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简介

十三陵简介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天寿山,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区燕山脚下。总面积120多平方公里。从永乐七年(1409)五月起,长陵在此建立,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葬于四灵。在过去的230年里,先后修建了13座雄伟的帝王墓、7座嫔妃墓和1座宦官墓。葬了十三个皇帝,二十三个皇后,两个太子,三十多个妃子,一个太监。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脚下。距北京约50公里,沿八达岭高速北行车程约40分钟。明代,在沙河北上的路上,有一座七孔石“朝宗桥”。在镇东,有一座宏伟的“宫华城”。这座城市曾经是嘉靖皇帝在陵墓祭祀时休息的宫殿,现在只剩下废墟。明十三陵坐落在一个小盆地里,东、西、北三面环山。山很美,景色宜人。明代的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地,是绝佳的“吉祥之土”。因此被明朝选为修建帝王陵墓的“永生域”。墓地建于1409 ~ 1644,距今已有300 ~ 500多年的历史。陵墓占地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家陵墓群。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十三陵与陵墓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风景优美、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胜地。

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皇家陵墓的总称。依次有长陵(成祖)、宪陵(仁宗)、竟陵(玄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已开放的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和陆深。

明十三陵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帝王陵墓之一。而且建筑宏伟,体系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护这一文物,政府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进行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代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四十佳旅游景点”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最具评选委员会评为“世界保存最完整、埋葬帝王数量最多的墓葬”。

为什么明朝第十六个皇帝只有十三陵?

明朝经历了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它被称为明十三陵?这是为了追溯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死后葬于南京中山,史称“明陵”。第二个皇帝朱允炆(他的叔叔朱迪)以“京南”(为皇帝解除危险)的名义派兵到南京,他的下落不明。有人说是和尚,但下落不明(这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任皇帝朱祁钰因其弟英宗被瓦拉俘获,在王太后和大臣们的意愿下被赐予皇位。后来英宗被放了回去,在亲信的策划下,进行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再次称帝。朱祁钰被杀后,英宗拒不承认他是皇帝,并毁坏了建在天寿山区的陵墓。他以“王”的身份葬在北京西郊的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位皇帝中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另外十三位葬在天寿山,所以被称为“十三陵”。

灵渠特色

十三陵是一个有规格的自然山区。其山脉属于太行残脉,西接居庸关,北接黄花镇,南接昌平。它不仅是陵墓的屏障,也是首都的北屏。太行山从泽州开始,向北蜿蜒千里,到达居庸关。丰丸背倚向盘曲,向东崛起为天寿山(旧称黄图山)。山势巍峨挺拔,雄伟宽广,主力强大。明末著名学者顾曾写过一首诗,描写这里的优越形势:“山势南来,气势如龙,龙腾虎跃;东趾在卢龙,西脊在太行;坐在后面的黄花上(指黄花镇),正面对着神井;有一个叫康家庄的万年老宅;能容纳几百万人,突然开馆。这美丽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

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一个独立的单元,规格差不多。每个陵墓都建在一座山的前面。两座坟墓之间少则半公里,多则八公里。除四灵位于西南角外,其余均呈扇形,位于长陵周围(见图)。在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指导下,从选址到规划设计,十三陵十分注重陵墓建筑与自然山水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天地”的完美境界,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陵墓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种依山而建的陵墓布局也得到了外国专家的赞赏。例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李约瑟说:皇陵是中国建筑形式上的伟大成就,其整体格局的内容可能是整个建筑与景观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范例,他将十三陵评为“最伟大的杰作”。他的经验是“你可以从门楼欣赏整个山谷的景色,在一个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中所有的建筑都与风景融为一体,一种人的智慧通过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得到了很好的表达。”英国城市规划师埃德蒙·培根也高度评价了十三陵的艺术成就。他认为“建筑中最宏伟的‘动’的例子是明太祖陵。”他指出,建在山上的陵墓建筑的布局“是如此宏伟,以至于整个山谷的体积都被用来纪念死去的国王。”它们生动地描述了十三陵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2003年,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根据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巧妙地将大量建筑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诠释了延续五百多年的封建中国的世界观和权力观。

