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阮是什么?

类别:文化/艺术> & gt器乐/声乐

问题描述:

说详细点!!

分析:

中国的一种民族乐器,属于弹拨乐器。

阮:音箱是圆形的,有十二根柱子,四根弦。是用假指甲或者拨片打的。可用于独奏、合奏、歌舞伴奏或在民族乐队中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汉朝时,许多乐器传入中国。帝第二年(公元前115),张骞到乌孙国(今乌兹别克民族),乌孙王坤密嫁汉。武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音乐的工匠参考琴、筝、建筑、卧等。

现存的古代中亚霍列兹姆王国宫殿壁画上有阮咸,是公元4世纪的作品,说明阮咸起源于中亚,通过龟兹传入中国中原。

东晋(317 ~ 42O)“竹林七贤”之一的阮贤,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最喜欢演奏这种乐器。那时候他已经在演阮了,趋于定型。由于阮贤的娴熟演奏和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推崇,这种乐器一度风靡全国,成为合唱独奏、合奏或伴奏的主要乐器。后来阮一度因为社会动荡而失传。

在甘肃麦积山石窟的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画上,可以看到阮的形制与现在的相似。

阮是中国的一种弹拨乐器。阮在古代一直被称为“秦琵琶”。公元前二、三世纪的秦朝时期,人们在有柄的小鼓上加弦,制成弹拨乐器,称为“陶”。后来人们又参考了郑、朱等乐器,创造了比“弦妃”更高级的乐器,称为“琴琵琶”,是“阮”的前身。

大约在公元三世纪,有一个叫阮贤的音乐家,他非常擅长用圆形扬声器演奏这种“秦琵琶”。由于他高超的演奏技巧,深受人民喜爱,人们逐渐用他的名字“阮弦”来称呼这种乐器。然而,阮咸简称阮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宋代。

阮的造型很简单,由头、茎、身三部分组成。琴头一般用龙或如意等中国传统骨雕装饰,两侧安装四个和弦。阮的琴身是一个扁圆形的共鸣箱,由前面板、后面板和框面板胶合而成。阮的结构原理、制作材料和演奏技法与琵琶有许多相似之处。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民族乐器的重视,音乐家们也对阮进行了改革,发展了高音阮、中音阮、男高音阮和低音阮。

高音阮是一种高音乐器,发音清晰明亮,在乐队中常奏主旋律。

中阮是中音乐器,音色安静柔和,富有诗意;在合奏中,它经常演奏旋律和间奏,有感人的效果。作为伴奏,丰富的节奏变化能突出音乐的特点。在乐队中使用两个以上的中阮师演奏和声,会使弹拨乐器组的中间部分更加饱满。

大阮比中阮低五度,类似于西方乐器中的大提琴。乐队演奏一段旋律时,往往与中阮八度结合,加强中阮效果,最适合衬托抒情旋律。演奏单音或* * *,可以加强节奏感,衬托音乐热烈奔放的效果。低音阮的声音低沉,就像西方乐器中的低音提琴。

阮姓来源:

1,以国为姓,在皋陶之后。商朝有阮国,是商朝的诸侯国。哨子今天在甘肃泾川县。商朝末年,西陲太子王继昌灭阮国,阮王原族同意以国名为氏,成为阮姓。后来为了避免仇杀,阮姓的人就散在了全国各地。据《同治宗室略》“阮氏为商朝诸侯,有国于齐魏之间。”诗中可见周文王侵阮辽,其后人以国为氏。

2、出自严姓,也属于皋陶。相传生于曲阜,姓严,后有人以阮为氏。

3.有一个姓石的,改姓阮。据《南史》记载,东晋末年,有石姓人改姓阮。

一个大厅的名字

《竹林堂》:三国时期,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一步兵校尉。

历史上伟大的名字

(约165-212):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于,号陈六微(今魏河南),曾为曹操空军敬酒,作笔记,能作诗,善著书,著有《阮集》。

阮籍(210-263):三国时魏,文学家,名人,陈留伟(今魏在河南)后裔,“竹林七贤”之一。他博览群书,尤其是庄老,有阮思宗的藏书。他有80多首关于胸部的诗,这是非常有名的。

阮贤:魏晋名士,字钟嵘,魏(今河南魏)人,阮籍之侄,“竹林七贤”之一。精通音律,擅长弹琵琶,曾担任散手骑侍郎。

阮孝绪(479-536):秀才陈留伟(今河南尉氏)人。他写《七录》,仿照《七观书》的分类,把当时的6288种44520卷的书,归入经典、传记、散文、技法、佛道、神仙七种记录,现已失传。目前,《洪光明记》有55篇序,可考其分类。

阮元:袁波,云台人,清代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嘉庆、道光年间,任户部、兵部、工部侍郎,浙江、福建、江西巡抚,两广、云南巡抚,体仁馆大学士。他主张修改《清史》、《儒林外史》、《文远传》,并以倡导学术为己任。他在浙江成立了菁菁精舍,并在广东海塘学习。他撰写了65,438+080多种十三经校勘、经典汇编和黄晴经典汇编。道光二十九年(1849)去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