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准生平事迹

少年时就读于私塾,曾是秀才。在废科举兴学的年代,1903年,考入武昌中华普通中学。

19年底,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欺凌,受封建主义压迫,人民生活贫困。中日甲午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日本打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少年张目睹了民族的苦难,决心寻求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在文学中学学习期间,接触了各种新思潮,接受了“科学救国”的思想。为了实现“振兴中华”的愿望,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各种新知识,成绩优异。他曾经为汉阳铁厂的建立而欢欣鼓舞。1907从五常市语文普通中学毕业后,曾在芷江县高级中学教数学和英语。1909年秋,张怀着“科学救国”的愿望和“问政、求学、观光”的心情,录取了北京清华学堂第一批耿式公费留学生赴美留学,同时录取了、、胡等47名学生。张最早就读于科恩学院,1911年夏,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成为中国最早学习近代化学的留学生之一。张的化学老师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由于张学习努力,成绩优异,受到诺伊斯的表扬。1915毕业后,诺伊斯把他留在身边做助理研究员。诺伊斯具有深厚的化学热力学知识,是分析化学理论和实验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指导下,张化学热力学基础扎实,开展了稀有元素分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分析鉴定了我国特殊金属钨,成果显著,受到诺伊斯的好评。工作成果载于诺伊斯的重要著作《稀有元素的定性分析》中“钨和钽族的分析”一章。

张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书时,正巧当时在美国留学的、胡达(胡明甫)、周仁、张远山、任红娟、杨全()发起了“中国科学学会”这个组织。根据学会的章程,办学会的宗旨是“联系同志,研究学术,着眼于中国的科学发展”。中国科学社在1915、10时期正式成立后,按照章程积极开展活动,创办《科学》杂志,介绍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成果,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刊物。张是较早的学社成员之一。那时,他在美国。虽然他很受名师器重,研究条件也很优秀,但是他很爱国。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愿望,他在诺伊斯工作了不到一年就毅然回国,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为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

回国后,张于2006年9月1916年7月1929年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后更名为东南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担任化学教授。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云、华东化工学院院长张江书、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化学所所长刘纲等,在聆听了张的教诲后,成为国家科技栋梁。

为了“共同为中国科学的发展而努力”,张在辛勤教学的同时,积极参加中国科学学会的活动,并被中国教育文化基金理事会聘请担任学会的科研主席,向国内有关学术团体和大学介绍和推广化学科学的新成果。为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他愿意做一架梯子,“给别的姑娘上嫁衣”。

1920期间,他在南京师范大学任教期间,编著并讲授了《科学发展史》,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科学发展,不仅介绍了古希腊、罗马的早期科学成就,还介绍和分析了当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和新趋势。同时介绍了世界著名科学家的思想、学风、科研方法,以及他们的科学成果对社会的影响。本讲座由中华书局1923出版。同年,张在《申报》创刊50周年上发表了《科学在中国的五十年》一文。

65438-0929张当选中国教育文化基金理事会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科学教育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29年8月,张应聘到清华大学任教授兼化学系系主任。在9月底召开的清华大学1929年度第一次教授会议上,张当选为清华大学教授委员会委员。张到清华不久,就以自己的研究经历和亲身经历为全体学生作了题为《科学教育的意义》的讲座,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和教育在这个富国的重要作用。他说:“科学发现和发明足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日常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有科学常识。因此,要要求一个社会的进步,就必须使人民具有相当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来源是教育,所以要实行新政,必须从教育入手。”在谈到“科学教育的价值”时,他批评了当时非常流行的“向西方学习是为了用的身体”的论点,指出提出这一命题的人只是“重视应用科学而忽视科学本身,真的没有触及科学的精神”,这是目前的一个“问题”。在这次讲座中,他希望学生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1931 4月,亲自担任教育部长的蒋介石任命国民党中央政治学院副院长吴南轩为清华大学校长。吴南轩到校后,实行个人威权统治。他任命了一个私人来担任教务长和秘书长,所有的会计、总务和文件主管都被换掉了。他强烈反对既定的教授制度,强行修改国立清华大学校规,取消学院院长由教授协会选举产生的规定,聘请私立文科和法学院院长。同时,他解散了由教授组成的“聘任委员会”,拒绝向教授颁发聘书。吴楠轩的行为引起了师生的公愤。5月28日,清华教授召开临时会议,一致认为“国立清华大学新校规对学校前途有危险”,决定上书教育部,要求立即撤换吴南轩。会议选举张、、、等7人组成起草委员会。他们起草了一份给教育部的电报,细述了吴南轩一月份来清华的罪状,并坚持教育部要“德”。与此同时,张、朱自清、吴、、周培源等48位教授联合发表声明,称:“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圆满解决,清华将从下一学年开始分科。在全体师生的强烈反对下,吴南轩于5月29日被迫休学。2月3日,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张接任教务长。

