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在历史、文学、书画方面有哪些成就?
沈括
沈括(1031—1095),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青年时期在沭阳(今江苏)任总簿记员,大力修沭河,灌溉土地70万亩。宋仁宗初中时是秀才,后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参军。因为对天文学比较熟悉,他还被任命为天文系的主管,负责观测天象和修订历法,提出了类似于现在阳历的“十二齐历”。我在宋神宗的时候,参加过王安石的变法运动,经常出京视察新法的实施情况。去过浙江、河北等地,还奉命做驻辽大使。每到一处,注意观察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随时做好记录。他从浙江雁荡山的地形了解到水的侵蚀。从太行山岩石中的海洋生物遗迹推断,山东的陆地最初是一片海洋。他学识渊博,对科技、文学、艺术、历史、考古都有很深的研究。晚年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建孟茜公园,著书《孟茜笔谈》。
孟茜碧潭
《孟茜笔谈》作者沈括,集科学研究、社会调查、文史轶事、流言轶事于一身。本书完成于11年底。其中《孟茜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共30卷。全书分为故事、辩证法、音乐、意象、人事、政务、智慧、艺术、书画、技艺、器术、魔术、奇事、谬误、嘲讽、杂志、医学讨论,共17条,609篇。这是一部综合性的作品。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有200多篇,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地图学、地质学、气象学、数学、物理、化学、水利、建筑、冶金、医药、农业、动物、植物和武器制造等,足以反映北宋的科学水平。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顺德邢台(今河北)人。元代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他的祖父郭蓉“通晓五经,精于计算水利”。曾请郭守敬拜当时的天文地理专家刘为师。郭守敬32岁时,刘的老同学向推荐了郭守敬。元世祖召见郭守敬,郭守敬向他提出了发展华北水利的六点建议。每打一个,元世祖就叹一口气:“如果你是仆人,你就不是吃素的。”立即获准提升所有的河流和运河。不久,郭守敬随张文倩游览宁夏,修了许多古运河,并提倡少督。
元初继承了金代的明历。《大明历》的误差已经显著。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下令成立由赞善太子、王勋、京师巡抚郭守敬领导的太史局,召集南北官员修订新历法。此外,还任命了政务委员会的副特使张文倩和张仪负责此事。王迅主要负责日历本身。郭守敬主要负责仪器和观测。郭守敬创造了近二十种天文仪器,主持了大规模的测量,并亲自进行了多次观测。经过四年的努力,新历法完成,命名为《时历》,颁布于至元十八年(1281)。这一年,王勋去世,当时还有很多材料没有定稿。郭守敬花了两年时间才敲定。
晚年,郭守敬转向水利工作。至元二十七年春(1291),率部整治运粮河,运粮河大部分到达通州。一年多后,运河完工,命名为通惠河。为了解决通惠河缺水的问题,郭守敬主持修建了百福渠,“从北山(今北京昌平神山)引百福泉水,向西转向南,经翁山泊(今北京昆明湖),从西水门入城,汇入积水潭”。充足的水源保证了运粮船只可以直接驶入大渡河积水潭,积水潭被水覆盖。
中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宋元时期,隋唐时期出现的各国对医学的管理和教育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发展。
宋代的医疗管理机构和教育机构是分开设置的。新建的翰林医学院是管理机构,太乙局是医学教育机构,与唐代不同。元代以太坊医院为管理机构,医促署为教育机构。虽然名字不同,但方式是一样的。
医学分类作为国家医学教育机构,是整个医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推动医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唐代的医学教育分为医学、针灸、推拿、诅咒四科,明显粗糙。宋朝分为九大家族:大房脉家族、风穴家族、针灸家族、小房脉家族、眼科、产科、口腔科和咽喉科家族、疮肿家族、金章家族,比唐朝增加了一倍多。元代增加到十三科:大房脉科、风水科、针灸科、小房脉科、眼科、产科、口腔科、咽喉科、骨科、灰指甲科、杂科、游助、禁科,是唐代的三倍多。
从唐代到元代,医学分支的发展速度相当快。这种快速发展恰恰说明了当初的不成熟。但从元代开始,分科速度再次放缓,表明宋元时期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医学学科的成熟和精细化对医疗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益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促进医学技术发展的更直接的措施是由国家编纂医学著作,主要是本草医学书籍和医学处方。
