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什么来历?

太和殿。中国现存最大的木厅,俗称“金殿”。位于北京故宫南北主轴线上的显要位置,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名为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名为内廷,清顺治二年(1645)改名为今。建成后,它被烧毁,并重建了许多次。此殿重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太和”二字的意思是宇宙间的一切关系都是协调的。泰,太极,指宇宙万物;和谐,和谐,协调。

中和殿是北京紫禁城外的三大殿堂之一。它位于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间。这是皇帝在典礼前休息的地方。“中和”取自中庸之道:“中庸者,天下之本;及也,人情世故也”。中和殿的牌匾“容持爵钟”是甘龙的御笔。《达莫雨》一书出版。“人心只在危,心只在小,而只在精,独一无二。”

保和殿是北京紫禁城外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面,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原名神神庙,嘉靖年间失火,重建后改名为建济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意为“志不外乎守志”。说明了“志不逾矩,气定神闲,志存”,意思是只有一心一意,在空间中保持和谐,才能生活幸福,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