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资源利用问题的地理论文(3000字)

黄河治理总体规划

摘要:治理黄河的方略是中国历代人民的决策课题。本文指出,采取现代工程措施,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整治成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改变其侵蚀地理环境,是减少黄沙入黄量的根本解决办法。同时提出了结合其他流域调水的综合管理策略。黄河下游作为淮河、汉江上游洪水的通道,增加黄河的泄洪能力,小浪底水库也可以借机排沙入海。

关键词:黄河治理战略泥沙

1简介

黄河对包括长江在内的中华民族有着不可比拟的意义。它流经中国腹地,孕育了中华民族。华夏子孙不仅得益于黄河和黄土的哺育,也深受黄河下游“好淤积、好决心、好迁徙”之苦。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大的篇幅与黄河治理有关。在历代,如何制定治理黄河的方略,是我国国民的决策课题。最早的治理黄河的成功范例,为后人所推崇的,就是传说中的大禹。他改进了共工炮“堵水”的做法,采用“疏河导滞”的策略来平息洪水。这个传说,其实是先民治河的总结[1]。从周代以后的文献记载可以证实,黄河防洪大堤的雏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存在。诸侯国崛起后,可以组织更多的人力物力从一个地方开始,河流两岸出现支离破碎甚至以邻为壑的堤防。更大更长的就成了中国早期的长城。有文字记载,西汉哀帝即位之初,贾让提出了三项治河方略,是继鲧、禹之后的又一项重要治河方略。贾让当时面临的问题是,黄河下游的河水“高于民房”,已经是“地上悬河”。堤防宽度不一致,布局更加混乱,所以他最后主张的就是筑堤治河。三种策略中,最好的一种主张废弃旧河道,人工北引。他认为“此功,河定民安,千年不患,故为策之一。”中策主张引渠分洪入漳州。“这是一种真诚的富国强民、兴利除害、赡养百岁的办法,故称中策。”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贾让的三策并没有得到认真实现。东汉时期大规模实施王景的宽河治涝战略。他为河流选择了更好的路线,从荥阳东到海口,跋涉千里,修筑运河和堤防,利用沿河的大泽排淤。他没有实现大的分流和改变,一直为后人所欣赏。但这种安澜毕竟是相对的,有大量泥沙淤积,至少在隋唐五代时期是如此,不可能有“无辜千年”的历史事实。明代潘继勋“以水攻沙”的理论和实践值得借鉴。他主张在南北两岸“坚筑大堤”,努力完善堤制,如用雷堤治水攻沙,用远堤抑洪,用格堤防洪促滩淤积;为了防止洪水,建造了一个滚水坝来排水。当时在黄河南下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淮河的水,利用洪泽湖的调节能力“蓄刷黄河”。潘继勋实现了河道治理从分流到合流、从治水到治沙的两个转折,抓住了黄河泥沙淤积的根本问题。显然,这是非常聪明的。所以在他之后,明清的治河措施大都遵循了他的治河原则。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响至今。但黄河河床持续淤塞,泥沙灾害日积月累,以至于在1855处,出现了铜瓦厢改道的剧变。

50年来,黄河治理和开发取得了巨大进展,黄河开始成为造福人民的河流。总结治理黄河的成败经验和科研成果,认为采取“堵、排、放、调、挖、综合治理”等措施,可以妥善解决泥沙问题。采取“上堵下排,两岸分开”的方针,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防洪减淤的工程体系。显然,这样就把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治理对策,人们对黄河的研究和治理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昔日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如今已成为雄伟的“水上长城”,成为海河和淮河的分水岭。经过人们的努力,实现了连续52年不间断洪水的奇迹和综合治理开发的丰硕成果,治理黄河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自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以来,经过许多前辈的治水实践,始终无法改变泥龙的游荡脾气。史书上明确记载,黄河在2600多年间,1500次泛滥,26次改道。下游决口洪水范围北至金谷,南至江淮,纵横面积25万平方公里。频繁的决口和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如今,随着黄河流域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大幅增加,母亲河的隐忧依然存在。因为冲刷入海的水量大大减少,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泄洪能力大大减弱。高滩面洪水机会接近1855通瓦腔决口前,河道已趋向预警高度,悬河形势异常严峻。严重威胁下游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存在季节性停水的灾难。1972以来的27年中,有21年停水,尤其是90年代。影响了依靠黄河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不仅直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2,3],如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日益贫瘠。黄河断流和洪水造成的环境恶化相互交叉。

