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没有人当过复旦的校长?

复旦大学历任校长(解放前)

校长任期

马校长1905 ~ 1906。

校长严复1906 ~ 1907

监督夏静观1907 ~ 1909

监理高1909 ~ 1910

马校长1910 ~ 1912

李登辉总统+0913 ~ 1936.7

代理总裁唐鲁元1918

代理总裁郭仁元1924.7 ~ 1925.3。

代理总裁钱鑫的1936.8 ~ 1940.5。

吴南轩总裁1940.5 ~ 1943.2

校长张毅1943.2 ~ 1949.7

复旦大学历任校长(解放后)

张志让(1893-1978),江苏常州人。1920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回国后历任北洋政府司法部参事、大历书院法官、武汉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法官。“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后,他拒绝为南京政府工作,回到上海执业律师,积极营救党员、中国共产党、革命志愿军。1936救国会“七君子”被捕后,担任“七君子”的首席辩护律师。上海解放后,他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历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陈望道(1891-1977),原名沈毅,浙江义乌人,笔名佛图、薛范。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回国后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担任《新青年》主编,翻译出版了第一部《* * *宣言》中文全译本。是中国* * *上海入会团成员。1921 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书记。1927至今在复旦大学任教。历任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NLD中央第三副主席。65438-0955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他一生致力于进步中国运动和中国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建立了中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在哲学、伦理学、文学理论和美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深刻的成就。《辞海》主编,《修辞学与语法》作者。

苏(1902-2003),浙江平阳人。1927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进入该校研究生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2年国家院系调整,他在复旦大学任教,历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1983起,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历任第七届、第八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NLD中央副主席。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系委员、学术委员会常委,专攻微分几何,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著有《射影曲线引论》、《射影曲面引论》等专著10部。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和“曲面法船体线型制作方案”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谢喜德(1921-2000),福建泉州人。1946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在美国留学后,他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1952 10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历任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从1988起担任复旦大学顾问。1979、1980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七届上海CPPCC主席。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系委员,1981当选主席团委员,1988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专业从事表面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理论研究。著有专著4部,包括《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群论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华(1931-)是江苏无锡人。1951交通大学物理系毕业。1952结束,他带着交大X射线管实验室来到复旦大学。历任物理系主任、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工学院院长、副院长、校长。1984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专攻电真空物理研究,从1952到1956参与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医用X射线管和高压镇流管,并取得成功。著有《高真空技术与设备》、《真空技术基础》、《真空技术三十年》等专著10余部。

杨(1936 ~),上海人。65438-0958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历任核科学系主任、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副院长、校长。1984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组织和建设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与核物理实验室”,完成了一批具有国际价值的研究成果。著有《原子物理学》、《应用核物理》等专著。

复旦大学历届党委书记

李政文(1908-)山东威县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退学。1933春加入中国。65438年至0934年,受党组织委派赴苏联学习。回国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作为教授,先后在奥罗拉女子文理学院、大夏大学等学校任教。65438年6月至0949年6月,上海军事管理委员会派李政文作为军事代表接管复旦大学,并兼任上海暨南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1951担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副校长,1952 1担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1担任副校长。65438年至0954年调任北京,历任高教部政教处处长、北京教授讲学团团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名誉会长等职。长期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曾撰写《党史课程是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论文,翻译过拉比杜斯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罗森塔尔的《唯物辩证法》等著作。

杨希光(1915 ~ 1989)安徽芜湖人。1936年加入中国* * *,被派往东北军做地下工作,参与“Xi事件”。65438年至0939年调离东北军,先后在华中野战军、华东军区敌后工作部担任俘虏管理办公室主任、教导总队教育局长、副政委。他于65438年8月至0949年8月在福建省工作。历任福建省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福建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福建省委委员。1954曾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后任副校长。在此期间,他是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共上海市委委员。65438-0959任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卫生部长。1965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65438年至0978年任光明日报主编,主持修改并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第七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中国记者协会主席团主席。