清华师生驱逐吴的斗争结束后不久,爆发了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沈阳的“九一八事变”,引起了清华师生的极大愤慨。9月21日,清华职工会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决定成立“清华职工会抗日委员会”,反对日本侵略,并选举张、马月涵、等17人为常务委员,负责组织职工的抗日活动。在一次集会上,张号召各界抵制日货。他说:“...抵制日货是最重要的救国之道。不能改变的事情,你就忘了吧!”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日军于9月1937日入侵掠夺清华校园。张于1938年初赴昆明西南联大任教。后来因家事回到北平,在燕京大学任客座教授。珍珠港事件后,他在中国大学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并兼任辅仁大学化学系教授。1945年,侵华日军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张应邀参加清华大学学校财产验收委员会工作,回到清华大学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张当选为清华大学教育工会主席、校务委员会委员和化学系系主任。1952,全国高校调整,清华大学化学系撤销,教师转校。考虑到基础课对工科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他同意组织决定留在清华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担任教研组主任,带领一批青年教师投入到普通化学教研组建设和普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为提高普通化学教学质量做了大量工作。

1960年,他在回忆建国前后的经历时说:“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我的愿望不断碰壁,梦想不断破灭。到解放前夕,我心灰意冷,准备退休了。”但是新中国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 *给了他青春的活力,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日益繁荣让他相信* * *是真心实意为中华的复兴而奋斗的。当时他已经60多岁了,仍然以旺盛的精力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亲自走上讲台给学生讲授普通化学。他还肩负着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

力求反映最新科学成果,严谨治学。

张在他的教学工作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他力图反映最新的科学成果。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化学热力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由张介绍到中国,并传授给学生。另一个特点是治学严谨。他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严格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他还特别注重教学方法,方便学生接受。他不仅在备课时考虑如何突出重点,而且上课时在黑板上字迹工整,注重教学效果。他注重辅导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不管是谁教的不及格试卷,都要再读一遍,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

加强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张的一贯主张。早在抗日战争前,他在清华大学任化学系系主任时,就强调过这个问题。当时清华的化学系有20多门课,只有化学史一门课没有实验。他给学生的实验报告,不仅要求上课交论文,还要求字体工整,否则退回重做。这样严格的要求在学生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张还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培养。他常说:“全力培养年轻人是我们老一辈的责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我们老一辈的期望。”1948年轻老师刚进讲堂的时候,张花了一整天讲解普通化学教材几十年来的演变和发展,从S.R .布林克利,G.H .卡特利奇等开始,他精辟地评价了化学家S. Arrhenius和J. H. Van't hoff从稀溶液到电离到热力学的发展,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如何统一微观结构和性质,鲍林如何统一微观结构和性质。在普通化学教学中,青年教师要用系统的、历史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张在清华大学长期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培养了几代化学化工专家,为中国化学科学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先驱之一。

张不仅一生致力于化学教育,而且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史专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他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他和张江书一起根据明代伟大的科学著作《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对氯化汞的制备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成果。这种结合文献记载重复实验的化学史研究方法,被张一再提倡,并对今天的科学史研究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张致力于化学史研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研究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他出版了十几部专著,论述了中国历史上化学的辉煌成就。65438年至0964年,张在几十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专著《中国化学史草案(古部)》。因为它不是简单的一堆史料和文献研究,而是试图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来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所以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张把中国化学史分为古代和现代两部分。古代部分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分为三个阶段。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中国化学史上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比如关于中国何时开始用粮食酿酒的问题,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中一些生产工具的出现和储粮坑的普遍扩大,标志着当时农业生产的巨大进步;当时已知最早的酒器发现于龙山文化,当时就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的区别。谷物可能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用于酿酒,所以他认为谷物酿酒应该发生在龙山文化晚期。再比如中国的炼丹术是世界上最早的,有自己的体系。张认为,它的发展最终还是与当时的社会实践有关。有的方士脱离实际搞长生不老药,最后一事无成;相反,炼丹术一旦与实际药学工作相结合,就成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本草学的一部分,其成果非常丰富,成为古代炼金术士对化学的重要贡献。再如,关于蔡伦对造纸术贡献的评价,张认为蔡伦不是造纸术的发明者,但他改进了造纸,采用了新的造纸原料,为古代造纸术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促进了造纸术的改进,为东汉以后出现桑皮纸等新品种奠定了基础,使造纸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学术问题可以通过百家争鸣来进一步探讨,但张对这些观点的谨慎表述充分体现了科学家的求实精神,这是非常可贵的。

