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契诃夫、鲁迅、萧军简介
这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写作天赋的女人,命运悲惨。1942年10月22日她在香港去世的时候,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回宇)
简历和参考书目:
萧红(1911 . 6 . 2—1942.1.22),原名张乃英,黑龙江呼兰人。他小时候失去了母亲,从65438到0928在哈尔滨读中学。他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其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因为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的不满,他在1930离家出走,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1932年,他们与萧军生活在一起,他们结识了许多进步文人,参加过反清抗日活动。
1933年,他和肖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出版了名著《生死场》(以笔名萧红开头),萤火虫的文学世界。
1936年,为了摆脱精神上的困扰,他游历日本,在东京写了散文《孤独的生活》和长诗《沙粒》。
1940年,他随端木蕻良抵达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经坎坷在香港去世,享年31。
作品参考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肖军合著,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1935,上海荣光书店;1980,黑龙江人
“工资框架?随笔)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在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荒野的呐喊(短篇小说集)1940,第一部。
萧红散文1940,重庆大时代出版社。
鲁迅回忆(散文)1940,重庆妇女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时代出版社。
呼兰河传(小说)1941,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
手(小说)1943,桂林方圆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作品选(短篇小说)1958,人文
萧红文选1981,人文
萧军收集萧红书信笔记,1981,黑龙江人。
萧红短篇小说荀1982,黑龙江人。
萧红散文选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选)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question/6242671.html
契诃夫是19年底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趣味隽永、文风犀利的幽默讽刺作家,短篇小说大师,著名剧作家。他以杰出的讽刺和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单是天才的姐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奉行的座右铭。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洁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风格幽默,语言生动,富有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完整的典型形象来反映当时的俄罗斯社会。他的代表作《变色龙》和《陷阱中的人》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精致完美的艺术瑰宝,前者已经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牟取暴利的代名词;后者成了墨守成规者的象征,胆小怕事,害怕变化。
以下是更详细的介绍:
契诃夫,ап。(антонпавловиччехр)1860 65438+10月29日出生于罗斯托夫州塔甘罗格。祖父是一个被赎回的农奴。父亲开杂货店,1876破产,全家搬到莫斯科。然而契诃夫独自留在塔甘罗格,以做家教为生,继续学业。65438-0879进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毕业后,在兹维尼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了解生活,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65438年至1980年的俄国,反动的书刊审查制度空前严格,庸俗无聊的幽默刊物风靡一时。契诃夫经常以安东莎·契诃夫(Antonsha Chekhon)为笔名向这类杂志投稿(如《蜻蜓》和《碎片》)。短篇小说《给博学邻居的一封信》(1880)幽默小品《小说、中篇小说等最常见的小说有哪些?(1880)是他早期发表的作品。80年代中期以前,他写了大量的幽默小品和短篇小说,很多都是没什么价值的笑话和搞笑故事,但也有一些优秀的作品,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优良民主传统,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比如写那些欺软怕硬的小官(在钉子上,一个官员的死, 胜利者的胜利) .虐待弱者的士绅和领主(英国女人1883),见风使舵的奴隶骨头(变色龙1884),专制制度的捍卫者(普里西拉·贝耶夫中士1885)。 但由于生计和经验不足,他当时主要是想快一点,多产一点。