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平定侯景叛乱的政治手腕有多强?

公元547年,东魏权臣高欢死于晋阳,享年51。

高欢临终时,高澄的侍从一脸悲伤。高欢对他说:“虽然我快死了,但你应该为自己能马上接班而高兴。”

桓对程说:“我虽病了,你多有心事。为什么?”——《紫同治剑》季梁十五

高欢的说法没有错。政客的感情往往不够丰富。高成一脸悲伤,高欢即将死去的原因不大。主要原因在于侯景。一想到老兵还活蹦乱跳的,高成就不高兴。

高欢读懂了高澄的心思。他给高澄出主意:“如果侯景敢造反,你就派慕容少宗率军反击。”

唯一能和侯景匹敌的人是慕容少宗,所以我不想贵,就留给你了。——《紫同治剑》季梁十五

不愧是高欢,临死前的计划真是太妙了。

高欢死后,高澄继任丞相。侯景一直看不起高成,所以高欢一死,侯景就造反了。

起初,高成派韩桂率军平叛。侯景不屑地说:就凭韩贵那种货,就配跟我斗?后来,藁城派高月带领一支军队去镇压叛乱。侯景也不屑地说:以高月的本事,有什么资格带兵?最后,高成派慕容少宗率军平叛。侯景非常害怕地说,高澄怎么敢让慕容少宗带兵?高欢还活着吗?

一开始,现场听到韩桂来了,说:“一根猪肠能干什么?”听到高月的到来,他说:“士兵是优秀的。”所有的将军都被从轻处理。文少宗来了,战战兢兢地敲着马鞍说:“谁叫鲜卑派少宗来的?若是如此,岂不是死了高?”——《紫同治剑》季梁十六世

从侯景的一生来看,此人一向胆大包天,此时却对慕容少宗望而生畏。而高澄虽然得到了高欢的最后一分,却始终不敢派慕容少宗率军平叛。最后实在没有别的出路了,就压下自己的恐惧,把慕容少宗送了出去。

能让侯景和高澄恐惧不已的,慕容少宗是谁?

慕容少宗与尔朱荣有亲戚关系,是个好兵。二被杀后,他投靠了高欢。在高欢手下,慕容少宗身居高位,可以说是高官的代表之一。侯景和慕容少宗都是尔朱荣的老部下,被灭后投靠了高欢。

高成不敢用慕容少宗,因为高欢死前和高成搞中央集权,几乎得罪了所有的长辈。现在高欢死了,真的还能继续打压慕容少宗吗?高诚没有信心。

侯景之所以表现出极大的恐惧,不仅仅是因为慕容少宗强大的军事能力,更是因为慕容少宗出兵后的连锁反应。

事实上,慕容少宗到前线后,很快就被侯景打败了。

慕容少宗回营后为自己辩护:“不是我军无能,而是侯景太狡猾。”胡(高澄的心腹)当场反驳:“不给侯敬金,你无能!”

邵总道:“我身经百战,还没见过像景难这样的人。你们这一代人试图犯的!”——《紫同治剑》季梁十六世

但是当胡与侯景交锋时,他也被侯景打败了。慕容少宗看到胡被打败,马上嘲讽道:“我无能,你呢?”胡对无话可说。

光线一进谯城,邵总就说:“今天要发生的事,尤其是我!”——《紫同治剑》季梁十六世

这两次失败后,慕容少宗和胡开始装海龟,不敢再和侯景交手。

通过这些史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慕容少宗的军事能力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强。至少他在战场上从来没有打败过侯景,而是被侯景打败了。

侯景揭竿而起造反后,几乎没有输过仗,反而一次又一次地胜利。从这个角度看,侯景不是在军事上被打败,而是在政治上被打败。

有网友曾说,我评论相关历史时,很少从军事角度分析问题。这当然没错,但这是正确的做法。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只有政治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尝试用军事手段解决。但其实这句话的内涵比上面的理解要丰富得多。所谓“动用军事手段”,也是披着军事外衣,在搞政治把戏。

战争不同于下棋。玩家不用考虑如何控制自己的棋子,也不用担心关键时候棋子逃跑或者背叛自己,因为棋子是死的。

但是作为一个将军,你总是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有一个将军能让各级官兵像下棋一样服从命令,那他一定是历史上最好的将军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

有很多号称“名将”的指挥官,却在与统治者作战时大败,无法施展军事谋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关键时刻,他们的男人迅速和他们划清了界限。在这种背景下,即使他们知识渊博,也找不到具体的人来执行。

如果一个统帅横看竖看都像个饭桶,但这个饭桶总能让军队团结一心,哪怕再差也不会输得很惨。

只要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看待政治和军事的关系时,就应该能得出一个结论:政治手段永远比军事能力重要,不懂政治的人通常军事能力很差。

一个不懂政治的人为什么要联合大多数人为他所用?一个不懂政治的人除了给领导当打手还能干什么?

关于这一点,其实孙子兵法早就说得很清楚了:胜兵先胜再战,败兵先战再胜。

真正的胜利者往往在战争开始前就获得了取胜的条件,战争过程只是一个过程;失败者往往先试图赢得战争,然后从胜利的战争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即使前者失败无数次,总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后者一旦失败,往往是万劫不复。

侯景之所以敢造反,绝不是他自以为所向披靡,而是他的“义举”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响应。

高欢在世时,一直操纵高成集权,高成抬出崔贤这个如狼似虎的残暴官员,已经得罪了长辈。

高欢死后,高成显然控制不了局面。侯景作为高级官员的代表之一,认为高级官员只要举起手臂,他们的行为就会得到回应。

如果侯景没有这个自信,他绝不敢造反。侯景占据的地方是河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原。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一再强调,中原地区是四战之地,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枭雄能靠中原一统天下。

侯景既然立足中原,他必须迅速打开局面,否则只有死路一条。虽然被慕容少宗和胡击败,但始终无法突破慕容少宗组织的防线,全军士气越来越低落。

在这种“外无援军,内有隐患”的环境下,侯景只坚持了三个月,他的军队不战而败,投降了慕容少宗。无奈之下,侯景只好落荒而逃。当侯景逃到比较安全的地方时,他又数了数自己的部门,只剩下800多人。

现场和腹心骑从石霞到淮河,稍作撤退,就要骑八百人。——《紫同治剑》季梁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