再加上黄河安澜暗藏危机,治理黄河事业异常艰巨,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黄河的演变,对黄河的管理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黄河的管理面临许多问题。如何使治黄事业更加符合客观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迫切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奋斗。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简要论述了黄河的治理。

2减少黄沙投入量的根本原因是政策

众所周知,黄河之难的症结在于沙,这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该地区西为祁连山,西北为贺兰山,东为管涔山、太行山,北为阴山,南为秦岭,总面积64万km2,海拔1000 ~ 100 ~ 300m,相对高差1000 ~ 300m。这是世界上黄土覆盖最深、黄土地貌最典型的地区。在特殊边界条件下,中游暴雨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严重水土流失的动力因素。“侵蚀越陡,侵蚀越陡”[4]黄土高原切割成片,沟壑纵横。黄土丘陵沟壑区年输沙量约654.38+00亿吨,土壤侵蚀模数可达2万t/(a.5 km2),大量泥沙进入黄河,造成部分水库淹没。很多人认为,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是一个繁荣富饶、植被良好的地方,希望通过植树种草来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但也要认识到,黄河塑造的华北平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黄河早在古代就是多沙河流。《左传》引用石舟:“发起河清,人生几何!”说明黄河在更早的年代是相当浑浊的,因为黄河的沙的自然现象应该比周的这首诗要早得多。她所流经的中游地区,尤其是现代界定的大部分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水蚀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这一点可以从《诗经·潇雅·十月之交》中得到证明:“叶叶为电所惊,而不安。百川沸腾,山陵崩塌。高岸是谷,深谷是陵。”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2000多年前暴雨后山洪暴发时黄土高原强烈水土流失的自然景观。再如愚公,说:“御别九洲,随山疏浚河道”,说明当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使黄河下游淤积日益严重,人们便有了“随山疏浚河道”(即随山疏浚河道上游)的思想。原始的或常规的生产方式很难保证植物生长的良好立地条件,因此很难达到一定的植被覆盖度[5]。无论如何,在估算古黄河中游地区的植被状况时,必须考虑自然气候的影响。《诗经·大雅·韩云》描述了周宣王多年的旱灾:“旱灾十分严重,秀里见虐,如?NFDA4?如焚。”也就是说地枯如火,山川干枯。显然,在这样干燥的气候下很难有好的植被。

我们认为,对于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必须跳出传统的框架,采取现代化的工程措施,如修建控制性拦沙工程、淤地坝和必要的挡土墙,把沟壑变成平地;还包括人工定向爆破等措施,让高耸的岬角梁填平沟壑,把坡地变成相对的平原。同时辅以必要的生物措施。这些措施把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经过多年治理,现在只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20%左右,变成了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6]。在这片失去侵蚀地理环境的“平原”上,水土流失得到遏制,流入这一地貌类型区的黄泥沙可减少70 ~ 80%(实际上,黄泥沙减少100%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否则下游河道将遭受强烈冲刷,特别是给河口三角洲地区带来很大麻烦)。

只有从最基本的流域单元入手,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侵蚀地理环境,才是解决黄河的根本,而这绝不是时间长了就能实现的。只要立即实施,循序渐进,就需要10年以上。在这些具有水源涵养条件的人造“黄土平原”上,采取相应的生物措施,不难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宏伟目标。从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来看,这是完全可行的。面向21世纪,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向西部转移也是十分必要的。

3.与其他流域调水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战略

相传中国古代“汤被洪水切割,胡爱山香菱摇曳,浩浩荡荡。”但历经沧桑,近代以来黄河水资源日益匮乏,仅占全国河流径流量的2%。大量数据表明,缺水是黄河下游持续淤积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是黄河的又一症结。模型试验表明,洪水机会减少是近年来黄河下游河床萎缩、行洪能力低的主要原因[7]。从水资源的角度来看,黄河是唯一一条流经干旱缺水的西北和华北地区的源远流长的河流。该流域幅员辽阔,环境多样,土地和矿产资源丰富,但因水资源缺乏而制约发展。因此,黄河治理不仅要考虑防洪,还要考虑水资源。花园口以上多年平均径流深77mm,是全国平均径流深276 mm的28%,黄河下游水资源严重短缺是长期性、区域性、资源性缺水。因此,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开源,即从其他流域调水补充黄河有效水资源,这是适应发展的长期战略措施。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黄河以南的优越地理位置,