王玲(1918 ~)安徽潜山人。1937年参加革命,19 39年参加中国。历任新四军江北游击十八中队指导员、中共盐阜县委委员、射阳县委常委、五区书记、巫溪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中共渤海区委委员、沾化县委书记。1952以来,在复旦大学工作。历任党委第一副书记、副书记,兼任政研室主任、原子能科学系主任、原子能所副所长、副院长。1965 10被任命为复旦大学代理书记。“文革”后主持复旦大学体育局,负责拨乱反正。1978被任命为复旦大学党委第二书记、副校长。1981年调任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夏征农(1904 ~),原名正和,字美,笔名正农,江西新土生土长。金陵大学,复旦大学。1926加入中国。1927年任新建县党部部长,1928年任复旦大学团支部书记,1929年被捕入狱。出狱后,他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1933加入“左翼联盟”,是“左翼联盟”后期* * *之一。曾任《读书人生》《太白》杂志主编,《新理解》杂志主编。曾任新四军政治部统战部部长、民运部部长、苏联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从1978任复旦大学党委第一书记,从1979任上海市委常委、书记。曾任上海市社会服务联合会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辞海》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著有《需要农业的文艺随笔》、《需要农业的文学创作论》、《政治需要农业论文集》。

盛华(1913 ~ 1997)江苏仪征人。曾就读于开封大学、北平大学农学院,65438-0935年就读于日本仙台帝国大学。1929 * *加入中国。1938加入新四军。曾任新四军军务总队社会调查队副队长,苏区第三分区敌工程部部长,第三分区敌工程部部长兼城市工程部部长,第一分区党校党委书记,华中野战军俘虏军官管理办公室主任, 华中工委党委联络部副部长,华中工委党校教育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苏北党委宣传部部长、华东人事厅教育处处长、华东纺织工学院党委书记兼校长、浙江省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兼厅长、浙江省科委党组书记兼主任、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57、1979两次来到复旦,历任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第二书记、书记、副校长。

克林(1923 ~)原名袁璞,江苏如皋人。1940从南通中学加入新四军抗日军政学校,1941加入中国。曾任新四军军法部执法队政治指导员,南通地下党特派员,工委副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宣传部长、南通市委副书记、南通市市长、南京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书记,65438-0984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卸任后任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著有《高校改革与意识形态工作》,主编《理想之路》(中国社会思潮文集)。

钱东升(1932 ~),江苏无锡人。1950进入大连理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1952调入中国革命史助教。1955到1957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分班。此后长期在大连理工大学讲授中共党史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1982以来,一直从事西方组织行为学的介绍和教学工作,同时担任过大连理工学院党总支书记、宣传部长、副书记、党委书记。1990年8月调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他是《成功之路》和其他译本的作者。

程天全(1946-)上海人。1970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1980至1983复旦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在法律系任教。历任复旦大学副主任、部长、党委副书记,65438-0995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著有《中国民法史》、《成语六记》、《清律》等专著和译著,主编全国第一套《大学生道德教育丛书》、《大学生生活概论》、《邓小平理论研究》等。

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的全国重点大学。复旦大学由马创建于1905,前身为复旦大学。“复旦”二字选自《尚书·于霞传》中的名句“日月明,但复旦在照”,意在自强不息

1911年,辛亥革命如暴风骤雨,大部分复旦学子加入了革命军。再加上经费停发,学校被光复军司令部占用,学校一度关闭。

65438+2月中旬,马校长和教务长胡敦福在无锡士绅的支持下,以李的大公庙为教室,庙为宿舍,准备复学。1905 ~ 1911年,复旦学院培养了4个高等学科,57名毕业生。

1965438+2002年5月5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通知各省,大局已定,应尽快开办大专和专科学校。当时学校都在准备复课,复旦因为没有校址,经济困难,也很无奈。孙中山先生听了于右任的报告后,当即决定拨款一万元补助,随后教育部立案。但是,有钱也没用。关键是教学的地方,所以搬到了李鸿章的祠堂。

1965438+2003年3月1日,复旦复课。

3月20日,宋被刺死。5月3日,上海学术界向宋公祭。复旦大学派人布置灵堂,校长李登辉、教师邵力子、蒋梅生在会上发言。不久,“二月革命”爆发,但这场革命很快失败了。复旦很多校董逃往国外,学校经费补助被掐断。李登辉总统极力开源节流,师生齐心协力,终于使学校收支平衡。在这样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复旦师生养成了团结奋斗、精打细算、讲求效率的传统。

