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北地理简介
当时,木兰溪河两岸的兴化平原频繁受到上游冲下的洪水和下游泛滥的潮汐波的侵袭。相传长乐女子钱四娘目睹当地百姓的疾苦,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携巨款开始截流,修筑堰堤。由于水流湍急,建成的堰体很快被山洪冲走。钱四娘气得扑到西虹里等死。此后,与钱思娘同镇的金士林从世界各地带来654.38+万元黄金继续筑坝,但因水流湍急而未能成功。北宋熙宁八年(1075),后朝官员李弘捐钱建恶性循环。他总结了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在僧人冯至日的帮助下,重新勘测了地形和水势,将恶性循环遗址改为现在的木兰恶性循环遗址,水道宽阔,流水缓慢,岩床较大。经过八年的苦心修建,到了北宋元丰六年(65438)。
该项目分为两部分:枢纽和配套。枢纽工程为大坝,由溢流堰、进水闸、冲砂闸和导流堤组成。溢流堰为箱型堰,长219米,高7.5米。堰门32座,堰墩29座,旱时闭,洪时开。堰坝由上万个重达一千公斤的花岗岩挂钩组成。这些石头相互连接,极其坚固。它们经受了900多年无数次山洪的猛烈冲击,依然完好无损。配套工程有大小沟渠数百条,总长400多公里,其中南干渠约110公里,北干渠长约200公里,沿线修建闸门、涵洞300多座。整个工程具有防洪、蓄水、灌溉、航运、养鱼等功能。1958年,在北陂附近修建了架空倒虹吸工程,将东镇水库的水引向沿海地区,大大提高了木兰北陂的灌溉和泄洪能力,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5000亩增加到25万亩。
为了纪念建北的历史名人,谢颖庙,又称李鸿庙,原建于冀南,现改为木兰纪念馆。馆内有林聪石、李红、冯至日等四位富婆的雕像,以及明清以来历史名人所写的《绣皮》碑文,还有郭沫若于1962年冬在此游览时所作的《木兰皮颂》六首,共12件。博物馆旁边是恩公阁和宋正庚的木兰书屋。馆外湖光山色秀丽,景色宜人,尤其是春水初起,溪水溢入海中时,白浪涌动,素有“木兰春来”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