基本上,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开始,从汉江、淮河上游能抽出的水,在郑州西部桃花峪上游(如古柏嘴附近)经南阳、平顶山、许昌等地自行引入黄河,由东平湖和拟建的桃花峪水利工程调节。然后通过现有的下游引黄工程,包括引黄至天津工程、引黄至河北工程(现有的共产主义引黄工程和巍山引黄工程供水能力较大)和引黄至青海工程,向河南、山东、河北相关地区供水,兼顾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的调水功能。这样可以缓解黄河的水资源供需压力,达到解决下游断流、保证输沙用水量和改善下游河道淤积的目的。如果保证调水规模,不仅可以缓解河北相关地区的缺水问题,还可以通过河北水系的局部调整,帮助北京、天津满足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北京、天津的供水要求。在此前提下,黄河流域来水可以主要考虑流域中上游的用水量,从而缓解黄河中上游缺水的不利局面。而小浪底水库可以按照“高水高利用”的原则向北方调水。

从丹江口水库向黄河调水时,沿途干渠应与淮河流域的河流、集水区平齐,并与本流域的防洪体系相结合,形成“串联水库”,不仅能起到相应的供水作用,还能产生其他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淮河、汉江流域的暴雨期。一是通过优化调度,将淮河和汉江流域难以承受的洪水量转移到黄河,利用黄河下游作为淮河上游主要支流的行洪通道,从而大大减轻淮河和汉江的防洪压力。其次,分洪入黄可以冲刷黄河下游,扩大主航道截面积,提高泄洪能力,减少下游淤积。赵晔安等专家的研究成果[8]和我们进行的模型试验资料[7]表明,黄河下游存在“大水大沙”、“大水好河”的规律,缺水多沙是黄河下游淤积的根本原因,水沙不协调是黄河下游淤积加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因此[9],只有将洪水引入黄河,使流量与含沙量相适应,才能达到最佳的输沙减淤效果。第三,小浪底水库的库容是综合利用效益的保证[10]。小浪底水库可以利用分洪引水集中排沙,利用大水排沙入海,相应增加了水库极其宝贵的库容。增加了水库的调节能力,大大提高了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总之,这样的调水对黄河乃至整个黄河治理的防洪减淤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对改善黄河下游特别是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大量泥沙填海造陆,不断扩大河口三角洲的陆地面积,有利于当地海洋石油转为陆地开采,意义深远。

为了弥补汉江下游枯水期的用水量,可以修建引江济汉工程,即从荆江沙市附近向汉江下游调水。为了节省河道长度,方便蓄水,引江济汉工程可以通过长湖。初步选择在沙洋镇以下作为汉江入海口,位于规划台阶之一的兴隆枢纽上游,便于整治。荆江多年平均径流量大且稳定,汛期长达半年,保证调水补充汉江,同时可以减轻汛期荆江的防洪压力。

4结论

必须针对“水少沙多”的症结,科学制定治理黄河的方略。为了大幅度减少流入黄土高原的黄沙量,应采取现代工程措施,将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整治成一块块分散的相对平原,改变其侵蚀地理环境。这种激进的解决方法无疑是有效的。

为缓解黄河流域特别是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应从汉江、淮河上游调水入黄,冲沙减淤,改善生态环境,兼顾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的供水功能, 并把黄河下游作为淮河和汉江上游的行洪通道,扩大黄河下游的断面,借机把小浪底水库排出的泥沙输送入海,提高水库的综合效益。

本文提出的治黄方略,不仅把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治理对策,而且把相邻流域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把防洪和用水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

参考

【1】谢建恒,赵文林。黄河泥沙问题的历史与现状。黄河中的沉积物。主编赵文林。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

[2]张军华,张洪武,陈树奎等。黄河下游断流的影响、原因及对策。见: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进步。主编邵伟文。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3]姚,,赵业安等。黄河下游断流的初步研究。水科学进展,1999,(2)。

[4]谢家泽。论黄河下游的治理。谢家泽作品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张洪武。黄河问题的对策。科学时报,1999.3.24。

[6]张洪武,,姚,。根治黄河不是梦。科技日报,1997。

[7]张洪武,等。黄河高含沙洪水模型的相似律。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8]赵业安,潘显迪等。黄河下游冲淤及其基本规律。见:黄河水利研究所科研论文集。(第一集,沉积物和土壤保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9]赵业安,潘贤弟。泥沙研究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战略地位。黄河中的沉积物。主编赵文林。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

[10]张军华,张洪武。小浪底库区泥沙淤积及下游减淤研究。参见: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进步。主编邵伟文。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