1886年3月,著名作家格里戈罗维奇写信要求尊重他的才华。他深受启发,开始认真对待创作。1886写的《万卡》、《苦恼》、《渴望睡眠》,表现了作家对贫苦劳动者的深切同情。1888发表的著名中篇小说《草原》,描绘和歌颂了祖国的自然,思考了农民的命运,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命名日(1888)和公爵夫人(1889)暴露了虚伪、虚荣、庸俗的习气。这些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而受小资产阶级环境影响的契诃夫,此时却不问政治,只“想做一个自由的艺术家”,想要“最绝对的自由”。从1886开始,他一直为反动学者苏沃林出版的《新时代》撰稿。虽然他得到了评论家米哈伊洛夫斯基的建议,但他仍然与它保持着联系。1888 10契诃夫获得了普希金奖的一半。此时他已是五部短篇小说的作者(梅尔波姆尼的故事,1884;多彩的故事,1886;黑暗中,1887;幼稚的话,1887;短篇小说集,1888)。随着声誉和地位的日益提高,他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并认真思考人生的目的和创作的意义。他说:“有意识的生活,没有明确的世界观,就不是生活,而是负担,是可怕的东西。”这种思想形象在中篇小说《无聊的故事》(1889)中有所体现。
从这个时期起,契诃夫开始创作戏剧。独幕剧结婚(1890)和论烟草的危害(1886)、傻子(1888)、求婚(1888 ~ 1889)、一。剧本伊万诺夫(1887 ~ 1889)批判了80年代缺乏坚定信念、经不起生活考验的“多余人”。
从1890年4月到18年2月,体弱多病的契诃夫长途跋涉来到萨哈林岛,在这里沙皇政府安置了流放犯和流亡者,并逐一调查了那里的所有居民和“近万名囚犯和移民”。库页岛之行提高了他的思想觉悟和意境。在1891中,他在信中说:“...如果我是一名作家,我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我至少需要一点社交生活和政治生活,哪怕一点点。”他开始意识到为《新时代》写作只会给他带来“伤害”,并最终在1893与这份刊物断绝关系。他对俄国专制制度有深刻的认识,写了《萨哈林岛》(1893 ~ 1894)和《流亡》(1892),最重要的是《第六区》(1892)。这部中篇小说指责监狱般的沙皇俄国阴森可怕,同时也批判了托尔斯泰不久前曾经执迷不悟的“不要以暴制暴”的教条。列宁看后受到强烈感染,说自己“感觉糟透了”,以至于“在房间里呆不下去了”,“感觉自己好像被关在第六病房”。
从1890到1900,契诃夫去米兰、威尼斯、维也纳、巴黎疗养观光。自1892起,定居于莫斯科省谢尔普霍夫县新购买的梅里霍沃庄园。从65438年到0898年,患有严重肺结核的契诃夫搬到了雅尔塔。1901年与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员奥尔加·克尼比尔结婚。在雅尔塔,他经常会见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布宁、库普林和列维坦。
19 20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是契诃夫创作的鼎盛时期。当时,俄国解放运动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阶段。在革命阶级的鼓动下,学生和其他居民中的民主精神逐渐活跃起来。契诃夫也逐渐克服不问政治的倾向,积极参与社会活动:1892年,救助下诺夫哥罗德、沃罗涅日两省饥荒;1892至1893,参加谢尔普霍夫县抗击霍乱工作;1897参与普查工作;1898支持法国作家左拉为德雷福斯辩护的正义行动,并因此疏远了与苏沃林的关系;1902年,为抗议沙皇当局取消高尔基科学院名誉院士资格的决定,他和科罗连科放弃了1900年获得的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1903他资助被迫害的青年学生争取民主自由。他的民主立场越来越坚定,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越来越深刻,对酝酿中的革命的预感越来越清晰,逐渐从黑暗的现实中看到了一丝微弱的“火光”。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强调艺术作品要有清晰的思路(海鸥这出戏,1896);他在一系列作品中接触到了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农民》(1897)以清醒的现实主义反映了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贫困:极度贫困、愚昧落后、野蛮;《在峡谷里》(1900)也描写了农村资产阶级——富农对财富的疯狂掠夺和残酷本性。这些小说是对美化农村公社生活的民粹主义者的有力驳斥。揭露资本主义的主题也可以在《女人的王国》(1894)、《三年》(1895)中找到。《访问》(1898)表明,资本主义“魔鬼”不仅压榨工人,而且折磨工厂主后代的良心。他们意识到生活毫无意义,毫无道理,所以他们深感沮丧。话剧《万尼亚叔叔》(1897)描述了没有真正理想和严肃目标的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他们诚实无私的工作最终成为毫无意义的牺牲。《养狗的女人》(1899)以爱情为主题,揭露庸俗和虚伪,唤起读者“对浑浑噩噩、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厌恶”。《有阁楼的房子》(1896)《我的生活》(1896)否定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盛行的“琐碎”理论,批判了自由派的进步思想,认为需要“更强大、更勇敢、更快速的斗争方式”才能从日常活动中走出来。他的创作逐渐响起“不能再这样活下去了!”声音。在《陷阱人》(1898)中,揭示了80年代反动势力对社会的压制及其保守性和软弱,鞭挞了当时存在的陷阱人习气。在《醋栗》(1898)和《姚内奇》(1898)中,他描绘了一个自私而卑微的人蜷缩在个人幸福的小世界中的心灵的空虚和堕落,指出“人们需要的不是三俄尺的土地,也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自然,以及那个广阔世界中的人才。”
