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街的变迁
洋径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唐中期成为陆地。到宋元时期,海岸线已经延伸到老湖塘(老防海塘)一线,外八团(川沙城东)和九团是下沙第三盐场,清宁寺以东地区是当时的南厝盐场。自永乐初年户部长夏元吉挖范家浜使黄浦江与吴淞江合流后,这里成为浦东的小三角,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河网密布,地面标高在32米至4米之间,且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四季分明,空气湿润,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3摄氏度,略低于市区,年平均无霜期约227天。明弘治《上海县志》曾这样描述这里的地理情况:“虽近海边,但辽阔肥沃,天下无陆。””因此,元史称之为重要的临海之地。前志说深山老林无碍。这里虽然是泽国的故乡,但大多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形势依洋,吴淞在北,世人所闻也,胜者莫强。”。这说明在明代,这一带是重要的边疆,鱼米之乡。
上海黄浦江水系在变海为变田的过程中,形成了古八景。有两条古老的巴京河流经浦东,一条是杨静,又名东洋京浜;另一条是流经浦东中心区的白莲井。
在古代,杨静被黄浦江分割成东、西两部分。浦西河段称为西洋泾,浦东河段称为东洋泾。
历史上,西洋泾浜是黄浦江的一条河流,流经四川路、河南路至周静(今西藏中路),泛滥一侧是河漫滩农田。两岸建房,人口大增,商贾云集,西洋泾浜水日益污染,妨碍交通卫生。1914年,英法租界当局开始填河修路,1915年底完工的道路就是现在的延安东路。
浦东东洋泾浜从黄浦江向东流经庄家寨、盛家兴等十多个自然村,最终通向杨静镇的杨静港。在乾隆时期,这条河不仅允许船只通行,而且对长江沿岸居民区的形成和农田的灌溉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庄佳家的村民还在河上建了一座桥,叫庄佳桥。到清朝末年,东洋泾浜的西端完全被淹没,淹没的河道被掩埋起来修路。洋泾浜东段,又称定水浜,位于申远路以东,因长期失水,于上世纪80年代逐渐淤塞,后被市政建设掩埋。这里曾经有一条以河流命名的定水路,杨静镇还成立了定水路居委会,居委会旁边还有一所定水路小学。
除了西洋泾浜和东洋泾浜,实际上还有第三条河,名叫杨静,是杨静的港口。流经杨静镇的杨静港也被称为北洋泾浜。杨静的地名由此而来,杨静古镇也因困难而得名。
杨静港起于黄浦口,至浦东大道7号桥,向南流经桃闸、杨静镇桥、南杨泾桥,向南过杨高路9号桥,汇入华漕达,稍转向三八河,全长42公里。杨静港的支流包括定水浜、地柴浜、二塘浜和中草浜。地柴浜位于浦东地区的西部。西起杨静港,向东流经南南、仁和、朱湾、高庙村,经金桥、张桥,进入马家浜。长4公里,江面宽12米。它形成于明朝。因城中草多,故名地柴浜。
1951,水利部门全面疏浚杨静港,1969修建杨静水闸和防洪墙,加深河床。之后灌溉面积15341公顷,排水面积19343公顷,允许40吨级船舶通过,年吞吐量约23吨。
新中国成立后,杨静港流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治理后的河道焕然一新,杨静古城也焕然一新。洋泾港这条历史长河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浦东发展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