1949 10年初,陈毅同志到清华大学给全校师生作报告。他特意抽空见了20多年前就认识的张,并拍了照片、题了词。董同志在百忙之中,还以武昌中华普通中学同学的身份,邀请他在家叙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极大地鼓舞了他,坚定了他为人民教育事业献身的决心。他说“我要和昨天的我比赛,比质量比速度,争取为祖国工作15年”。1959 65438+10月,73岁的张加入了中国。入党后,张的政治热情更加饱满,工作更加活跃。他曾任清华大学新成立的工程化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化学学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张深受打击,身心俱疲,但他始终相信马列主义一定会胜利。在此期间,他与刘仙洲等同志组成了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并长期坚持学习。一方面,他继续指导中国化学史的专题研究工作,撰写了《中国化学史》(现代部)初稿。

1976 65438+2月11、张在高教园区辛勤工作60年后逝世,享年90岁。他的子女按指示缴纳了他生前攒下的最后一笔党费36000元。

张不仅是中国化学的开拓者,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和鉴定家。他一生撰写了许多研究和考证古墨的文章,并与叶恭绰、张建波、尹润生三位藏家合编了《四藏墨录》。从65438年到0973年,张将自己几十年来精心收藏的近千平方的古墨(包括部分明代珍品)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作者:(何继生))

传记笔记

1886 7月14出生于湖北省芷江县。

1911年9月-1965438+2005年6月,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化学学士学位。

1965438+2005年8月—1965438+2006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

1965438+2006年9月—65438+20929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教授。

1929年9月—1939年5月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教务长。

65438+8月0939——1941 65438+2月燕京大学客座教授。

65438+3月0942—65438+9月0945北平中华大学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兼任辅仁大学教授。

1945 165438+10月—1952 8月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

65438+9月0952—65438+9月0962清华大学教授、化学教研组主任、工程化学系主任。

1962 65438+10月—1976 65438+2月,清华大学副校长。

1976 65438+2月11在北京去世。

主要论文

1张。科学发展简史(演讲稿)。上海:中华书局,1924。

2张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新清华月刊,1954,第一期:35-38。

3张。原子和分子理论的历史发展。化学通报,1957,9: 1-8。

4.张。刘启别谢。清华大学学报,1958,4 (2): 159-165。

5张。炼金术的发生和发展。清华大学学报,1960,7 (2): 35-51。

张。论蔡伦对造纸术的贡献。清华大学学报,1960,7 (2): 23-29。

7张。论中国白酒的起源时代。清华大学学报,19607 (2): 31-33。

8张。关于中国化学史研究的两个问题。人民日报,1961,810。

9张。老子哲学中的“道”是原子吗?光明日报,1962,419。

10张。读《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探讨》。光明日报,1962,419。

11张和《本草纲目》的成书日期,中国第一张强水铜版画。科学史系列,1962,4: 106—109。

12张。再论蔡伦对造纸的贡献。清华大学学报,1962,9 (5): 109-112。

13张。何明《化学的初级阶段》在化学元素翻译中的历史意义。清华大学学报,1962,9 (6): 41-47。

14张。中国化学史草稿(古代部)。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张,杨根,15。熟铁考证。科学史收藏,1964,7: 45-52。

张,杨根。鸦片战争前西方化学在中国的传播。清华大学学报,1964,11(2):1-14。

17张,杨根.《亚泉杂志》与中国近代化学元素的翻译。化学通报,1965,1: 55-59。

18张,杨根。后扇和兴隆铁扇战国冶金技术。清华大学学报,1973,3: 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