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简历

王传福,1966年2月5日出生于安徽省巢湖市,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同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学位。1990毕业后留院,1995辞职,创办比亚迪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并于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现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211)董事长兼总裁。HK)和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00285)董事长。HK)。2009年,他以654.38美元+0.3亿[654.38+0]的个人财富排名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59位。在2009年9月28日发布的2009胡润中国富豪榜中,他以350亿的净资产成为中国大陆首富。在2009年6月5日发布的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他以396亿元的身家成为内地首富。奋斗史1987王传福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学位后开始研究电池。1990毕业后留在研究所301室工作。两年后,年仅26岁的王传福被提拔为301室副主任。1993,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因为与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王传福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在有了一些企业管理和电池生产的实践经验后,王传福发现,电池作为他的研究领域之一,正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当时买一部“手机”需要2-3万元,购买者购买欲望强烈。王意识到,随着手机的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将会增加。在他看来,技术不是问题,只要能规模化,就能大有作为。1995年2月,王传福和表哥吕向阳创立了比亚迪,目前正在取代日系电池企业的垄断地位,成为一流的电池厂商。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比亚迪出口极度萎缩。但今年夏天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去年实现销售收入654.38+0.5亿美元(2000年654.38+0.5亿美元),上缴税金2400万美元,员工654.38+0.5万人。

王传福的项目也有他的独特之处。相比国内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现代化,往往不切实际地花大价钱引进国际领先的生产线,王传福自始至终都是自主研发产品。不仅如此,王传福还在技术、原材料和质量控制、降低成本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此外,王传福直接介入供应商的物料开发,利用比亚迪强大的科研能力,共同制定降低成本的方案。比如镍镉电池需要大量的钴,钴是负极制造材料。如果从国外进口性能好的钴,成本极高。比亚迪与深圳某公司合作,在明确了国内外钴的质量差距后,制定了详细的措施来提高国产钴的质量,最终使国产钴达到国际质量要求,而成本比国外产品低40%。由于负极材料的广泛应用,比亚迪一年可以节省几千万元。

1995下半年,王传福试图将比亚迪的产品交给台湾省最大的无绳电话制造商大巴公司试用。没想到,比亚迪产品过硬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引起了达巴的浓厚兴趣。年底,大坝毫不犹豫地把三洋的订单转给了王传福。

从65438到0997,比亚迪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成长为年销售额近1亿元的中型企业。三年来,比亚迪实现了100%的年增长率。

1997期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至40%。日系厂商一度处于亏损边缘,但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越来越舒服。飞利浦、松下、索尼甚至通用汽车也向比亚迪发出了令人兴奋的大额采购订单。在镍镉电池市场,王传福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抢占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比亚迪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镍镉电池领导者。

在镍镉电池领域站稳脚跟后,王传福立即抓住第二次机会,开始研发电池市场上拥有核心技术的镍氢电池和锂电池。为此,王传福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最先进的设备,寻找最尖端的人才,成立了中央研究部。当时锂离子电池是日本人主导,国内同行不相信比亚迪能做出来。据说当时王传福在业内被嘲讽,但他相信这是一个机会。

随后,王传福专门成立了比亚迪锂离子电池公司,这个决策在今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日经电子新闻》统计,目前比亚迪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领域仅排在三洋、索尼和松下之后,成为与这三家日本厂商齐名的国际电池巨头。

目前,比亚迪的生产规模已达1.5万节镍镉电池、30万节锂离子电池、30万节镍氢电池,60%的产品出口。手机领域的客户包括摩托罗拉、爱立信、京瓷、飞利浦等国际通信巨头,以及波导、TCL、康佳等国内手机新势力,无绳电话用户包括伟易达、松下、信利等行业龙头。比亚迪已成为仅次于三洋的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近65,438+05%。

2009年9月29日,胡润研究院公布,王传福以350亿元财富成为今年中国首富,财富比去年增加290亿元,排名从去年的103上升到今年的1。王传福——荣誉称号2002年6月以11获得香港“紫荆杰出企业家”奖;

2002年“中国杰出民营企业家”;

2002年首次进入《福布斯》杂志发布的“2002中国富豪榜”。2003年9月入选“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6月,作为企业家,王传福入选《商业周刊》25位“亚洲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