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省森林村大竹

以前经常听文艺朋友、摄影爱好者、同事说起大竹,无不赞叹它的森林覆盖率高、文化底蕴深厚、生态人文环境好。它是天然的氧吧,也是人们休憩、陶冶情操、享受夏日的天堂。

资料显示,贵州省武川县大竹村海拔1,000米以上,地理面积22.8平方公里,有700多户3600多人。全村森林面积3万多亩,森林覆盖率86%,其中葵花松近2万亩,茶叶3500亩,刺竹4000亩。

听人家说的这么好,资料看起来很吸引人,我也忍不住有看一看的冲动。5月27日,终于发生了。

早上9点,我们坐了40多分钟的公交车,终于来到了黄都和猿猴的岔路口。司机指着通往四面佛的盘山公路说:“这条路要是平了,就是大竹了。看看公路两边的山。到处都是几十年的葵花松。”

上到山顶,又有一个岔路口。左边的牌子写着丝棉,路右边的牌子写着大竹,大竹,指的是大竹自然村,现在是大竹村的核心区域。

通往大竹自然村的路两边的山都不高,每一座山都是整齐的树。这些树木主要是松树和冷杉,山脚下的少量房屋、田地和道路在林中若隐若现。

沿着右边的路,每次岔路口都向右走,沿着弯弯曲曲的水泥路,穿过茂密的树林,最后来到大竹自然村。寨门是高高的石栅栏,上面挂着“大竹”两个古色古香的大字。

大竹自然村当地人称之为大竹花园。它长、宽约2公里,坐落在一座山上,四周地势较低,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清朝雍正年间,张的祖先开始在这里生活和工作。

如今,大竹自然村有60多户人家,住在千口湾和石井两个小地名里,中间隔着一条小山脊。大部分是张氏家族成员,只有少数姓,如聂、王、何等。每栋房子都在树的怀抱中,除了乡间特有的家禽声和偶尔从树梢传来的沙沙声,极其安静。

寨子周围有参天古树,树木葱郁;中间是一个山塘,大竹人称之为“千口塘”。以千口塘为界,东面有村落,西面有张祠堂和少量土地,千口塘周围有一些古柏木。无论从远处看,还是从近处看,大竹自然村都是一个森林中的村庄。

虽然是夏天,但因为海拔高,空气清新,微风习习,站在寨子的路边,让人觉得世俗的烦恼随风而去,内心很宁静。

大竹自然村张氏家族第17代传人张文和介绍,这些树大部分是自然生长的,也有一部分是群众有选择地保留下来的,还有一部分是群众砍伐其他杂木后重新种植的。

从张氏宗亲的总体来看,从清朝雍正年间到现在,20代800多户人家,大部分因为住不下已经搬出去了,只有60多户人家住在大竹自然村。

大竹自然村的房子都是木屋,最早的日期是160,最近30年,典型的黔北民居风格,大部分是四台三室。很多房子的门外都有一个60厘米左右的屏耳门,也叫屏龙门。

有一座清代长武造的房子。前面、后面和左边都有大门。门是用很重的木质材料做的,两边有翅膀和欢乐厅。大厅里供奉着祖先神龛,房子的墙上雕刻着形状各异的镂空窗花,大厅的墙上刻着“福禄·犀首”的字样。雕刻手法精湛,窗雕构图精美,想象奇特,历史感强。

这里的人们追求和谐的文化,珍惜生态,尊重自然,这不仅可以从几栋距今110年的木房子上所绘的“和”、“威”、“桂”三个大字看出来,也可以从张祠堂内清二年立的“通神花语”石碑上的内容看出来。

当我们来到张氏宗祠,我们终于看到了“童灿华宇”的石碑。经过仔细辨认,上面的内容相当清楚:

人们常说:做人要恪守道德,孝敬父母,兄弟姐妹和睦相处。我们都期待乡村有仁义之风,邻里有仁义之风是我们的天性。不遵守家法,犯了错,小错就要受罚,大错就要被起诉。

1.如果参与议事时发生争执,宗族不追究,但有攻击性和支配性者,罚款五千便士;

2.放生火烧山森林的,将被处以1.2万元罚款;

3.卖柴的人不准卖自己的林,也不准卖别人的林;