陆深

陆深是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龙凤门等组成。

石牌坊是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建于1540(嘉靖十九年)。牌楼结构为五行六柱十一层,均为汉白玉雕刻而成。额头和柱子的上下刻有龙、云纹和麒麟、狮子等浮雕。这些图案曾经用各种颜色的油漆装饰,但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完全被侵蚀了。整个牌楼结构宏伟,雕刻精美,体现了明代石材建筑技术的优秀水平。

过了石牌坊,可以看到神道左右两座小山。东面是龙山(也叫莽山),形似一条奔腾的黑龙。西边是虎山(俗称虎谷),看起来像一只警惕的老虎。在中国古代道教中,说“左青龙右白虎”为吉祥之兆,“龙”与“虎”分别为左右,威严地守卫着十三陵的城门。

大红门位于裕陵区的南部。分为三个洞,又称大宫门,是墓地的正门。大门两侧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官员在此等候下马”的字样。任何前来祭奠陵墓的人,从现在起必须进入陵园,以示皇陵至高无上的尊严。在大门的两侧曾经有两个角门,它们用一个红色的80李龙栅栏连接着。在蜿蜒的城墙里,还有另外一个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口,都是重兵驻守,是百姓无法进入的禁地。现在这些墙已经倒塌了,一些残迹还依稀可辨。

大红门后面的大道叫神道,也叫灵道。它从石牌坊开始,穿过大红门,通向长陵。最初是为长陵而建,后来成为整个陵区的主要陵道。道路贯穿墓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路有一系列建筑,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高大的方亭,重檐四角,为长陵所建。亭子里有一块6米多高的雕有龙头龟的石碑。题目是《大明陵碑》,碑文3500多字。这是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写的。碑文写于1425(弘熙元年),但碑石刻于1435(宣德十年)。碑的暗面上,还刻着清朝乾隆皇帝写的《哀十三陵》十三韵。碑文详细记载了昌、雍、丁、司墓的破损情况。碑的东侧是清廷修缮十三陵费用的记录。西边,嘉庆皇帝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亭子的四个角上立着四块白石中国手表,亭顶上蹲着一只奇特的动物,名叫孔。华表与碑亭相映成趣,十分庄严雄浑。在亭子的东侧,曾经有一座宫殿,是皇后来拜陵时的梳妆之所,现在已经没有了。

放在石雕墓前的石雕人和动物在古代被称为石像(石人也叫翁仲)。从北亭北面的两个六角形石柱到龙凤门的千米神道两侧整齐排列着24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受游客喜爱。其数量之多、形制之大、雕刻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在我国古代墓地中实属罕见。石兽共6种,每种4只,均为两立两跪形式。在这里展示它们有一定的意义。比如狮子威武善战;复仇者作为传说中的神兽,善于区分忠诚与背信弃义,总是用独角头去触碰邪恶的人。狮子和马都是象征守护陵墓的守护者。麒麟,传说中的“仁兽”,寓意吉祥如意。骆驼和大象忠诚善良,能负重长途跋涉。好马善跑,可以当坐骑。石人分为四大臣、四文官、四武官,在皇帝死前都是关系密切的臣子。他们都是被移交的雕像,强大而虔诚。这种石像学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在皇陵中设置了。主要起装饰作用,象征皇帝生前的威严,表示皇帝死后还有文武百官和各种牲畜驱赶,仍能主宰一切。

凌杏门也叫龙凤门。三个门口由四根石柱组成。门柱类似中国的手表,柱子上有云和动物。在三个门道的中央部位,还有一个石雕火球,所以门也被称为“火焰牌坊”。龙凤门西北侧,原来有一座宫殿,是皇后祭祀陵墓时的休息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