在本草方面,宋政府编有《开宝本草》、《嘉佑本草》、《图说本草》。此外,根据当时的《证本草》私本,三次重修,后又出版了赵氏《大观经史证备用本草》、《重建政史证备用本草》和绍兴《正经史证应急书》,成为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前最好的本草著作。
在医疗方面,整理编纂了《神医总救方》1000册,《太平盛辉方》100册,《生济总录》200册,成为最受欢迎的著作。
如此大规模的医学书籍的编撰,自然不是一般的私人个体所能组织的,其作用极其重要。国家组织的医书编纂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宋仁宗赵霞编修所设立校勘医书局,组织重要医书的校勘出版。这是一项重要措施,保证了重要医学书籍的出版。
此外,还有一系列促进医疗发展的措施。
如北宋天盛五年(公元1027年),翰林医学院铸造了两尊于雪铜像,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生。这两个铜人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徐进,以至于到了宋朝高宗建炎二年的时候,徐进竟然把索要铜人作为和谈的条件之一。
又如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太乙局卖药处设在开封。接着,各地设立了和谐代理惠民局(以下简称惠民局或和谐代理局)。这种药房既卖药又看病,完全是现代民族医院门诊的雏形。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所以在元明时期仍被采用。
随着国家对医学的大力提倡,整个国家的大局对医学的发展极为有利,从而为这一时期医学科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
第二,延误了法医学和解剖学的艰难起步
法医检验是审理有生命伤亡案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礼记》和秦简中都有暂侦伤亡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的法医萌芽情况。
法医学的起源虽早,但成型较晚。据说北齐时有徐治才的《鲁明远》,是中国最早的法医学专著。但这本书失传不久,具体内容不详,反映出法医学这门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成型。
然而,历经千年沧桑,法医学初具雏形的时刻,幸运地从五代来到了北宋。
五代时,何宁、何□父子合撰《疑狱集》(公元951)。
到了宋代,此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佚名的《内》、的《归鉴》(公元1200)、桂婉容的《唐寅弼时》(公元1213)、赵的《平》。淳祐七年(公元1247),一部著名的法医著作《忆冤录》诞生了。
《怀冤录》又称《怀冤集》、《宋惩冤集》,为宋词所撰,共五卷。
宋词(1186??249),字惠甫,福建建宁建阳通幽人,嘉定十年(公元1217)进士。宋慈长期的政务生涯,特别是在广东、江西、湖南等地,有着丰富的法医学实践经验。
《忆冤录》卷中有“规定”等四条,大体论述了法医学的法理和基本方法;第二卷包含《初步检验》等12篇,讲述各种尸体的情况和尸检方法;三年验骨等5篇,四年验其他物、手足损伤等10篇,五年验犯人死亡等22篇,都是关于各种伤亡的情况和原因,以及尸体挖掘和抢救的方法。
宋词对法医的重要性和职责有许多重要论述,特别是对法医的责任,强调一定不能怕脏怕累,“屡试屡试,不敢慢易”。
宋慈指出,法医的工作程序应该是:到达现场后,先询问相关人员,然后记下尸体的位置,查看周围的地方,最后进行尸检。
宋词对各种伤亡的认定非常精细准确,对自杀、他杀、死亡的区分非常精细准确。
比如关于吊尸,宋慈指出,要仔细观察吊尸地点和被吊者颈部的情况,以及绳索的情况。注意吊车的高度,绳子的结,上面有没有灰尘,绳子有没有移动。如果是死后被绳子捆住,尸体上没有“紫”和“血”,只有“白痕”。
其他的,比如溺水,烧死,自我惩罚,杀生,都有详细的阐述。
在书的最后,有各种各样拯救死者的方法。如人工呼吸、用明矾蛋白解毒砒霜等,有些至今仍在使用。
《忆冤录》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医学著作,既是《内经》等著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宋词本人的经验总结,达到了相当系统和高超的水平,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医学的正式形成。
《忆冤录》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法医学的指导性著作,直至近代西方法医学的传入。到了近代,冤情录被翻译成了荷兰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英语、俄语等多种语言,真正成为了世界法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与法医学事业密切相关的是尸检工作。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尸检是一项不足为奇的医学工作,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在中国古代,它是一个无形的“禁区”,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雷池”。
但宋代有两具尸体解剖的记载,并绘制了地图。会不会是这个“禁区”“雷池”从此被打破了?
