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如何正确定位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如何正确匹配性格和职业?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

第一,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必要性。

现在毕业生在一起说得最多的第一句话应该是“签合同了吗?”。这说明大学生非常注重择业和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毕业生都有一种焦虑、无奈、迷茫的心态。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花时间和精力积极找工作。但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毕业生屡战屡败的情况,毕业前找不到理想的单位,甚至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几经选择,犹豫不决。究其原因,并不是他们素质低,能力差,而是他们面对用人单位和工作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样的用人单位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什么样的工作是展示自己的平台。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现在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了解,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或者说不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几次碰壁之后,依然不改初衷。

可见,没有合理的定位,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不仅会导致毕业生择业的盲从和失败,更重要的是会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和人生的前途。所以,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职业定位和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应该如何定位?

首先你要搞清楚你在社会分工的舞台上能扮演什么角色:适合你。简单来说——做演员。做一个真正的演员是职业定位的最高原则。

职业取向是自我取向和社会取向的统一。自我定位是确定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格。我天生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社会定位就是我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我在社会分工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你扮演什么角色?应该从事什么职业?就像我们经常分析一个演员之所以扮演一个角色非常成功,是因为这个演员的性格特质和角色非常相似,是天生的演员。职业成功的秘诀是做一个天生的演员。

做一个天生的演员,得心应手,容易成功;做一个非自然的演员很辛苦,不容易成功。所以,要做准确的职业定位,不仅要准确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才华,还要充分了解各种职业。

首先,确定自己的性格类型和天赋。

虽然我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特点。由于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有限,缺乏客观的横向比较,无法确定他的性格在人群中处于什么位置:内向还是外向?感官还是直觉?思维型还是情感型?感性还是主观?有些人认为自己很感性,但她不知道一个真正感性的人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这样的人格特征在人格类型学的人格分类中属于什么类型。一方面,我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但另一方面,往往是局外人透过一层迷雾看到了自己。如果是这样,你不妨找个专家或者用相应的工具帮你拨开这个迷雾。

此外,人们还需要了解不同的职业。现在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职业。一个人不可能把每一个职业都一一尝试,但是可以收集这些职业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就相关问题咨询一些专业顾问和专业机构。大学生应该对国内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领域进行充分的调查,以确定他们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专业统计和行业发展前景变得越来越真实。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后,对行业发展的背景有了充分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大学生在做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后,要对职业发展做一个初步的规划。找的工作不要偏离自己的渠道,不要被外界环境干扰,要充分肯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取向。

最后,大学生在具体的公司应聘过程中,要充分介绍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位,并与公司的HR部门经理进行讨论,确定自己在公司职业定位的可行性。做出公司是否符合自身职业发展需要的决定。一旦确定了要服务的公司,就要按照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认真工作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每隔一年,你要把自己提升过程后的通行证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送到人事部门,以获得人事部门对你职业规划的支持和帮助。

只要每个人都能认真了解自己,分析市场,一定会对自己有更好的定位。

第三: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给自己的职业定位。

我们经常看到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屡遭拒绝,或者面对几个选择犹豫不决。大家都有一个通病:怎么办?我适合做什么?毕业生想给自己一个职业定位,但又担心职业定位会影响自己未来的选择和发展。所以很多同学在走向社会之前抱着“走着看,走着跳着走”的想法,没有认真思考职业定位,也没有做好职业规划,难免走了很多弯路。

很难从三个方面给自己定位:

首先,我自己也不了解。有些人从来不认真思考和了解自己,而是一味的用社会热点来定位自己。有些人看似了解过去的自己,但当环境改变时,可能会迷失自我。比如高中进入大学的时候,从校园走向社会就业的时候,从一个单位换到另一个单位的时候,出国到国内工作的时候等等。,环境变了,个人的位置就变了,很难给自己定位。

其次,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很多人在定位时都会受到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做出理性的选择。我们在择业中经常看到从众或叛逆的现象;很多人太自尊或者太自卑。由于地域、文化影响和家庭教育方式、个人经历的不同,他们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的影响,在职业定位的各种矛盾中徘徊。

