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燕人物简介
计燕,女,1957年7月出生,1974年下乡插队,1975年2月入党,1976年6月入伍。1992毕业于空军政治学院,哲学硕士。她2001毕业于军事科学院,是我军第一位军事战略女博士。毕业后历任空军指挥学院一部战略教研室副主任,军事理论研究所战略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空军高层次人才。2010 3月27日因病去世。
中文名:计燕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57年7月
职业:军人。
毕业学校:空军政治学院
主要成就:第一位军事战略女博士。
代表作:《新世纪新阶段空军战略运用研究》。
政治观点:中国共产党党员
角色的生活
“战争让女人走开”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古往今来,战场上的主角一直是男人,但全军第一位军事战略女博士计燕却因为“战争”而留下来了。她说她的事业给了她所有的梦想。她研究战争是为了阻止它。在战争理论领域,她研究得越深,忧虑越深,越停不下来。
她深情地把自己的“职业”比作自己的“红舞鞋”,把“认真”比作“舞鞋上的红丝带”,并坦言“在舞台上跳得越久,扎得越深,红舞鞋是永恒的缘分给的。”
作为一个看门人的女儿,计燕一直“与保卫国家和建设强大的军队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能够将一生献给我父母为之奋斗一生的空军。它让我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充满了激情和创造力”。
女博士的空天战略观
在空军大院长大的计燕,亲眼目睹了父母是如何把毕生的智慧和激情奉献给空军建设事业的。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对“空军”这个词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亲近。加入空军后,计燕对空军的朴素感情逐渐升华为对使命的理性追求。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组织完善、装备精良的空中力量,就不能称之为强国。空中力量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决定性方面,无论是军事方面还是民用方面。”许多年前,计燕被空军的先驱米切尔震惊了。时代变了。今天的空军已经和米切尔时代不一样了,一种紧迫感常常压迫着计燕。
计燕曾说,我们这一代空军人肩负着富国强军的重任,也是空军转型建设的开拓者和探路者。他们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多年来,计燕坚持让自己的战略研究紧贴空军建设发展的前沿,用思想的重锤敲打使命。
1999的科索沃战争,2001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计燕和几个同事组成了一个观察小组。战争期间,他们每周都要做战略评估和军事分析,写了很多研究笔记。
计燕和他的同事们敏感地发现了隐藏在战争历史细节中的未来趋势——空天战场的预警与探测、侦察与监视、导航与定位、隐身攻击、精确打击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战场,航空、航天和网络空间的融合正在加速。
“空天一体不仅是空战形态和空中力量转变的标志,也是整个战争形态和军事力量形态转变的标志。”计燕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基于此,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国家的繁荣对空军有什么要求?空军在强军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空军,如何建设空军,以什么样的态度建设空军?
2003年,计燕开始撰写专著《空天对抗》。她认为,“整个‘蓝’垂直空间,应该是空军执行使命、执行任务、展示风采的‘主战场’和‘大舞台’。”
作为军事科研工作者,计燕把空军人员的使命和责任作为推进空军建设的核心要义,作为引领一切思想的精神号角。
计燕把她对空军的热爱、忠诚和崇敬融入了她的思想。她在空军率先开展服务文化研究,创造性地把空军的使命和责任、空军人员的价值观和责任上升到服务文化的范畴。
她写的《文化建设转型研究报告》,看起来更像是她使命的呐喊:“蓝天文化”,以“热爱、瞄准、捍卫蓝天”为基本特征,以对党负责、勇敢顽强、坚决果断、团结奋进为基本内涵。
计燕完成或参与的《新世纪新阶段空军战略运用模式研究》、《大国崛起与人民空军使命》、《天降大任:大国空军的战略选择》等一批课题和论文,都以强烈的使命感被收编到空军战略思想的智库中。
这位女医生曾经是一名护士。
年轻时,计燕有自己的人生规划。高中毕业后,她时任航空兵某师师长的父亲劝她去当兵。她不听,没有告诉家人就去农村接受再教育。
计燕表现很好,被推荐为公社干部,但她放弃了,想去学习。
1976年2月,经村里推荐,计燕参军,成为济南军区后勤部148医院的一名卫生员。两年后,她以济南军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卫校。
计燕的专业水平是医院里最好的。她经常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但护士不是她的梦想。的姐姐纪告诉记者,为了考上大学,夜以继日地学习。
1989年,计燕通过自学考试,考入空军政治学院哲学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后,她去空军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当了一名普通教师。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个计燕:她每天早上7点前背着一个大包来到办公室。晚上下班有点晚的同事还没走。晚饭后,计燕背着一个大包回来了。不久后,计燕成为空军指挥学院讲台上为数不多的能经常获得学生掌声的老师之一。
