到预期。真金白银投入,业绩却惨不忍睹。面对巨额的债务增长,金鸿控股的资金链危在旦夕。

公司经营的恶化往往带来双重打击。比如,包括金鸿控股在内的出现债券违约的上市公司,往往面临股权质押比例高、诉讼债务缠身、债股暴跌等多重困境。这些公司往往是资本市场上一掷千金的买家,不断的并购掏空了公司的基石资金和资产。最终只能陷入资金链的拉锯战。在流动性紧张的苦日子里,如果等不到融资,只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无限循环。

陈怡和石油王国背后:人脉与股权关系复杂。

上述国储能源离岸美元债和15金鸿债违约事件也让石油富商陈怡和浮出水面。

金鸿控股董事长陈怡和是内蒙古人。金鸿控股位于吉林省东北部。金鸿控股主要经营的天然气也是陈怡和石油业务的延伸。2013,借领先技术登陆a股。值得注意的是,国储能源离岸债务爆炸后,金鸿控股变更了经营信息,陈怡和不再担任金鸿控股股东。

陈义和,前政府官员,1983年至1999年在包头市政府工作。2000年起任中石油管道建设集团副总监,后任中石油金宏天然气输送有限公司董事长、新能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中石油金宏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现更名为金宏控股)董事长、中国储备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陈怡和控制的企业中,国储能源的身份最为神秘。2016之前,国储能源在公开和债券报道中自称国企,股东包括中石油、北京市商务委、中国经济联络中心、中国海外控股集团。但在2017左右,其“国企”身份变得模糊,不再宣传其国企身份。

根据14官网发布的介绍,中国经济联络中心成立于1993,与中国政府部门及部分外国政府、政党、组织、驻华使馆有业务合作,也就是说是类似于政府机构的外包公司,但表面上不是国有企业。但在16之前,国储能源自称是国企。其背后的股权关系是否隐藏仍不得而知,其背景也越来越扑朔迷离。

目前根据Wind资讯,国储能源的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另一个股东中石油三环是上海国储能源,是国储能源的子公司。如此循环往复的关系,使得进一步核实出处无从谈起。

值得一提的是,国储能源牵头的财团还大手笔买下了李嘉诚-香港中央中心。

在陈义和管理的另外两家公司中,国储汇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储能源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可以追溯到中国经济联络中心。

另一家公司是新能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由原中石油三产改制而来,与中石油没有任何关联。但市场消息称,新能国际接受了原第三代团队和附带的人脉关系。

几十年的从政经历,为陈怡和积累了无数宝贵的资源和人脉。陈义和还宣称自己是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能源协会副会长。在中石油的工作经历也让其走上了油气的业务方向。

陈义和与中石油原副总经理李新华私交甚密,而李新华则因涉及中石油的严重腐败案被免职并开除党籍。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李新华还帮助陈怡和的上市公司金鸿能源(已更名为金鸿控股)介绍业务。由此看来,陈义和很可能是当时李新华的下属,给陈义和这位石油富商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另外,美兰机场被曝违约,但属于技术性违约,投资人都被吓出一身冷汗。

据媒体报道,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第2017期超短期融资券(17美兰机场SCP002)应于今日到期还本付息,但由于技术原因,资金仍在划转途中,周六日无法进行大额划转。预计周一上午全部转入债权人账户,规模10亿元,期限票面利率23%。

美兰机场是海南省重要的航空物流中转集散机场,是海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2017年中国通航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11。2017年,资产526亿元,总负债207亿元。

美兰机场一般被认为是海航系的一员。神秘的海航总会引发无数遐想,那就等周一的赔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