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简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身”加“心”就是仁。这是什么意思?身代表外在行为,心代表内在认知,外在行为与内在认知一致,这就是仁。我想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一分为二。他说:“知道是做的想法,而做是知道的工作;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就。"王阳明举了一个例子:"就像有人知孝而知弟,只有做到了孝,才能说他知孝而知弟。不仅仅是他知道说点孝顺的话,他就可以被称为孝顺。"
毕竟知行合一是明朝王阳明才发展起来的。当然,仅凭2000多年前“仁”字的写法,不能得出这就是“仁”字的含义。但如果换个认识,可能就近了。言行和你心里想的一致。如果你是仁者,你的行为与你心中所想不符,你的身心是分裂的。当然,身心的分裂并不能带来心理的和谐。
《论语》记载:
尤然道:“主公是不是魏军?”子贡说:“不用,我来问。”他进去就说:“伯夷是谁,舒淇是谁?”曰:“古之圣贤也。”说:“你反感吗?”他说:“求仁得仁有什么可怨的?”出,曰:“主公不可为也。”
尤然问子贡:“我们的老师会听魏军的号令去做官吗?”子贡道:“我去问问。”子贡非常聪明。他没有直接问孔子这个问题,而是问孔子:“伯夷和舒淇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说,他们是古代的圣贤。子贡又问:“他们有什么怨言吗?”子曰:“求仁何怨?”子贡出来告诉尤然:“我们老师不会为魏军做官的!”
当时保家卫国的政治形势非常微妙。在死后,他的孙子魏继承了王位。卫灵公的太子蒯因得罪了卫灵公最宠爱的妃子南子而逃到了晋国。卫灵公死后,他重新登上皇位,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先为君,于是止步于魏晋交界,盯上了君主的位置。孔子的弟子有一部分在卫国做官,魏末也有意请孔子出山。孔子的学生也想知道老师的态度。子贡很聪明。通过问孔子如何评价伯夷和舒淇,知道了孔子的态度。
博艺和舒淇是谁?他们两个是孤竹国君主的儿子,所以他们放弃了继承王位的机会,去了周文王。周文王对他们很好。死后,率兵攻打周,两人夺了的马,拼命劝杀。武王说这是一个正直的人。让他们走吧。商朝灭亡后,他们不服周朝的地位,去首阳山给自己挖野菜。他们有仇吗?孔子给了一个评价:“求仁得仁有什么好抱怨的?”他们追求的是正直,他们得到的是正直。他们能抱怨什么?
子贡知道孔子不会做官。孔子欣赏伯夷和舒淇的正直,他自己也是如此。他宁愿失去当官的机会,也不愿放弃原则。
只有以“仁”本身为目的,身心才能和谐。孔子称赞颜回:“贤则吃喝,民则不堪。如果你回来了,你不会改变你的乐趣。你若贤惠,必有回报。”孔子自己也说:“吃菜、喝水、屈臂、枕之,亦乐也。”做官没机会修仁,算了吧。做官不能修仁,为了职位而留在职位上也没必要。还不如在家种菜,下棋,过穷日子。这才是真正的身心和谐。
孔子曾说:“仁者和平。”仁者坦荡,恬淡从容,以仁为己任。在仁的过程中,个人是顺境还是逆境,成功与否,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能不能顺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子曰:“富而贵是人之所欲,无道得之,故无处。”贫穷和吝啬是人类的罪恶。如果你不按他们的方式得到他们,你就不会去。君子去仁,出名不好吗?君子无终食,则违仁,必再行。”(《论语·立人四世》)
孔子说:“财富和贵族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如果你不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它们,绅士就不会追求它们;贫穷和卑鄙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你不通过适当的方式摆脱它们,绅士是不会摆脱它们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怎么称之为君子?君子没有一个吃饭的时间去背离仁。即使在最紧急的时刻,他也必须按仁办事。即使他流离失所,他也必须坚持仁爱。"
这段话可谓一语中的,很好的说明了仁者的境界。孔子的弟子曾参明白了仁的道理,说了一句很奇妙的话。
曾子说:“士要自强不息,任重道远。认为仁是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要吗?离死不远了吧?”
曾子说:“一个学者不能没有气度和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以实现仁为己任难道不重要吗?直到死亡的那一刻才停止。不是很远吗?”
曾子的这段话很好地表达了仁爱和心灵平静的境界和魅力。
说到仁的境界,就要说孔子的宗教观了。孔子被普遍认为是无神论者,因为他说:“远离鬼神。”而且他还说,“如果你不知道生,你怎么能知道死呢?”
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首先看第一个,樊迟问道。孔子说:“我知道为人民服务,远离鬼神的意义。”
樊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你应该努力做人们喜欢的事情,尊重鬼神,但不要打扰他们。这就是智慧。
中国的鬼神都是人变的。哪个圣人照顾百姓,死后封神。所以孔子告诉樊迟什么是智慧,就是努力去做人民喜欢的事情,鬼神这样做肯定会喜欢的,所以不要麻烦他老人家自己去做,因为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不知道生,就不知道死。”比较好理解。你应该在活着的时候完成你的使命,然后再考虑死亡的意义。因为人死了,成了鬼神,还是要照顾人民,照顾后代。生死相合,不要想那么多。
孔子的最高信仰是天,每当关键或困难时,他都求助于天。比如他遇到南子,鲁兹不高兴了,就指天发誓:“天恨之,天恨之。”如果我做了什么违反规则的事,让上天拒绝我吧。颜回死得早,他很难过。他说:“哎,天没了,天也没了。”上帝,你为什么抛弃我?抛弃我。
孔子被围困在匡迪,他并不着急。
他说:“既然文王不在了,为什么文不在?日必丧斯文,逝者不与斯文;天若不亡,民将何从?”
我的意思是,周文王死后,周朝的礼乐文化不都在我身上体现了吗?如果上帝要毁灭这种文化,那我就掌握不了;如果上帝不毁灭这种文化,匡人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被宋朝司马桓追杀,弟子劝他逃跑。他说:
“天生的德性是给的,你要什么就给什么。”
上帝赋予我传承文化的使命。桓玄能把我怎么样?在《论语》的最后一章,孔子说:
“不知其命,不思君子。”
这种生活,不是别的生活,是一种命运,是上天的命令。
对于儒家来说,天道是德。当我做我想做的事情时,我实际上是在完成我的使命。我与天同在,我在心中获得一种稳定的力量。
《诗经》怎么说的?
“天降百姓,为君为师,却说他助神,宠溺四方。”
意思是:民生于天,君师为民而生。这些国王和老师的唯一责任是帮助上帝照顾人民。
这就是儒家所说的仁者和平,身心合一的最根本的力量之源。因为他们认为当他们仁慈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是在承担命运。
孔子的天命观是对周文化的突破。在周朝,天是天子的专利,只有天子才有完成它的命运。普通贵族不可能和天庭有直接关系。但是,孔子的伟大贡献,给普通贵族带来了天空。对普通人来说,我们活着的时候都能完成自己的命运。我活着是有意义的,因为我承担着命运。我想这也是每当中华民族遇到生死存亡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甘愿牺牲的最终支撑力量。当然,这种天意和天命最终会转化为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利益。正所谓“天视己及人,天听己及人。”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
只有理解了孔子的宗教观,理解了他对天的信仰,才能理解“求仁得仁”、“与人为善”、身心俱善的终极力量。
欢迎订阅连载作品:论语问:/nb/1366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