为了实现自己成为战略思想家的梦想,经过多方努力,计燕终于以41的年龄考上了军事科学院的博士学位,这也是申请时间最长的一次。此后,她致力于军事战略领域的研究。
为了集中精力完成博士论文,计燕决定在2001寒假期间在宿舍多呆几天。但是学院有规定:放假期间,所有学生必须离校,所有教室和宿舍都要上锁封存。计燕偷偷地把自己锁在房子里,成功地躲过了学校领导的围追堵截。带着几箱方便面,计燕在宿舍里呆了10多天。他做完卷子才给队干部打电话,让他们开门让自己出去。
在这本《共同安全论》中,计燕写下了他对战略的思考和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感悟。在奔放的笔下,她又一次体会到穿上“红舞鞋”,思绪急速旋转舞动的美妙。
《共同安全论》被评为军事科学院当年优秀博士论文,受到了导师和国防委员会专家的好评。也就是说,在论文的结尾,计燕突然意识到他别无选择,只能离开“战争”度过余生,同时获得一种知识上的满足感。
“战略研究——以俯视的视角观察军事领域的一切历史和现实,关注一切技术和战术的变化,预测未来,指明形势。”计燕很快就爱上了这份工作。她开始用战略的眼光重读那个被信息浪潮席卷的时代,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思考。担忧、激情、希望和各种情绪交织在她心里,她觉得自己肩上的使命好重。
如果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
“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读书是一种自我享受”。这是计燕人生最后一堂课的序幕,时间是2009年5月7日。
在这堂“漫谈读书”课上,计燕说,“一个战略家的思维不一定要跟随历史的趋势,而应该预测不断演变的趋势。”
计燕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从她当老师的那天起,1978年就举办了“读书班”。计燕希望把他所学到的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在“漫无边际地阅读”之后,计燕突然接到了部门领导的电话,命令她立即住院。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命中注定”。
在空军指挥学院,计燕的作息一直是根据工作进度和思维节奏来安排的,因为去食堂吃饭太费时间。当他饿了的时候,他经常买一袋方便面或两块蛋糕来解决问题。她像男同事一样在办公室扔了一套被褥。上班迟到时,她把沙发横放,在办公室睡着,醒来继续工作。
忙碌的职业生涯戛然而止。躺在病床上,计燕虚弱的身体只占了一张单人病床的一半,身上插着各种管子,开始日复一日的吃药输液。
面对自然力的挑战,每一个生命都显得格外脆弱和无助。然而,计燕说,“尽管大自然的魔力是强大的,不可抗拒的,但命运仍然为生命保留了一个探险‘头脑’。”她记下了自己生病的日记,并把它命名为“探险”。
在日记中,计燕坦言,面对压力,他退缩了,幸好他坚持下来了;在得到“死刑”判决后,她依然“感激这个让我加速到生命尽头的事业”;面对有人说她“笨,工作累的要死”,她用一句“孩子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在计燕眼里,付出比得到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所以,当她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她会很坦然地说:“我真的很幸福!”"
计燕把自己比作“拔了美丽羽毛的鹤”和“哭泣和歌唱”。她骄傲地宣称:“我的事业给了我所有的荣耀,这让我变成了一只外表不让人惊讶,身体也不重的丑小鸭,不会在任何一群人身上多见。”
附录
在我弥留之际,前来探望的空军机关和院校领导对计燕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她在《远征记》中写道:“如果上天给我更多的时间,未竟的研究项目还会继续。”
走出去,走向浩瀚的书海。
空军指挥学院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中心有一个“计燕军事图书专柜”,收藏了她生前的1356册军事图书,其中600多册是学院图书馆独有的瑰宝。
去世前7天,计燕给学院领导写信:“向图书馆捐赠军事书籍,是我对学院最后的贡献。”
翻开书架上厚厚的《战争与战略》,折痕还在,铅笔划的横线还在。负责整理书籍的郭进锁教授说,每本书都写满了笔记,标着密密麻麻的要点和经历!这些书只是计燕阅读的一部分。她还有很多文学、语言等工具类的书籍,从图书馆借的书更是数不清。
计燕走了,但在大家心中,她似乎还在教研岗位上,默默的给学生传授知识,传承精神。
“她一生都在寻找学习和研究的机会。”纪的姐姐,对这个17岁上山下乡知青的妹妹,既骄傲又惋惜。
同志们清楚地记得,直到她被确诊为绝症的前一天,她满怀激情地给医院的教职工们上了一堂大课——《谈读书》。
20年的教学生涯,始于讲台,止于讲台。但对于去世前的最后一课,计燕在《远征》中写道:“如果我能预知这是我职业生涯的告别,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地平线之外的力量,来自于无边无际的书海。
浩瀚的书海哺育了计燕。从农村知青、女兵、护士,到哲学硕士、军事战略博士、空军军事理论专家,计燕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飞跃。
广博的知识传给了后代。计燕博览群书,精心备课,授课思路新颖,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她的课成为空军指挥学院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为了帮你打开一扇了解外军的窗口,计燕翻译了《美国空军条令》,整理了70多万字的手稿,面对晦涩枯燥的专业术语和军事术语。
计燕带的第一个研究生陈文锋,看到老师花了很大力气修改论文,在文章发表的时候,准备把导师的名字署上去。计燕坚决地把他的名字去掉了。
只有心无杂念,才能畅游书海;只有当你没有杂念时,你才能惠泽他人。
她在《远征》中写道:“我的事业给了我所有的荣耀,一旦进入工作状态,我就光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