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谁建的?
圆明园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它最初是康熙皇帝送给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胤禛的礼物。雍正1722年即位后,对原有的花园进行了扩建,在花园的南面修建了郑达光明堂、秦征堂以及内阁、六部、军部的许多值房,希望夏天在这里“避噪听政”。
乾隆年间,除圆明园局部增建重建外,紧接东面建长春园,东南并入万春园。圆明三园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蕲春园(万春园)进行了改扩建,使其成为主要园林之一。
在道光统治时期,国家事务衰落,财政资源不足。但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撤走,热河停止避暑、木兰狩猎,圆明三园的重建和装饰仍未放弃。
1860 10 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劫掠文物,焚毁。当同治皇帝试图修复它们时,由于财政困难,他被迫停止并重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后,遭到土匪袭击,最终化为废墟。
扩展数据:
"乾隆在圆明园一年呆了168天."这个结果,是清华大学贾军博士根据1756(乾隆二十一年)的更衣档案记录推算出来的,也是圆明园是清朝最重要的皇宫的证明。
“这时候我们就找到了圆明园景观设置的原因。”郭代恒说,圆明园的皇家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比一般的皇家园林要复杂得多。除了丰富的园林建筑和景观花木外,还承担着举行仪式、管理事务和日常生活的功能。
据考证,圆明园内有一批农业建筑,历代帝王的园居不仅仅是为了观光,也是为了时时观察农业情况。在御花园里,甘龙写道:“造兵器要守信,种庄稼要格外注意...它被称为皇家花园,你会在黄昏时看到它们。”
在圆明园,还有一个专门供诸子读书的地方,“别处的东田”,告诫诸子“要做君子儒,不可悠然游”,希望诸子努力修身养性,有济世之心。圆明园里有很多书院、书屋、书屋。直接称为书院的景点有方慧书院、碧桐书院、思艺书屋,还有20多个景点被命名为书屋、书屋。
“人们习惯把圆明园和颐和园相提并论,那里山川开阔,高低相合,中轴线一脉贯通。他们觉得圆明园太紧凑,太乱。
但从二维图纸到三维实景,真正以人的视角走在其中,发现圆明园的造园艺术并不是体现在平面的秩序和逻辑上,更多的是关注多变巧妙的空间格局和亲切宜人的庭院尺度。"
郭岱焕博士、北青城睿贤数字技术研究院院长言和说,“圆明园是真房子,不是装修上的‘样板间’。”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五代皇帝一直把圆明园当做紫禁城之外的第二个“家”,而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只是圆明园被毁前偶尔光顾的地方。
人民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