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扬是怎么参加面试的?

历史

找工作的时候,先笔试,再面试,或者只是面试,这些程序往往以招聘方的考官为主角,单向观察和测试应聘者。考生的“命运”掌握在考官手中。这是理想的面试吗?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也是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也有各种考试,其中最多的就是面试,比如商鞅就是通过面试进入秦国管理层的。我们来重现一下2300多年前决定秦命运的一次采访。是由采访者秦孝公主导的吗?商鞅的表现如何?

面试前简历:

他曾经是威管理最好的实习生。

这是公元前359年西北的秦国。来自魏的实习生尚阳(音译)通过景剑得到了一个面试机会,景剑是秦的高级经理,也是的亲信。面试老师是秦的老板。

在再现这场重量级考试之前,我们不得不说明一下商洋的学习和实习经历。打开商科学生的简历,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姓名:公孙阳,又名魏阳。(注:商鞅的名字后来被秦国改名)右附一张免冠画像。

性别:男。

年龄:36岁(约生于公元前395年)

身份:卫国贵族

研究生院:刑法学院(研究好的罪犯名字)

社会实践经历:本人长期在魏国从事行政实践,具体职位为中年公子,指导老师为魏国最高管理者公孙厝。公孙厝先生作为五星(最高级别)实习生,在魏国老大王维(魏惠王饰)临终之际向其推荐,建议将此人才委以重任或杀掉,因为如果流入其他诸侯国,将成为魏国最可怕的竞争对手。这个重口味的推荐没有引起魏惠王足够的重视,所以商鞅没有得到采访。听说秦老板想做大做强,于是背水一战,来到贵公司寻求发展机会。

候选人尚扬的简历由景健先生提交后,他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了秦孝公的视野。估计秦孝公更看重工作经验。商鞅虽然没能在魏国找到工作,但他曾经和魏国的经理共事过很长时间,得到了最高级别的评价和推荐。基于此,秦孝公拿起竹简做成的简历,让秘书发一封这样的邮件:“请邀请尚扬参加明天上午的面试。”

接下来商鞅肯定做了精心的准备,但是他是怎么准备的呢?只是为了讨好考官,而是为了有工作,还是为了做出成绩和方案?让我们正式进入面试现场。

面试路坎坷:商鞅经过四轮考试被录取。

第一轮面试

情况:候选人商鞅话很多,说了很久,说了很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试老师秦孝公有几次睡觉,基本上什么都不听——“一直在睡觉,在听”。

结果:面试老师秦孝公对裁判景剑大发雷霆:“你看你推荐的这个乱七八糟的人,我们公司根本用不上他。”景剑转头责怪考生商鞅,商鞅解释说:“不是我的错。我用的是‘皇道’的理论体系,你们老板没有开导自己。”你看这个应聘者多牛逼,还怪面试官不懂。

第二轮面试

情景:第一次面试五天后,秦孝公主动要求商洋再次参加面试。这一次,有点鸡肋。至少面试官没睡午觉,但还是有点像平原水——无聊。他没有说到秦孝公的心坎上,也没有搔到老板的痒处——“然而,于一没有说到点子上。”

结果:面试官秦孝公批评了裁判景健,景健转而指责商洋。阿洋说:“我这次参加考试的理论是‘王道’,还是不合你老板的胃口。我申请另一次面试。”申请通过后,商洋准备第三次面试。

第三轮面试

情况:面试官秦孝公开始认可候选人商鞅的方案,但他觉得离具体实施还有点远,心里还有些疑惑——“孝顺善良没用上”。

结果:经过第三轮面试,反馈良好,老板对推荐人景健说:“你推荐的那个魏实习生还是有点没品味。有时间我想和他聊聊。叫他再准备一下。”荆轲这次终于高兴了,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商鞅。商鞅信心满满地说:“这次是我把你们老板介绍给欺负的。似乎他有点心动,有付诸实施的冲动。如果再有采访机会,我会告诉他一些更有趣的事情。”

第四轮面试

情景:面试持续了好几天,但是面试官并不觉得很长。他甚至忘记了自己老板和面试官的身份,从面试官的座位上下来,和应聘者长谈——“聊了几天也不腻,跪在那里都不知道。”说了几天也不腻,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膝盖已经从席子上挪开了——战国时期的人没有坐的习惯,而是跪在席子上。

结果:他被聘为新政的主官。裁判景剑不解,问商鞅:“你说了什么话,让老板迷得那样开心?”商鞅说了自己的道理。这是怎么回事?重复四次的采访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信息?先从历史数据说起。

分析:

商鞅反过来采访了秦孝公。

商洋向裁判景剑道出了这次采访的玄机。他解释说:“前几轮面试,我跟老板讲的是长期规划,有效时间在百年内。老板睡眼惺忪,然后不耐烦地说:‘对不起,公孙阳先生,您提出的百年规划不符合我们公司的战略尝试。我们公司喜欢短线操作,最好有一个短期内把我们秦公司做大做强的方案。所以根据贵公司的设想,我改变了计划,抛出了‘强国之术’,于是老板立马来了精神。"

从考生商洋考后所说的来看,其实决定秦命运的面试是双向的。表面上看,秦孝公是在考商鞅,实际上,商鞅是在反过来考秦孝公。

从商鞅的角度出发,他为考生秦孝公准备了四个方案: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术。在四轮面试中,他一步步抛出这四个方案,观察老板对哪个方案感兴趣,秦适合哪个方案。根据秦孝公在每次采访中的反应,他明确了自己在这家公司的计划,并为未来的老板做了定位。同时,在一次次的回答中,让秦孝公一步步明确自己的战略意图和市场定位。

秦王是个好考官。

事实上,四轮面试是候选人对秦孝公战略定位的确定和打磨。

就秦孝公而言,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好考官,有着惊人的耐心。他可以给一开始不满意的候选人足够的时间,同时可以放下架子,一步步否定自己,一步步了解对方,肯定对方。

理想的面试应该是面试官和应聘者之间的双向测试、挖掘和打磨。考官可以帮助应聘者明确自己的职场地位,应聘者也可以帮助考官明确公司的战略定位。彼此都在互相塑造,互相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