4.放牛马害他人苗,一窝苗罚三文钱;一窝玉米,罚款四便士。罚款要上交祠堂,不得私自返还;

5.凡举报或抓到偷田里大米或山上粮食蔬菜的,奖励500元,并将小偷绑进祠堂查处;

6.砍树皮的人将被罚款两千便士;

7.把自己的山林砍下来烧圣火,会作为集体山林填进祠堂。

以上各族群应严格遵守,人人清除林中杂草,使森林繁衍生息,为子孙后代所继,使人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的山更绿,成为一个礼貌和仁慈的土地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代表团团长:张明珍

族长:张广宣

见证人:张张兴珍张寿山张德善

它成立于清朝宣彤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碑文上写有许多关于家庭管理的内容,其中有四项与山林保护有关:“对放生火烧山森林者,将处以1.2万元罚款;卖柴火,不管是不是林与人之间的山野,都不准卖。如果犯了罚款6000条;砍树皮罚款2000元;砍荒山烧火苗,这就还业填进祠堂观山。"

张文和告诉我们,这个碑是张氏十二代人立的。现在110年过去了,张人一直在遵守祖先定下的约定,保护森林,就是现在的生态环境。

在村民心中,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会在除夕、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祭拜树神,祈求平安。

张家祠堂旁的枫香DBH约1.5米,非常粗壮。是参天大树,千年树龄,挂着红布。张文和说,这是他们的树神。他们每次祭拜,都会带一个刀头,三根香,四杯酒,糖果等。,而且这种仪式是家家户户自发的。

和张文聊天得知,村里的树以冷杉和松树为主是有原因的。20世纪50年代末,为完成上级要求,大竹乡政府组织全乡劳动力砍柴炼钢。当地山上的杂树全部被砍伐,只有杉木、松柏等重要木材得到保护。村民们看到到处都是凸起的山头,非常心疼,就主动到山头上采集松子,种在那些砍下来的山头上。

“松树不容易种。都是用松子埋在土里,让它们自己生长。”70岁的老党员张说,虽然当时年纪还小,但种松树的事他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候是一个大群体,秋冬的生活方式很少。家家户户都去捡松子埋了好几年。

从民国时期开始,张姓人就在村落或村落中劳作,并不断在村落或村落中宣传张姓人“教育同川”的观念,并颁布了保护森林环境的管理办法,要求各组村民轮流爱护。任何人发现树木被砍伐或动物践踏树苗都必须向乡政府报告,从而促进了全乡林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山林地下放到一家一户,每个人都要干自己的活,没时间管自己的山林。乡里出台规定,每户每年出资10元,寨里请人专职管理山林。

110年来,在张氏人民的带领下,全村现已达到31000亩,其中松树近20000亩,大竹村先后获得“中国传统村落”、“贵州森林村”、“贵州葵花松母种采摘基地”等称号。

在张文和的带领下,我们还看到了很多松树、柏树、杉树、楠木等古树,DBH超过1米。张文和说,葵花松又名海南五针松,是松科植物。生产的松子可食用,香脆可口。每年国庆节前后,向日葵松子的收获季节,都会有外地人前来购买。30元的1斤松子增加村民收入。除了松子,大竹的林业经济收入还包括多刺竹笋和茶叶。

同一天,我们还在一座有1.6年以上历史的房子的大厅里,看到了香上的“太阳”图案。据说这个图案是张氏家族成员张大学编辑的,他只刻了香的图案。他请雕塑家历时三年雕琢而成,图案为“太阳”、“三羊开泰”、“双凤朝阳”。

张大学的弟弟张大仙就住在张大学家对面几十米的街上。看到哥哥雕刻的这些图案很好,他还请了一个雕塑家到家里,把月亮作为图案刻在了香上。但后来,因为房子被烧毁,已经不存在了。

在一栋居民楼里,我们还看到一块“永章科乡”的牌匾,是民国十二年,县长何伟给的。相传民国时期,大竹自然村曾是大竹乡政府所在地,十二祖张德山被任命为东宝。他的工作非常出色,深受人们的支持。与此同时,县令何伟送给他一块匾额,至今仍陈列在张的堂上。

大竹一日游感触颇深。这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山川相依,风景秀丽,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宣国祥摄影报道于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