第一次尸检是在清朝时期(公元1041?048),被画家宋静画成“欧希凡五脏”。
第二次是在崇宁年间(公元1102?106),同样由画家绘制,经杨杰博士整理校对,成为《保存真图》一卷。
这两幅图的原件并未流传下来,但《存真》图集是元代孙欢《重印玄门脉内图》所聘存的,能让后人感到些许幸运。
从当时的记录来看,解剖是成功的,记录的内容基本正确。尽管这些图片很粗略,但它们的价值仍然非常高,因为它毕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人体解剖图。
但从那以后,人体解剖学在中国消失了。所以,人们不得不去探究宋代解剖的人体是谁。
好在文献中有据可查,才不会让后人永远蒙在鼓里。第一次被解剖,图片标题里写的很清楚。名字叫欧希凡。奥西凡是谁?原来他是广西的农民起义领袖。被统治者引诱杀害后,又被剖腹(见郑景弼《戏读》)。第二次解剖的人名字不详,但也可能是农民起义(杨杰《存真图》序)。均记录自中国病案考试)。
可见《解剖宋朝》真的是它偶尔的特例。“禁区”和“雷池”都没有被打破,一切照旧。
但正因为如此,宋代的两次尸检在中国传统医学史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价值。
三、金、袁四人。
这一时期,临床医学蓬勃发展,名医、名校层出不穷。这一时期达到最高境界、最负盛名的是著名的“金元四杰”。
刘与、、、朱震亨并称“金元四大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恪守《内经》和《伤寒论》的传统体系,又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
1.刘·
刘(公元110?200?寿真,河北河间人,人称“六间剑”。
刘一生热爱医学,不甘为官,坚持在民间行医。由于他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他深受人民的欢迎。他一生著有《苏文精要》、《方剂学释义》、《苏文原发病型之谜》、《苏文宜救病机气集》、《苏文医证》、《伤寒杂病志》、《医方精要》、《三笑论》等多部医学著作。其中,《苏文集病机》、《气与救命》、《三笑论》两部,被后人怀疑为变相著作。
《苏文精要》主要论述五运六气。苏文之谜的原发病型是对苏文真真假假理论中“病机十九条”的延伸和发展,从而确立了他的热论点。《玄冥论方》也是为了解释他的运气理论。《伤寒论》在致病机理上区分寒热,继续主张他热之长。
总的来说,刘发展了运气理论,强调要辩证地看待运气的“常”与“变”。在病机上,他对火、热的因素有较好的认识,治疗上也以使用寒药为主,故有“寒派”之称。
2.张从正
张从正(1156?228)子何姿,自称“戴仁”,随州(今河南兰考)考城人。邢定中(AD 1217?222年)当医生太多,但很快辞职,也在民间当医生。
张从正的作品不多,现存的只有《儒林外史》一书。
《儒家家事录》(卷15)由10部零散著作组成,由后人整理而成。前三卷是原儒,张从正的原著。其余是他对学生马志基、常的“谈求医”实录,由马志基等人编辑成册。
《儒林外史》除前三卷外,其余各卷为4?《语出百治》6 ~ 8卷为十形三治,9卷为杂注九门,10卷为概要图,11卷为杂治,12卷为三治六门。此外,摘要图还附有扁鹊·华佗的生死判断、病机、治上杂病、河间先生三散,最后还有五首关于太乙先生去世的诗。
的医学思想是沿着刘的思路发展起来的。他推崇刘一直信奉的“六气致病”理论,将各种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归结为六淫邪气的侵袭。治疗原则上以“攻邪”为主,滋补次之,具体治疗方法上以发汗、呕吐、下法为主。他甚至认为攻为补,所以得了“攻下派”。
张从正的医学风格很有特色,三种方法的应用也很独特。但他的“快攻”策略颇有争议,所以对他的评价往往是褒贬不一。
3.高力
高力(1180?251)字正腔圆。晚年名东原老人,生于河北正定(今河北正定)。
高力出生在一个富裕的村庄。因为母亲死于庸医,他决定学医,拜张为师,一举成名凌驾于老师之上。
高力的医学著作有《内外损伤的辨证论治》、《石兰秘藏》、《脾胃学说》、《医学发明》、《用药规律》等。
高力的医疗实践很有特色,其医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脾胃的诊治上。他在传统五行学说“脾胃为土”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学说,脾胃是万物之母,脾胃是生化之源:(1)元气是生命之本,脾胃是元气之源;(2)脾胃之气必须有秩序地升降,紊乱就会致病;(3)火为元气之贼,主治“以温祛热”。
高力的思想与“外感病”理论相反,所以他主张疾病应该从内部治疗。他注重内在的倾向在赢得赞誉的同时也招致了一些批评。
4.朱震恒
朱震恒(AD 1281?358年),严修出生于义乌(浙江义乌),名丹溪翁。
朱震亨一开始学的是文综,后来因为母亲的病和老师的病,转而学医。44岁时,他开始从刘传弟子。完成学业后,他又进一步研究《内经》、张仲景、张从正、高力等学说,并参与《易经》太极学说,做出了“火在和谐”、“阳有余阴不足”的学说,名声开始传向四面八方。
朱震亨的著作有《格致语论》、《方菊举论》、《温病辨疑》、《本草补》、《外科新要》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格致玉论》和《方菊论》。
朱震亨最著名的思想是“互火”论和“阳盛阴衰”论。
“相火”理论的要点是:(1)人的家中有火(心火)和相火(在肝肾、膀胱、三焦、心包、胆经)。(2)火是主动的,所以能生生不息。(3)相火为元气之贼。
“阳有余阴不足”理论的要点是:(1)天地和人体都是“阳有余阴不足”。(2)火易动,故阴易泄,故阳有余,阴更不足。
朱思想是对刘火热学说的新发展。故医术强调滋阴降火,创制了“越鞠丸”、“大补阴丸”、“琼玉膏”等滋阴膏丸,由此得“滋阴派”(或“养阴派”)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