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来自哪个国家?

中国

第一只熊猫的化石出现在中新世晚期,当时人类的进化还处于猿类时期。在滇西北陆丰、元谋的褐煤地层中发现,说明它们的生存环境接近沼泽,食物也不完全以竹子为主。后来由于大熊猫分布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改种竹子,分布广泛,竞争对手很少。最初的熊猫可能是现代大熊猫的祖先。禄丰化石发现后,经研究确定为Ailurarctos lufengensis,后来在元谋发现了一个带有部分颧骨的上颌骨化石(1991),命名为A.yuanmouensis,从化石来看,它们比早更新世发现的大熊猫种族略小。它们的前臼齿与大熊猫种族的相似,具有今天大熊猫家族的特征。虽然在滇西北只发现了第一只熊猫的化石,但这是大熊猫已知的最早的祖先类型,中国很可能是寻找了一个世纪的大熊猫祖先的祖籍地。

中新世晚期,在法国和匈牙利的褐煤地层中也发现了早期大熊猫的代表,命名为Agriarctosgoali,化石标本保存在匈牙利。它们的牙齿具有大熊猫的一些其他进步特征,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所以倾向于认为它们只是大熊猫的一个灭绝的旁系,没有留下直系现代后代。

原熊猫的一个进步分支,到更新世早期(约654.38+0.8万年前),已进化为大熊猫(Ailuropoda microta)的一个种,属于大熊猫属。他们传播到广西、陕西秦岭等广大地区。但到了更新世中期,60 ~ 70万年前,大熊猫这个种族在生存斗争中逐渐灭绝,取而代之的是经历了多次冷暖变化,体型进一步增大的大熊猫。因为这只大熊猫的头骨结构与大熊猫没有本质区别,可以视为同一物种。不过从头骨的大小来看,还是挺大的,和活着的物种不一样。因此,大多数学者同意将其命名为A. m. baconi,又称大熊猫巴氏杆菌。它们不仅遍布中国东南部,而且出现在中国周边的东南亚国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直到18000年前,末次(第四次)冰期高峰到来后,气候变冷,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地壳隆升导致了凤蝶熊猫的逐渐衰落。到大约65438+20万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时,这个亚种已经大量灭绝。随着人类的崛起,秦岭以南地区开垦了长江、珠江流域的大量河谷和山麓。只有长江中上游到青藏高原东部的过渡带,有大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人类干扰很少,气候稳定。今天的大熊猫可以在这里生存。它们的体型比凤蝶熊猫缩小了1/8 ~ 1/9。这种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中幸存下来的物种,至今仍生活在秦岭、岷山、邛崃、翔灵山、凉山的森林中。

化石记录表明,它曾经分布在东南部的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北部的北京周口店和南部的越南、泰国和缅甸北部。它是中国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由于地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分布局限于102 00 ' ~ 108 11 ' E,27 53 ' ~ 35 35 ' N,秦岭川、甘、陕山区(长江上游至青藏),主要分布在其南坡山麓,包括佛坪、洋县、太白、宁山、周至岷山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文县,四川省平武、青川、北川、南平、松潘、毛文、绵竹、蓬溪、什邡、都江堰。邛崃山位于四川省宝兴、汶川、天全、大邑、芦山、邛崃、重庆、康定、泸定。分布在大相岭的洪雅、冕宁、石棉、九龙四县。在凉山,主要分布在四川的马边、美姑、岳西。大熊猫适宜的分布应该是竹林分布,水资源充足。

来源:

臧振华。大熊猫分布区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度格局及热点研究[D]。导师:李俊清;沈国桢。北京林业大学,2015。

吴建国,吕佳佳。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分布的潜在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12): 168-177。ISSN: 1003-6504。

胡·。大熊猫的起源与进化[J]。中国林业,2008,(22): 30-35。ISSN: 100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