1912 ~ 1916年共培养大专毕业生15人,中学毕业生150人。其中,以张之让、孙、等人最为著名。

1965438+2006年6月,袁世凯帝制失败,耻恨而死。那年国庆节,复旦师生兴高采烈,表演了三天。

1917,复旦大学开始办理本科业务,更名为复旦大学。李登辉先生从1917到1937担任校长。复旦升格为大学后,学生人数逐渐增多。有三个科目:艺术,科学和商业,以及预备和中学部。

1918年,李登辉先生到南洋集资15万,在江湾买了一块地,就是今天复旦的根基。

1919,五四运动爆发时,复旦大学教师邵力子是当时的《共和国时报》主编,于是他第一时间接到北京的传真,立即通知李登辉和复旦学生,成立了上海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坚持罢课、赶集,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师生深受鼓舞。

1920年冬天在江湾建了一栋校舍,1922年竣工。有一栋教学楼,叫珍阁(现复旦博物馆);一栋办公楼,著名的朱彝会堂(1929新增两翼,改建为图书馆,现为经济学院);第一学生宿舍(抗日战争时毁于炮火,现祥辉堂旧址);一间教师宿舍(被毁)。学校已初具规模,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1年,复旦大学在校生482人,教职工34人。

1923,金同银教授提出在理科设立土木工程系,分道路、桥梁、建筑。那年秋天,郭仁源教授建议成立心理学院,旨在打造国内最好的心理学院。

1924年,复旦在校生841人,教职工58人。

1928年,日本侵略者在济南制造了五·三大屠杀,我军死亡5000余人,包括我国外交官蔡公石在内的17人死亡。沉默过后,复旦学子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自动组织志愿者,积极训练,准备参军。

1929复旦大学重组院系,增设新闻系、市政系、法律系、教育系。当时全校有17个系,分属文、理、法、商四个学院。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李登辉校长的主持下,复旦召集全校召开声讨会,成立军训委员会,加强学生军训。复旦学生在李校长的支持下,三次赴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强烈要求出兵抗日。

165438+10月20日,复旦100多名学生组织“志愿军”参加十九路军抗战,被分配到后勤、宣传、教育等工作。战争期间,复旦迁至徐家汇高级中学(现复旦中学)继续上课。

1935年,日本侵略者制造华北事变,企图侵吞华北。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二九运动”,复旦学生立即响应,上书上海市政府,反对华北自治。后来,他们聚集在火车站,准备去南京请愿。蒋介石给李登辉发了电报,李校长被迫去火车站劝阻学生,被学生拒绝。由于国民党当局的阻挠,复旦学生自驾火车到南京请愿,但铁轨再次受损。“我们修理它。”修铁路后学生被拦在无锡。国民党强行护送同学回上海。但京沪铁路停运四天引起国际关注,反响很大。

1936年3月25日凌晨,上海军警包围复旦大学,从校外宿舍逮捕了7名学生救国会干部。当天下午,军警冲进学校,殴打师生。学生们怒不可遏,强烈反抗,军警被学校开除。军警在学校外开枪,误杀1名警察,反击学生的行动。26日上午,军警突袭了学校,一无所获。李登辉总统强烈抗议国民党的暴行。29日,他召开了临时校董会,然后去找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吴承认发布复旦学生开枪打死警察的消息是错误的,并承诺今后绝不派警察进校搜查。上海各行各业的救亡协会也发表声明,抗议军警围捕复旦学生。在各方反对和抗议下,国民党不得不释放所有被捕学生,斗争彻底胜利。下半年,李登辉总统在国民党当局的阴谋下被迫离职,由吴南轩继任。吴南轩上台后,复旦爱国学生遭到迫害,救亡运动遭到扼杀。

1937 65438+10月8日,为贯彻国民党最高当局将复旦大学迁出上海的意图,校董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在太湖流域另寻好去处”。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期间,民族资本家荣德生为方便复旦大学迁址,在太湖附近投资1000多亩土地。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这一学校搬迁计划未能实施。

从65438年到0937年,复旦大学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文、理、法、商四个学院和十六个系的大学。还有一所中学,一所实验中学,两所义务小学。复旦大学已经成为中国东南部的一所重要学府。

