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姓探源
周公的第三个儿子姓姬,名伯陵,以国为名。据《左传》、《唐书》、《宰相家谱表》、《元和氏编》等。西周初年,周公姬旦的第三子凌波被封在姜,建立了姜国,这是周朝的一个小国。姜国灭亡后,纪伯苓的后代以故国之名为氏,代代相传,史称姜为正宗。
姜姓(九厚堂分支宝应林佳姜杰提供)[1]
史书《元和氏编》中记载:“周公之三子,封蒋介石,子孙为燕,国在汝南泗郡。”县名因巩复辟而得名。它位于河南省淮滨县东南13公里的冀,北邻死河。春秋时被楚国灭蒋后所置,属古汝南郡,魏晋时改为益阳郡。江人大多尊纪伯苓为其姓氏的祖先。
刘源2
起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中华文化,改姓为氏。在今天的蒙古族、回族、拉祜族、保安族、布朗族、苗族、瑶族、傣族、土家族、壮族、羌族、苦聪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江族。其来源多来自唐宋元明清中央政府的政策,以及代代相传的改土归流运动。
蒋琬[1]
刘源3
左功16将军锄头,败子涵。当儿子姓蒋。
起源四
源于古越族,来源于秦汉时期南越的俚族,属于皇帝赐姓于姓。南越国,又称赵朝、前赵,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年至汉武帝刘彻丁原第五年(公元前203 ~ 111)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汉朝割据政权。建都番禺(今广东广州),疆域包括两广大部和福建。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和汉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南越国两次归属西汉,成为西汉的“外交大臣”。在吕后统治初期(公元前183年)和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两次与西汉作战。
汉朝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丞相谋反,杀死南越第四代兴、太后谭及汉朝使臣,支持南越末代君主赵建德对抗西汉,汉越之间爆发战争。汉朝丁原第六年(公元前165438+公元前01),南越在陆海军夹击下,被汉武帝所灭。南越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93年,历经五代君主。
起源五
源于满语,出自明代建州女真姜家埠,部落名称汉化后改名。据《清朝通志·宗室策·满族八旗姓氏》记载:
满族蒋家石,满语为Giyangjiyhala,原籍汉族。东汉末年被辽东鲜卑乌桓部所取,后逐渐并入鲜卑。后来逐渐演变为辽东女真人,居住在盖州(今辽宁盖州)。后来,汉族改姓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