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生的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科学与收藏》副主编,《地质与地质评论》编委。刘东生参加过多次科学考察。也是1957《中国第四纪研究》主编,1972《环境地质与健康》主编。
▲泥盆纪研究
同时,他还为泥盆纪的划分对比和泥盆纪古地理的恢复做出了贡献。他在这方面的作品有:《殷墟兽类补编》(1948)、《四川歌乐山兽类》(1948与杨合作)、《山西榆社兽类》(1948与杨合作)、《南京。1951年),编制中国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图(与张宗虎合作,1958),中国气候标志与第四纪地层划分(中国地质,1962),灵峰鲈形目-湖南新种(。
▲金属矿物研究
从1949开始,刘东升进行了铜、铁、铜镍、稀有金属的找矿,以及水库坝址的勘探。他写过许多关于矿物和工程地质学的科学报告和论文。主要包括:四川省重庆市白庙子煤矿地质报告(与王朝军合作,1946)、长江水电工程及三峡坝址地质工程报告(与侯德峰合作,1947)、辽宁省清苑县水户沟、万隆、云家港矿区铜镍矿(65438) 1951年)、内老哈河石门子水库坝址报告
▲黄河中游水土研究
65438-0954,刘东生参与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科学考察。领导并参与了黄土成因及特征的系统研究,撰写了黄土专著4部,检验报告1份,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他还编制了200万比例尺的中国黄土分布图和50万比例尺的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他用数学方法模拟了黄土的搬运和沉积,证明了黄土是一种具有独特古气候意义的地质结构,为黄土的洲际对比和黄土成因的全球研究奠定了基础。黄土成因的探讨也为研究黄土的力学性质、湿陷性及其地下洞室、桥涵、高坝等压缩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方面的著作有:《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报告》(专著,科学出版社出版,1956)、《黄河中游晋陕黄土分布图》(科学志,1958)、《新黄土与老黄土》(地质月刊,1958)。1962)、《黄河中游黄土》(专著,科学出版社出版,1964)、《中国黄土分布图》(地图出版社出版,1965)、《黄土的物质组成与结构》(专著,科学出版社出版,1966)、《中国黄土的堆积与演化》(论文于1979年参加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黄土研究过去3
▲黄土地貌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土地貌的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1953年,黄首次编制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区划图,并发表了相应的论文,为黄土地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从1953到1958,罗来兴等人进行了黄土地貌的分类和沟谷盆地侵蚀地貌的填图,将黄土地貌的研究与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紧密联系起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刘东生等人不仅在黄土地层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为确定黄土地貌的发育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黄土地貌发育的历史过程、黄土性质与现代侵蚀的关系、黄土地貌的区域分布与黄土下伏原始地面起伏的关系等方面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代表作品有《黄河中游黄土》(1964)《黄土与黄土》。
▲极地山地研究
65438年至0964年,刘东生暂时放下黄土研究工作,与冰川学家石亚峰共同主持青藏高原西夏邦马山科学考察。当时,这座山峰是世界上唯一一座8000米以上的处女峰。刘东生在科研中经常关注前沿研究的发展。在研究黄土的同时,来自青藏高原广大地区、西夏邦马山、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山、南迦巴瓦山的有志于全球科学家的领导,参与了第四纪冰川和第四纪地质的调查研究,推动了我国高寒地区的科学研究和勘探,组织编写了14卷的科研报告。与孙宏烈院士合作的《青藏高原隆升对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报告。获中国科学院特等奖1988,国家科委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嘉庚奖1989。
1964之后,刘东升在继续研究中国第四纪地质和黄土的同时,开始研究第四纪古冰川和古气候,主要靠登山。他与石亚峰等人共同发起并组织了两次高山探险。任队长、副队长,研究中国第四纪冰川、冰期、间冰期的划分,以及喜马拉雅山新构造运动、珠峰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古气候。他把自己的山地探险成果编成了散文和图片集,为征服险峰、发掘中国山地资源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也填补了中国世界和山地探险史的空白。著作有:《西夏邦和马风地区科学考察初步报告》、《西夏邦和马风科学考察随笔》(4卷)、《珠峰科学考察报告》(14卷)、《西夏邦科学考察相册》、《珠峰科学考察相册》等。
▲地质学和医学研究
