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互联网平台助力借贷大潮,消费金融掌控风生水起。

此前,乔洋曾担任Discover的风险战略和数据建模负责人,担任JD.com和ZestFinance合资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ZRobot的首席执行官,并担任京东商城信用管理部总经理。在JD.COM任职期间,他和他的团队在JD.COM搭建了个人用户信用评分系统“小白信用”,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近日也有消息称,原JD.COM科技副总裁、个人风险管理中心总经理成建波将出任朴道郑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朴道郑新”)总经理。此前,由成建波领衔的风控团队长期为JD.COM白条的运营“保驾护航”,积累了消费金融大数据风控领域的实践经验。

金融借贷的江湖可能不大,都是熟人。但对于整个借贷行业来说,其长期占据整个商业模式的流量数据、风险控制乃至客户服务,未来都将在监管的引导下,重新回到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手中,而这个“落地”过程将更加漫长。

行业起伏

李莉下定决心2020年底离开互联网行业。2018从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跳槽到某大互联网公司消费金融业务做产品经理。告别管理僵化的银行后,起初,90后员工包围的互联网工作氛围让他感觉更加轻松自由,工资收入也比之前的银行高。虽然体检、医疗报销等一些隐形福利缩水了,但对于他这个健康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都不是第一个问题。

然而,最初的新奇感过去后,李丽发现这种以联合贷款为主要模式的纯线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有点“无聊”。整个商业模式和产业链已经塑造的非常稳定了。从BD(业务)到产品、运营、客服,每个人都只是流水线上一颗随时可以更换的小螺丝钉。时间久了,他似乎只是某个节点的“技术工人”。很难看到个人能力提升和职业晋升的希望。

但2019上半年,整个行业仍处于上升趋势。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等出资人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很大,他们在不断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来源。相反,平台方在资产端苦苦获取流量来源,整个业务和团队还沉浸在蓬勃发展的氛围中。

从2018到2019,公开数据显示,360、趣店、乐心这三家在美股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其贷款余额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或许可以作为联合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的参考。其中,2019,趣店明确提出了贷款帮扶业务的“开放平台”模式。

李莉现在回忆,行业氛围的转折发生在2019年下半年。在杭州,行业内一些比较大的第三方数据公司的爬虫业务被关停,业务负责人被带走调查。一些合作银行开始要求用户在引水时说明数据来源。虽然当时银行比较“正规”的迎接监管,但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也是在2019上半年,陈明的公司刚从P2P行业整顿转为现金贷。公司有网络小贷牌照,有部分自营贷款,与银行、消费公司有联合贷款业务。规模在行业内算是腰部企业。陈明认为这还不够安全。他希望跳槽到消费金融公司或银行,因为他觉得“在体制内更安全”。

与此同时,陈明的公司刚刚设法摆脱了P2P业务,根据监管的意图,转为以联合借贷和助贷模式为主的业务。但下半年,第三方数据公司“出事了”,他敏锐地意识到,对数据信息的监管风暴已经开始。

但谁也没想到,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会为监管与行业之间的暗流按下暂停键。

作为一家网络消费贷款产品的运营者,张悦在2020年上半年看到了太多的“真人”——一些用户伪造自己的诊断证明以逃避还款,但实际上,只要稍加核实,就能发现他们所在地区的新增案件数据。有用户为了几千元欠款,从天津坐车来到北京,强行“面见”业务负责人。有用户因拖欠几百元多次申请延期还款未果,威胁客服人员跳楼...

在用户经济和情绪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下,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增长几乎停滞,大数据被更广泛地用于抗击疫情,银行在线非接触信贷产品进入突然快速发展阶段。下半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下降,笼罩在行业上空的阴霾似乎也逐渐消散。下半年,张悦感觉一线客服高风险投诉放缓,业务量稳步回升。

2020年7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网络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对这一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积极解读。“新规最大的亮点是充分肯定借贷市场和机构的作用,鼓励商业银行以合作方式吸收新技术,推动信贷行业的改革创新,这对头部金融科技平台大有裨益。”

但随后,2020年8月最高法颁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将四倍LPR(一年期贷款市场牌价)作为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的上限,将利率红线划到了更紧的位置。随后几个月,各地出现了一波“反收藏联盟”。陷入高息黑网贷、民间借贷陷阱的人们,把最高法的规定当成了摆脱债务的救命稻草。这种情况一度蔓延到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相关的借贷纠纷。虽然最高法针对的是非金融持牌的“民间借贷”,但持牌的金融机构在舆论和道德上依然感受到压力,而且越是如此。

对于有注销牌照“保护”的放贷机构,自营资产贷款利率上限可以尽量接近24%(之前的“高利贷”红线),而在放贷业务模式上,部分持牌资金人已经开始要求按照4倍LPR的上限设计。

陈明看到,自己公司的目标客户多为蓝领、下沉人群,个人财务抗风险能力较差。这些特征因流行病而被放大。疫情下市场需求萎缩,利率定价空间被压低,大大压缩了中小借贷平台机构的利润和盈利空间。他开始积极寻找“下家”,最好的目标是进银行。

5438年6月+2020年10月,两家头部平台机构相继上市。整个行业的监管预期和市场口碑急转直下。

2020年第四季度,《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伴随着央行和银保监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无序创新、推高融资成本、滥用信息和数据的诸多公开批评。