第三,干扰因素太多,个人处理不了。有时候自己的定位会被打乱到无法实现。比如高考志愿填报时,可能会受到家长的限制;毕业后找工作,会受到就业政策的限制等等;还有一些不公平现象,突发性因素的干扰等。,这常常使你陷入迷雾,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虽然毕业生对社会和职业不了解,受各种因素影响,很难确定自己的定位。但是,只要你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思考,问题就会变得更加清晰。

无论你如何定位自己,首先要考虑的是你的技能、经验和专业,这也是社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其次要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工作的性质和地点,共事的人以及他人的期望。例如:

一个普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毕业时想选择三份工作:一是在大公司做跨国业务,二是在企业做销售,三是留校做辅导员。如何给自己定位?他给自己列了一张清单:

专业:民族贸易;

经历:曾经在小公司工作,做过业务员;

技能:善于沟通,但口语较弱;

性格: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看实效;愿意承担风险,追求新的想法和挑战;有时候耐心不足;

希望工作:受人尊重,自由自在;能够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刚开始工资可能不高,但有发展空间,多劳多得;

父母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学生认为他们有能力接受挑战。

通过这种比较,他认为自己应该定位在第二选择。但是他没有遇到另一个问题,就是选择哪些行业,做什么样的销售?

这是我们要讲的另一个问题:如果你发现可以选择很多种职业,你如何定位自己?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把自己放在各种位置上,然后问自己两个问题:一个是你是否能承担这个位置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一个是你是否愿意选择它所指引的道路。

所以他又列了一个清单:

大企业:规范管理,相对容易做,能学到很多知识,但自由度不大;

小企业:管理不规范,工作有挑战性,拓展空间大,晋升快,但工作辛苦;

IT:工作有创新,有风险,待遇不错,未来可以在这个领域有所改变,但是工作辛苦,前途不可预测,稳定感不足;

医药行业:刚开始工作很辛苦,但是未来发展的道路比较清晰,但是我不是学医的,未来发展可能会受到阻碍。

通过这份名单,毕业生认为自己在IT行业中小企业做销售更容易接受,因为对自己来说,发展空间小比辛苦稳定的工作更难以接受。这位同学就是这样认识自己,给自己做职业定位的。

通过列出清单,你可以帮助自己了解自己。如果你只是在头脑中思考,你往往不能理清事情。写下来可以帮助你理清自己思考的内容。

a和B几乎同时受雇于一家超市。很快A就受到了总经理的青睐,一次次被提拔,从领班到部门经理。b就像被人遗忘,还在底层。终于有一天,B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职,抱怨总经理用人不公。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年轻人,也愿意努力,但似乎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总经理说:“请马上去市场,看看今天有什么特价商品。”b很快从市场回来,说刚才市场上只有一个农民在拉车卖土豆。"一辆汽车有多少包和多少公斤?"总经理问。b又跑回来10包。“价格是多少?”b又跑去插曲了。总经理看着他气喘吁吁的样子,说:“请休息一下。你可以看看A是怎么做的。”

a很快从市场回来,汇报说至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10袋,价格适中,质量不错。他带了一些回来给经理看。这位农民稍后会把几筐西红柿放到市场上。据他说,价格合理,可以买一些。这个价位的西红柿总经理可能想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些西红柿作为样品,还带来了那个农民,他现在正在外面等答案。总经理红着脸看了B一眼,说:“请他进来。”

a工作成功,是因为他比b多想了几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生意在于灵性,勤动脑筋,不如勤跑腿。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就能面对现实,正确对待自己。

四、职业定位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大学生职业定位不明确。

因为有些同学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似乎对什么都没有信心,对以后的就业也没有方向。现在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毕业后适合做什么,如何成为企业需要的人。大学生职场意识太缺乏了。人力资源是市场上的商品,找到自己的“卖点”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加强的素质。学生真正缺乏的不是能力,而是自知之明。以前尤其是大一大二,只想完成学业,没有想到放学后做什么。初高中那几年,有的如梦初醒,有的半睡半醒。

(2)定位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定位时僵化自己。其实职业定位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东西。当自我发生重大变化,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需要重新定位。