1937期间,爆发了“八·一三”日本侵华战争,战火纷飞,所以开学时很少有复旦学生来上学。不久,南京教育部派人到上海,指示复旦大学、大同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组织临时联合高校搬入。大同和光华因资金不足退出。复旦和大夏组织了临时总会,分两部分迁到江西和贵州。

165438+10月12,上海跌。江西第一届总会决定迁至贵阳,与第二届总会合并。师生长途跋涉,65438+2月底到达重庆。重庆各界欢迎复旦留川。

1938年2月,复旦在重庆复课。师生们精力充沛,教学认真,生活节俭,这是一个新现象。与此同时,复旦在大夏的“临时联合”正式宣告解体。当年复旦大学重庆系的毕业生有60多人。

1938年2月回到上海复旦复课。今年夏天,复旦上海系有55名毕业生。

1938年秋,复旦重庆学校先后增设了历史地理系、数理系、统计系、农垦系、园艺系、农场、茶组、农学系。

1940年5月27日,日本飞机轰炸重庆复旦大学,7名师生遇难。全校师生齐声哀悼。因为校舍被炸,学校宣布学期暂时结束。

1940年秋,复旦重庆学校成立农学院。

1941年165438+10月25日,第五届国民政府行政会议通过决议,复旦大学重庆学校由私立改为国立,吴南轩任校长。

65438年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进入了上海租界。李登辉总统宣布学校将实行“三不”,即不注册、不补助、不被敌伪干涉。三,不,不,立即停止。学校在被敌人和傀儡包围的情况下,坚持不教日语。

1946年8月,复旦大学重庆学校师生回到上海。

65438年2月24日夜,北京大学预科班女生申冲被美国士兵强行强奸。30日晚,复旦召开“全校学生大会”,控诉和揭露美军在中国的暴行,决定从65438+2月31日起罢课三天。31日,复旦与其他学校代表开会,组成“上海学生联合会抗议美国暴行”,决定于1947元旦举行全市性的防暴示威。

1947元旦,七八百名复旦学生从虹口公园经四川北路游行。下午,来自10所大学和16所中学的10,000多名学生组成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沿着南京路行进。同一天,复旦大学33名教授发表了《告诉美国政府的意见》。这场反对美国在华驻军的抗议活动一直持续到3月初,标志着江铜区人民斗争的新高潮。

3月,复旦学生自治会改选。进步学生组成“五院联合竞选团”,反动学生组成“不谈政治竞选团”,展开了激烈的竞选活动。“五院联合竞选团”获得压倒性胜利。学生自治运动一结束,复旦学生立即投入到三反运动中。

5月26日,反动军警在特务学生的指挥下,在权国路伏击、袭击进步学生,这就是“权国路血案”。“权国路血案”发生后,学生罢课,教授罢课,校长张毅多次向教育部递交辞呈。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全城搜捕,全市有50多名学生被捕。复旦学生被抓到11。由于争议势力的努力,被捕学生从7月8日起陆续获释。

7月5日,李登辉总统提出了“复旦精神”的定义。他对毕业生们说,“……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也是你们的责任!”

1948年底,国民党教育部秘密策划复旦迁至台湾省,1000多名师生联名反对,拉开了保校、迎解放斗争的序幕。

1949为了做好学校护理工作,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保护大队。

4月27日,警备司令部命令复旦大学在两天内迁至该市育才中学。国民党军队立即进入学校。5月27日,上海大部分地区解放,复旦学生立即集合配合解放军,乘车进入复旦校园。6月20日,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复旦大学自此重回人民怀抱。

1949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51年,应陈望道校长的要求,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复旦大学的校名。建国52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复旦经历了三次重大发展机遇。

第一次是全国高校从65438调整到0952。复旦原申请院系转出,华东地区10多所高校合并。1998年,复旦不仅大大加强了基础学科的实力,而且集中了苏、陈、谭、等一批江浙沪的优秀人才,他们都是在院系调整中进入复旦的。

第二次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里。国家在“七五”、“八五”、“九五”连年将复旦大学列入重点建设名单,使复旦从文理两个学科迅速发展成为包括人文、社会、自然、技术、管理科学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成为新中国所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名大学。

第三次是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复旦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医学系,学科更加齐全,综合实力比过去更强,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要条件。

素材来自复旦大学网站的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