随着20世纪初社会运动的进一步高涨,契诃夫意识到一场强大的、席卷而来的“风暴”即将来临,社会上懒惰、冷漠、厌恶劳动等恶习将被一扫而空。他赞扬劳动,希望大家用自己的劳动为美好的未来做好准备(三姐妹,1900 ~ 1901)。《新娘》(1903),写于1905年革命前夕,表达了“洗心革面”,走向新生活的愿望。剧本《樱桃园》(1903 ~ 1904)表现了贵族的必然没落及其被新兴资产阶级取代的历史过程,同时表现了坚决告别过去、向往幸福未来的乐观主义:樱桃园伐木的斧声伴随着“新生万岁!”干杯。但由于契诃夫的思想立场始终没有超出民主的范畴,他笔下的新人并不知道创造新生活的唯一途径,他们所渴望的“新生活”始终只是一个朦胧的愿景。
1904年6月,契诃夫因病情恶化,前往德国巴登维尔治疗。他于15年7月在那里去世,遗体被运回莫斯科安葬。
契诃夫创作了一部风格独特、艺术简洁细腻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以细腻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进行真实的描述和刻画,从中展现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类小说抒情性强,表达了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将褒贬之情、欢乐与痛苦融于作品的意象体系中。他认为“天才的姐姐是简洁的”,“写作的能力就是删除拙劣文笔的能力”。他主张“客观”叙事,说“越客观,印象越深”。他信任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主张读者从形象系统中去揣摩作品的意义。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主题、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而是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契诃夫的戏剧具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抒情色彩。他的现实主义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海鸥》和《樱桃园》是他独创的艺术符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琴科和莫斯科艺术剧院(成立于1898)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在舞台节上有了很大的创新。
契诃夫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和莫泊桑一样因他的短篇小说而出名。欧美很多作家都谈到了契诃夫的创作对20世纪文学的影响。在中国,契诃夫去世后不久,《黑衣牧师》、《第六病房》等小说被译介。他的戏剧《海欧》、《万尼亚舅舅》、《三姐妹》和《樱桃园》分别由郑振铎和曹靖华于1921和1925翻译成中文。后来鲁迅艺术院在延安演出《傻子》、《求婚》、《纪念日》。瞿秋白、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都讨论过契诃夫。他的小说和戏剧几乎都有中文翻译。
“在舞台上,我们必须让一切像生活一样复杂,同时又像生活一样简单。人吃饭,只是吃饭,但这时候他们的幸福感就形成了,或者说他们的人生就毁了。”
-契诃夫
/question/1616000 . html
鲁迅[1881九月二十五日~ 1936 10十月19],中国作家、思想家、革命家。育才原名周树人,出生于浙江绍兴。出生在一个破败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到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赴日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改变民族精神。1905-1907参加革命派活动,发表《摩罗诗论》《文化偏见论》等论文。在此期间,我奉母亲和妻子朱安之命回国结婚。1909年与哥哥周作人合译《外国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和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委员,在北京大学和女子师范大学任教。1918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出版,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从1918到1926,先后创作出版小说、流浪、随笔、坟墓、随笔、诗歌、野草、随笔、热风、华盖、华盖的延续。其中,发表于192112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南下厦门大学任中文系系主任。1927 1月,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1927 10到了上海,开始和他的学生许广平一起生活。1929,儿子周海婴出生了。1930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同盟、中国左翼作家同盟、中国民权保护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到1936,创作了《历史小说集》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杂文,被收录在《姬友》、《三弦》、《二心》、《南强北动员》、《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等。