误区二:定位就是确定一个固定的位置。无论你想做技术人员还是管理者,喜欢挑战还是休闲,人们都担心定位会限制自己。其实定位不仅仅是确定一个固定的位置,而是确定离目标的距离。你可以确定各种各样的目标,但是你需要知道你离各种目标有多远,需要多努力才能实现。

误区三:定位会让你失去机会。这种误解尤其体现在毕业生身上。比如学生经常到处投简历,甚至不知道投给谁。学生会拿到很多证书,认为会得到更多的机会。事实上,漫天撒网更有可能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而得不到实质性的机会。

误区四:定位要让旁观者来做,定位自己不准确。其实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习惯做什么的是自己。领导、同事、朋友、父母只能提供参考意见,并不能真正了解你的“内心”。所以在定位这个问题上,你首先要了解自己,利用别人的帮助。

误区五:定位不能盲目跟风。它着火了我就去找,车着火了我就去定位。定位最重要的原则是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做起,先认识自己再认识自己,最后考虑这个行业的前景。虽然朝阳产业的机会更多,但并不是只有朝阳产业才能出人才,更不要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朝阳产业过两年就萧条了。

「职业规划」有哪些误区?

1.有些人认为只有一种僵化的模式。

2.有些人希望规划师帮他们做决策,预测前景,但职业规划不是算命。

3.有些人认为,遇到职业困惑才应该做职业规划。甚至有人认为过早做职业规划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其实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越早规划,越早做好职业定位,减少挫折。

第五部分:职业定位:求职成功的关键

职业定位对一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在应届毕业生离校前应慎重考虑。在选择工作之前了解自己的“职业适应性”——对自己的素质做一个透彻的了解和评估,对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个人理想抱负做一个全面充分的分析,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确切的定位。

毕业前如何定位自己,如何了解自己的“职业适应性”,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学以致用。

所谓“学以致用”,狭义上是指“专业对口”,广义上是指毕业生无论从事什么类型的职业,其工作性质都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可以在所学专业范围内,也可以相近。学以致用,可以充分发挥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特长,让他们在工作中如鱼得水,鹤立鸡群,同时也避免了人才的浪费。

●扬长避短

首先,毕业生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的就业单位;其次,毕业生在自荐和申请过程中,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如学习成绩、获奖记录、实习实践经历、社会工作能力等;另外,要知己知彼,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更客观的认识。

●成功就业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一个合适的求职范围,找到符合自己条件的“目标单位”;其次,还要考虑首选目标成功的确定性,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对策。一旦首选目标单位应聘失败,必须及时调整。

“如果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感兴趣,他可以发挥出全部才能的80%-90%,可以长期保持高效和不知疲倦;相反,如果他对某项工作不感兴趣,他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他很容易厌倦。”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的对应关系如下:

(1)喜欢与具体事物打交道,但不善于与人交往——可以选择如制图、勘测、工程技术、建筑、机械制造、会计等专业和职业。

②喜欢与人交往,善于适应新环境的人——可以选择行政、新闻、营销、旅游等专业和职业。

愿意做有规律的工作,细心,喜欢有规律、有规律、有秩序的工作——可以考虑选择图书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统计学等专业和职业。

④乐于助人、严谨认真的人——适合选择法律、教师、医生等职业及相应专业。

⑤对人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感兴趣,喜欢研究人的行为,探索人生奥秘的人——建议选择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教育、研究、管理类职业。

⑥喜欢掌握一定权力,希望得到人们尊重和声望的人——可以考虑选择公务员、企业管理干部等职业及相关专业。

⑦喜欢抽象思维,对分析、推理、实验感兴趣,喜欢独立进行创造性工作,对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充满信心的人——应该选择科学研究、科学实验、产品开发等职业和相应的专业。

⑧善于形象思维,喜欢观察和思考,对语言表达、写作能力或创作、表演有天赋和浓厚兴趣的人,应选择文学创作、影视艺术创作、影视剧表演、节目主持等专业和职业。

⑨喜欢动手,善于生产和创新,思维敏捷——可以选择机械制造与维修、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电子技术、园艺等专业和职业。

