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简历

在中国以“文志”闻名的宋代,宋真宗、赵恒大笔一挥写下“劝学”鼓励世人读书,其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尤为朗朗上口。

在教育性别平等的当代,“颜如玉”也有机会向书本学习,建造自己的“黄金屋”。

28岁美容博士被名校录用,获得220万家庭开支的消息一出,她立刻冲上热搜榜,网友评论“人家不仅比我漂亮,还比我有才!”

1.北京大学女博士林丽被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录用。

北大女博士林莉的简介,在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上很容易找到。

据相关资料显示,博士生导师林立教授出生于1991,头发漂亮,嘴角挂着微笑。2014-2019,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从28岁博士毕业的同年7月起,她就被聘为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优秀学术骨干”。

据新闻报道,学院给李开出了非常优厚的待遇:税前年薪70-90万元,安家费1.8-2.2万元,科研经费300-400万元。

看了一路,难怪网友热议。她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又漂亮的女学霸,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人生赢家!

二、循序渐进的学霸之路

翻翻简历,林立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就很自律,养成了努力学习的好习惯。19岁,考入211重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2014本科毕业后,林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师从唐福畴教授,主要研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开始了为期五年的研究生学习。

这个由申申堂教授带领的实验室,每年都能稳定发表几篇CNS论文,堪称学科领域的金字塔顶端。

要知道,根据艾瑞的统计,从2000年到2018年,作者号为1的北大,在国际公认的顶级学术权威期刊(美国细胞、英国自然、美国科学)上发表的论文只有49篇!

勤奋的林立在这样一个高端的平台上为一个直接的博客而学习,日复一日地泡在实验室里努力获得第一手的准确数据,并在唐教授的指导下,在国内外科学文献检索的权威平台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多个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在SCI论文发表和CNS论文发表被高校普遍视为评定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重要标准的背景下,在读博士期间手里就有数篇SCI论文的林立,自然顺利成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2019年,林立博士毕业的那一年,恰逢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严重缺人,于是开出了非常优厚的薪资条件,大力引进人才。

林莉是专业对口,成绩很优秀。他只是与学校的需求一拍即合,成功入职,并获得了令人羡慕的高薪。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反驳了长期以来“大学生收入不如初中毕业生送外卖”的理论,只要足够优秀,知识就是无价的。

第三,真正的男女平等是实践“社会人”的教育

从历史上看,清末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使接受正规教育、读书写字、出人头地不再是男性的特权。

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是第一个系统提出女子学校章程的有识之士。通过理论指导,他推动了上海等沿海城市自办女校的兴起,一大批女校相继建立。

女校的发展,迫使清政府前所未有地正式承认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合法地位,从法律层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做好女孩不学无术”的历史。

女性教育仍然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大女性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发展独立人格,通过自主就业争取经济独立是“女权主义”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的基石。

林莉博士是一个典型的“穷女人”,靠着一路求学,敲开了高等教育的大门,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但“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封建思想依然存在于无数社会角落。女生即使上了大学,也自卑于男性,缺乏强烈的职业主动性。

曾有人向3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女性随机发放问卷调查,其中“如果家庭和事业冲突,我该选择哪一个?”答案中,多达24人选择家庭。

可见,并不是说女生即使学了,将来也挣不到和老公一样多的钱,而是她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动机本身根深蒂固,强烈妥协。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浪潮一直是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市场竞争激烈,职业需求越来越呈现出波动跳跃、节奏超快、考试成绩严格等高难度因素。面对真金白银的诱惑,“早出社会早挣钱”、“热点后选专业”等观念泛滥,对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不仅落后地区的女生仍然难以入学和辍学,一些女大学生还会在市场瞬息万变后盲目选择“热门”专业,陷入“读书不如结婚”的困惑...

中国现行教育制度提倡“男女平等”是好事,但不等于给女孩创造上学的机会。长期以来,教育界对性别教育缺乏科学的证明和理解,如男女优越、男女互补、性别平等等。多次提到的“性别平等”其实是教育中很多看不见的“不平等”。

无数女生被周围的人有意无意地灌输了“女生天生数理化就差”、“女生数学考试考不到满分很正常”、“年轻时成绩再好,中学时后劲不足”等观念!自我怀疑在潜移默化中渐渐浮现,进一步磨灭了斗志。

根据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的明确公告,林莉教授的研究领域是“发展单细胞多模态测序技术,研究哺乳动物生殖系细胞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观快速繁殖的调控”,这其实比热搜关注的“28岁美女医生”、“220万家庭开销”更值得成为女性教育的励志榜样。

科学家没有国界,科研没有男女之分。真正成功的“性别平等”教育,是平等待人的“社会教育”。

男人和女人不是天生的敌人或对手。无论男女,都不必太纠结于自己的性别特征,做出任何妥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

每一个孩子从小接受教育的真正平等意义,是让每个人都获得独立于固有观念的权利,激发个人潜能,积极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