鲁迅的一生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全国新报副刊[B]、芒源、语丝、奔跑、萌芽、翻译等文学期刊主编;对青年作者的热情关怀和积极培养;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引进国内外名画和木刻;收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献,编著《中国小说史略》、《中国文学史大纲》,整理《姬》,编著《会稽县旧书杂记》、勾古小说、唐宋传奇、旧小说笔记等等。1936 10 6月19在上海死于肺结核。数万上海市民自发举行公祭和葬礼,安葬在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安葬在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词。《鲁迅全集》(20卷)1938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作品的译著已编成《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著》(十卷)、《鲁迅日记》(两卷)、《鲁迅家书》,鲁迅编辑的各种古籍也陆续再版。1981年,《鲁迅全集》(16卷)出版。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相继建立了鲁迅博物馆和纪念馆。鲁迅的几十篇小说、散文、诗歌、杂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被改编成电影。
/question/3330392.html
萧军原名刘洪林。刘又名、。除了萧军,他的笔名还有三郎太、田军,萧军出生于1907,辽宁义县(今进贤县)下碾盘沟村。
1929年,萧军写了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怯懦……》,以“颜”为笔名于2004年5月10日发表在《沈阳盛京时报》上。这部小说愤怒地揭露了军阀对士兵犯下的暴行。随后萧军在《盛京时报》发表了《端阳节》、《鞭痕》、《哨声》、《孤坟畔》等小说。
1932开头,肖军到了哈尔滨。正式开始文学生涯,成为党的地下组织领导的革命文学队伍的一员。1933年秋,他和萧红联合印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取名《跋涉》。其中,萧军的小说有六部,如《孤独的婴儿》、《蜡烛心》、《桃线》、《常有的事》、《疯狂的男人》、《自卑的男人》。
1934年6月中旬离开东北老家,来到山海关。在青岛,肖军和肖红正在编辑《青岛晨报》的副刊。萧军在学校完成了他的成名作《八月的村庄》。1935年7月,萧军自费非法出版小说《八月的村庄》,立即在文坛引起轰动,奠定了萧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艺术上,八月的乡村有着鲜明的特色。首先,它以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强烈地吸引着读者。其次,在人物塑造上,萧军不仅能准确把握人物牺牲,勾勒轮廓,还擅长工笔,经常将两者结合起来描写。此外,《八月的村庄》风格古朴浑厚,弥漫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可以说是“力量”的艺术。这种艺术风格尤其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探索上。
这期间,肖军的创造力极强。《八月村》之后,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羊与河》、散文集《十月十五日绿叶的故事》和中篇小说《涓涓细流》。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萧军开始写他的代表作《第三代》。从1936的春天开始,断断续续写了近二十年,才全部写完。这部巨著以极大的气魄,全面真实地再现了旧民主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东北社会现实。
6月第二次去延安1940。从此,肖军在延安生活工作,直到1945冬末。曾任鲁迅研究会理事、“文联”分会主任、《文学月刊》主编、鲁迅文学院教师。
抗战胜利后,他在阔别12年后,于9月23日1946回到哈尔滨。肖军历任东北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院长、鲁迅文化出版社社长、《文化报》总编辑。这时,《文化日报》和《生活日报》发生了争执。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作出的《关于萧军的决定》确认了对萧军的政治迫害,从此萧军被排除在文艺界之外,失落了30年。
萧军在极其艰难的逆境中写出了《五月的矿》、《春秋吴越史》、《第三代末》等大量作品。即使在十年动乱的年代,他也没有放下笔,写了很多诗。近年来,一些重要著作如《鲁迅关于萧红给萧军的信的注释》、《萧红笔记》、《萧军近作》等相继出版。
萧军解放后写的这些作品,不仅思想更深刻,艺术也更好..近年来,萧军还出版了《萧军近作》、《萧红札记》、《鲁迅关于萧红给萧军的信的注释》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保存了宝贵的文学史料,而且是非常精美的散文艺术珍品。尤其是最后两件名为《注解》的作品,其实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粉碎“四人帮”后,党彻底平反了萧军同志,恢复了他的名誉,作出了符合历史事实的公正结论,充分肯定了他“早年投身民族解放运动,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宣传抗日救国,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汉奸政策和专政”的历史功绩,撤销了东北局1948号《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推翻了“四人帮”。
/archive/任明/mingrendangan.php?num=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