第六节大学生职业定向的原则和方法

职业定位是职业生涯设计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不同的职业定位意味着不同的职业选择,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人将进入不同的行业,尤其是第一份工作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人生方向。下面介绍大学生职业定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大学生职业取向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在定位未来职业时,需要把握一些基本原则。依靠这些原则,他们可以快速正确地缩小自己的选择空间,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1.选择你喜欢的

职业定位首先要想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或者对什么样的职业感兴趣。研究表明,一个对自己的职业感兴趣的人,可以发挥80%~90%的才能,可以长时间保持高效,不疲劳;而对事业不感兴趣的人,只能发挥20%~30%的才能,容易疲惫。一般来说,只有做自己热爱的、感兴趣的事情,工作本身才能给你满足感,职业才会变得有趣。所以,选择自己热爱的,是大学生未来做好工作的第一原则。

选择自己的优势

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要善于从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中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即竞争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择其所长,扬长避短”的原则,做出具体的职业定位。但大学生要想真正选择自己的特长,就要特别注意尽可能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把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在与学业密切相关的行业。

3.市场选择需求

任何一个职业的兴起、发展、衰落、消亡,都是由社会需求的变化引起的。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定位时,既要了解当前的社会职业需求,又要善于预测职业随社会需求变化的未来趋势,使自己的职业定位高瞻远瞩。否则,一味的盯着眼前的热门工作,可能会导致长期的选择错误。比如,以前财务人员是一个很吃香的职业,而现在在人才市场上,往往几十个人应聘一个财务岗位,竞争异常激烈。可以预见,即使是很多目前特别热门的职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也可能成为过去。

二、大学生职业定向的主要方法

1.根据兴趣倾向定位

人的兴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兴趣与不同的适应职业有关。以下是10常用分类列表,解释职业取向的选择。

2.根据能力倾向定位

在用能力倾向分析自己的职业取向时,不能只考虑自己从事各种工作所需的一般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还要考虑某个职业要求所必需的个人特殊能力。

比如从事工程技术工作,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从事技术管理,你需要很强的技术经济观念,对新技术产品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以及缜密的思维能力。大学生要从能力倾向的角度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具体的适应性分析,有时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某个职业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所以这种职业不适合作为你未来的职业选择。

3.根据气质倾向定位

一般来说,准确的职业定位还应该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否符合自己的气质倾向,否则会导致职业与气质的冲突,甚至让你失去做人的乐趣。因此,基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假说,我们可以将气质类型与职业的关系简述如下: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除了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外,还有一部分属于混合型气质类型,如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黏液质等。而且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属于复合型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比属于单一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多。大学生可以根据气质类型测量表测量自己的气质,然后根据气质与职业的适应关系做出正确的定位选择。

三、大学生职业取向的战略选择

在充分考虑专业的前提下,大学生职业定位有四种策略:

1.单一定位策略

即只考虑一种职业,其他职业不考虑。如果你学的是工商管理,你只是把未来的工作定位为职业经理人;市场营销专业只针对销售人员;学会计的,只打算以后从事会计工作;学法律的,将来只想当律师;学计算机的只选择计算机研发。

2.双重定位策略

即同时考虑两个不同的职业,比如学动物制药,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优先考虑动物药物的技术研发,但同时考虑可以从事动物药物的市场推广;学工商管理的,既要考虑工商管理,也要考虑销售;学环保工程的,将来不仅打算从事环保技术的研发,还会考虑销售环保产品。

3.多重定位策略

这个策略就是同时考虑三条以上的职业道路。如果你学的是社会工作,你会把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为要么在政府机关工作,要么在高等院校教书,要么在企业从事市场调研或相关统计工作,要么从事秘书工作。

4.改变定位策略

即根据具体的市场机会或客观形势的变化,改变自己之前的立场。比如一个学动物营养的大学生,开始把职业定位在饲料企业的技术研发,后来改成了饲料销售。后来由于省里招考公务员的机会,他选择了监狱管理人员这个职业。职业定位并不是一个固定的选择,尤其是在大学生正式进入职场后的职业生涯中,大多数人为了适应新的社会需求的变化或者为自己的生存发展争取更好的空间,都会改变一次或者几次职业定位。

参见曹晖和莫利拉的《大学生职业定向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练习:

从职业兴趣倾向、职业能力倾向、气质倾向三个角度分析自己的职业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