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访史笔记(14)?李尚(9.28)

严桥镇有三个社区,上里就是其中之一。上栗离我们很远。名字太熟悉了,但我没去过。一辆车经过很多次都没有停下来。这一天,虽然有熟悉的路人,但找村部还是有点麻烦。

上里位于严桥镇西南,毗邻开城刘店。它的建设变化很大,曾经有一段时间被划为刘店乡。根据我目前查到的情况,大致如下:1958,上栗属于英雄公社(名字有时代色彩,应该比较短);1979年,全县有72个人民公社,李尚是其中之一;1983,她退出社会,回到家乡。上里是73个乡镇之一。1987,上里乡属灞桥区管辖;1992撤区并乡,上里乡并入刘店乡;1995 65438+10月并入上里乡;1999,乡改镇,上里乡改上里镇;2002年调整村级,上里镇辖湖塘、古楼、上里、唐明;2004年乡镇合并,上里镇撤并,分为刘店乡和堰桥镇。5438年6月+2005年2月,上里镇撤销,并入堰桥镇;2006年5月,原上栗大队、坳口大队、大丰大队、彭宇大队合并为上栗社区。以上大部分只是名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有管辖范围的变化,因为材料欠缺,暂时不列。

最初的仪式是一条商业道路,由几户人家聚集而成,逐渐成型。如果上里街有青石路,可以清晰地看到独轮车碾过的深深车辙。

因为附近有一个李氏家族,这里被命名为,后来它被改为。也有人说“上里”的名字是由“上里”改来的。“上栗”这个名字是谁改的?他必须是一个文化人,这样才能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才能寄托对他的美好祝愿。与“尊文”、“尊武”相比,“尊礼”的含义要丰富得多,也丰富得多。

我早就听说过李尚的特产。一个是敖口茶,另一个是纪念乾子。一度敖口茶是当地礼中上品,稀有昂贵。现在,茶源充足,物流顺畅。敖口茶虽不是昨日黄花,也不再是当年的宠儿。据说被冷落的原因之一是有些人在商品供不应求时巧妙地利用了商机。我好像没买过奥口茶,太贵了做不出来。就算买回来也吃不到。

第二个是李尚·乾子,根据我的印象,他是近年来的新秀。如果现在餐桌上有一辆黑色乾子,总有人会问这是否礼貌。这是前所未见的一幕。但是,以前饭局很少,偶尔一两次,眼睛都在大鱼大肉上,不管乾子有没有。所以早就不知道了,但是我不在乎也不知道。

上里镇有很多乾子生产商,其中一家的味道最好。如果你不能早起,你就不能买。我很粗鲁,只要不过分,配料尝起来都一样,更不用说乾子了,它是非肉食动物的最爱。

来之前有人跟我说,不看刀石就去上栗,太浪费了。我去问,试炼石不见了。有人说是偷来的,有人说是埋在土里的。

试刀石的位置叫试刀石口,立在从上里到海如的道路右侧。据之前见过的谢先生介绍,这块石头是一块巨大的石头,高两米多,宽近两米。它从中间裂开,真的像刀子一样裂开。至于是谁干的,有人说是项羽,也有人说是曹操手下的一个将军。

项羽在巢湖分散兵力后,带着11亲信从上里进入堰桥,然后北转王霸,四面受敌,又跑到开城、翔安,然后转战新沟、高沟一带,再北转石坚、仓头,最后进入和县,在乌江自杀。——司马迁《项羽本纪》留了一个头一个尾,正好把项羽在无为之境的经验带到了全省。

项羽初入大典时,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失败是“本日我之死非战争之罪”,在路边看到这块石头,便挥刀砍去,炫耀自己的武功或者干脆就是泄愤。

中国有很多试刀石,都附有名武士秀肌肉的传说。你不必全信或相信他们。

总的来说,自然是有点异相的,善良的人喜欢用丰富的想象力把自己附在上面,让它闻起来像个名人,所以就成了有名的事。如果是出于功利目的,那就不现实了。古代旅游不发达,古人不必像今天这样。如今,人们都在争夺潘金莲的出生地。那些摸不到香的人,就会去摸气味,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人会来看,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至于那些怀疑这类故事真实性,甚至用物理学的精确计算推翻它的智者,我只能哈哈。

我真的希望李尚的试剑石被埋在地下,而不是被偷走或毁掉,这样还来得及重见天日,不至于逐渐淹没在历史的海洋里。

给我们介绍的朱老师说,村部原来就在丁家大院。当时有几栋房子,后来被人占了,拆了,改作他用,现在痕迹很少了。

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寺庙,叫观音寺,在鳌口方向。现在没有爪子的痕迹了。

?这篇文章发表后,对历史颇有研究的先生向我讲述了丁家大院的情况,并向我提供了许多相关资料。

丁家大院是的祖屋。丁大钧(1923-2010)生于安庆,卒于南京。中国土木工程领军人物,东南大学教授,国务院第一位博士生导师。现在东南大学有一个“丁大钧班”。爱好包括诗歌,书法和绘画。他的曾祖父丁和祖父丁菊痴迷于“肖剑湖”(也许就是现在的大河滩,但现在的大河滩离丁家府很远)的仪式,并有诗。

?丁曾为开城桥小学题对联,曰:“胶新开,仿以义治事之尺,溯至当年振铎尼山,红杏坛满脉;”童贯一起来沂水赏春风,等他坐在船边,在青杨影里听书声。

清末还有一个私塾老师叫万(名印图),在上栗一带设了许多博物馆,桃李遍地。在与丁、等人交游、唱和时,他也留下了诗作。

接受村史任务以来,我走访了堰桥镇18个行政村中的14个。这是一次访问,但只是对这个地方的一瞥。不深入,不全面,更不要说挖掘了。略知一二就很好了。村史的编纂,如果仅限于这些材料,就不编纂了,也不是亵渎祖先。

我多次强调,我写的村史笔记,只是我亲耳所闻的一段纪广,绝不应该当做历史来读。比历史更感性,也新鲜活泼得多。但历史会更真实具体,尽可能全面,用词也会谨慎,不任性,拒绝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