从65438年到0969年,刘东生与他人合作开展了环境地质学的研究,促进了地质学与医学研究的结合,对我国环境保护科学的发展和机构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著有《环境地质学的兴起》(环境与健康,1972)、《环境地质学的展望》(环境地质学与健康,1975)、《当前环境科学中的几个问题》、《国际环境科学的发展》、《从肿瘤看环境地质学的研究》(环境地质学与健康
▲罗布泊地区研究
“我来到了罗布泊新疆,那是最难到达的地方。现在很多人都不敢去了。它的一部分是盐湖。那些盐像刀子一样竖起来。那盐是烈性的。当它摩擦皮肤时,它会裂开并升起。像冰一样,都是盐的难处。”
刘东生对罗布泊科学考察史上首次使用便携式光谱仪、大地电磁仪(不同深度的含盐量测量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设备非常感兴趣,并表示:与过去的‘老三样’(锤子、指南针、放大镜)相比,现在的地质考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通过调查,他们得出结论:近年来塔里木河下游和罗布泊地区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明显的过度开荒,导致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矛盾尖锐。近年来,有关部门先后5次通过塔里木河、孔雀河向罗布泊地区进行生态应急输水,但这一工程也面临一定困难。为了彻底恢复和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需要对全流域的周边水源河流(特别是塔里木河和孔雀河)进行综合治理。刘东生特别指出,管道输水的方式还是可以考虑的。虽然成本较高,但可以大大减少蒸发和渗漏。比如654.38+0.3亿立方米的水往下游运,但是途中损失了3000万立方米,哪个更划算?
明确指出罗布泊不是流浪湖。他们还做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卫星图像上罗布泊的大耳朵图像。他们还发现,罗布泊西北部龙城的丫蛋地貌不是简单的风蚀平行谷,而是在洪水和风蚀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是复合型的。他们还发现了红柳枯枝落叶层和沙层交替沉积形成的红柳沙袋年层,以及在古楼兰遗址湖相沉积物中发现的碳碎屑层。刘东生认为,高分辨率的测年手段和丰富的环境信息载体对第四纪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丫蛋地貌研究
“丫蛋”这个词最初是维吾尔语“亚尔”的音译,意思是陡峭的悬崖。19年底至20世纪初,一些中外科学家在罗布泊地区看到了大面积的丘谷相间的地貌,并在文章中用“丫蛋”来描述这种特殊的地貌,逐渐被地学接受和采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指出:过去许多人认为罗布泊丫蛋地貌的成因主要是风蚀。但根据野外调查和航拍照片分析,罗布泊地区丫蛋地貌的成因不仅仅是这一种,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风蚀形成的平原区丫蛋地貌,河谷长轴与当地主风向一致;二是洪水作用形成的山区或湖边附近的丫蛋地貌,河谷的长轴方向与附近山区洪水的方向一致,丫蛋丘上有洪水的痕迹;第三,丫蛋地貌是在突发性暴雨和洪水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后又受到风的侵蚀。山谷的长轴方向与洪水方向和当地主风向都一致,这是两者融合的第三个原因。
▲水洞沟遗址研究
水洞沟,位于宁夏灵武市,是与周口店等旧石器时代遗址齐名的重要遗址之一。自该遗址于1923年被两位法国学者首次发现并发掘以来,考古学家先后在1959、1963和1980进行了三次发掘。其中,第二次发掘由中苏专家共同进行,第三次发掘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亲自主持。几乎每次发掘都有很多重要发现。2003年至2005年9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在距离第一个遗址100米的第二个遗址进行了第五次大规模发掘。刘东升先生认为,水洞沟新一轮考古工作标志着“中国旧石器考古的复兴。”
水洞沟遗址是我国最早系统发掘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也是我区最早的考古活动。虽然是欧洲人搞的,但无疑是目前宁夏现代考古第一次知道。水洞沟遗址的文化内涵深刻而复杂。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欧洲特色,是宁夏最早的广义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水洞沟文化的文化内涵源于蒙昧,影响后世,引起了世界各地研究旧石器文化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宁夏一道亮丽的文化品牌。正如著名地质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在水洞沟-1980发掘报告序言中所说:“水洞沟不同于一般的考古遗址。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一个亮点,在这里不断迸发出灿烂的火花。从两万多年前猎人之间的交流,到近代东西方科学家的共同努力,都体现了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今天,那些在20世纪初来到东方寻求科学真理和人文价值,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西方科学家,以及为旧石器考古在中国生根开花而奉献一生的裴文中、贾兰坡,都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事业,他们所发展起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将永存,必将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