这份重磅监管文件直接指出,互联网平台机构超范围使用网络小贷牌照,利用3: 7甚至1:99的杠杆比例,以共同出资的方式放大信贷资金。

之后,李立发现自己开始关注的合作银行都在收缩,联合贷款停止新增,甚至有的银行干脆停贷。

“互联网的财务前景令人担忧。”当时李立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开始积极寻找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的跳槽机会。

另一方面,冻结多年的消费金融公司和直销银行牌照开始放开。"监管也倾向于允许持牌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2020年底,某外资投行就互联网贷款、金融科技监管等问题,询问了一些地方互金协会、国务院发展中心、金融监管研究机构等专家的看法。专家的核心观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反垄断和数据战略是中国收紧金融科技的背后原因;二是居民部门杠杆率高,监管会制约消费信贷;第三,网贷监管会更加严格。

2021上半年,在行业内大大小小的平台机构还在转联贷助贷的过程中,李立和陈明已经分别从互联网平台公司离职,陆续加盟银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

中小金融机构贷款援助与风险控制的博弈

2021年7月7日,部分平台机构收到央行征信局邮件,要求按照“平台-征信局-金融机构”业务合作流程图,进一步完善整改方案。要求“平台机构在与金融机构开展引流、助贷、合贷等业务合作中,不得以申请信息、身份信息、基本信息、个人画像评分信息等名义,直接向金融机构提供个人自愿提交的信息、平台内生成的信息或者从外部获取的信息。,并且必须实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全面‘直连’。”

要理解这一新规,需要明确平台与金融机构在现有助贷业务中的合作关系。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发布的《助贷业务创新与监管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助贷报告》),助贷业务各参与方的合作流程包括贷前合作、贷中合作和贷后合作。

《助贷报告》指出,在贷前合作中,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完成获客和初筛、客户引流等步骤。在获客和初筛方面,放贷机构可以通过纯线上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触达放贷客户,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对放贷客户进行初筛和风控,然后推送给资金方,筛选出符合资金方前置条件的目标客户群体。“在客户引流方面,放贷机构在筛选出目标客户群体后,会将放贷客户的信用评分和授信建议推送给银行等资金方。”

据某金融科技公司人士介绍,7月7日,央行邮件要求整改主要针对贷前获取客户引流的环节,要求平台机构和资金方在此过程中加强央行数据报送的完整性和细节性。

在“直连”模式下,用户信息在平台和金融机构之间直接传递。在央行要求的断开直连模式中,引入征信机构,实现“断开直连”。

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在于,在“直连”模式下,信息数据的质量与平台机构的导流服务收入直接挂钩。

目前市场上,贷款援助业务的收费一般是资金方收取全部费用,然后将服务费和利息回扣返还给贷款援助机构或信用增级机构。比如,今年4月,美股上市公司信义科技表示,正在全面转向助贷和利润分配的业务模式。此前,360主体也已宣布不断提升其“轻资本”借贷模式的业务占比。

接受这种合作模式后,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共同目标会被紧密捆绑在一起:尽快、尽可能多地实现盈利,同时控制不良。在这种模式下,借贷平台实际上会在内部做一个风控筛选,用自己的信用评估逻辑将用户匹配到合适的资金人,用一些过不了关的数据“填空”,损害双方的共同收益。

也就是说,在用户数据“直连”的情况下,数据质量也与业务收入隐性挂钩。那么直连被切断后,金融机构无法直接核实平台传输给征信机构的原始数据,放贷收入和不良资产需要自己负责。

金田认为,“直连”后,征信机构的存在在银行和平台中被直接强化,其效果至少包括:平台不能直接输出自己的客户数据,只能给出征信机构处理后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保护客户的隐私数据安全;征信机构实行严格的持牌经营,提高了一般市场机构参与助贷联保的门槛;鉴于平台作用的弱化(很难直接控制客户的质量),原有的商业模式,尤其是收费模式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改变。如果潜在收益显著降低,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平台参与助贷、联合放贷的意愿,从而改变市场生态。

在去年7月的《商业银行网络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实际上对助贷业务进行了松绑,明确除核心风控环节外,商业银行可以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具体合作内容包括:营销获客、联贷、风险共担(联贷方和共享方必须是持牌机构)、信息科技、逾期催收等。

但今年2月2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坚持“落实风险控制要求”。商业银行应强化风险控制主体责任,独立开展互联网贷款风险管理,独立完成对贷款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有重要影响的风险控制环节。严禁将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等关键环节外包。"

在这个从依赖外部风控到构建自身核心风控的过程中,考验着中小银行的数据技术和风控管理水平。

因为一个大规模的借贷平台连接了多个出资人的金融机构,通过率高、放款速度快的出资人可能会被分配给更多的用户。在借贷业务中,引入融资担保、保险机构作为增信,或者通过借贷平台的保证金、回购等商业协议形式,资金方实际享受无风险收益,真正的风控机制和水平并没有太多“实战”经验。

在今年上半年的一次行业活动中,一家互联网私人银行的行长坦言这个难题,自主风控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监管机构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独立风险控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2007年最初的20141号文件,到最新的互贷新规出台,他们都多次强调自主风控的问题。但是认真想想。这几年,对于民营银行,对于这些后来发展起来的小银行,对于没有自己流量的中小银行,“我们有什么?

那么,中小金融机构对监管多年的“自主风控”准备好了吗?

(应采访对象要求,陈明、张悦、李莉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