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先生

之前对陈寅恪和民国文人做过简单的了解,手稿给你参考。没有谈学习成绩,主要是关注他的性格。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者和语言学家。清华百年校史四大哲学家之一。

从1902开始,陈寅恪多次出国留学。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累了各种知识,具备了法语、德语等8种语言的阅读能力。

1925年,陈寅恪回国。这时,清华大学成立了国学研究所。"它的基本概念是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民族遗产."当时的研究所所长吴宓非常看重他,认为他是“中国最有学问的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谦虚地向人介绍:“陈老师的学问比我好。”1926年6月,年仅36岁的他与梁启超、王国维一起被招为研究院导师,被称为“清华三巨头”。当他讲课时,或者引用许多语言时,他证明了历史;或者引用一首诗来引用历史,随便说一说,但文字出处全是准确的,附带的解释更是准确的令人印象深刻。

陈寅恪晚年双目失明,但仍继续编书著书。“我不怕辛苦,经典的阵营,我就藏在这手稿里。”它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真的是惊天动地,让人落泪。"

他在1929年的王国维纪念碑题词中,首次提出了追求“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学术精神和价值取向。

他在给科学院的回信(1953 65438+2月1)中,提出了担任中科院第二历史研究所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历史研究所不崇拜马列主义,不研究政治。”第二条:“请公毛或公刘给个准证当挡箭牌。”并说:“这意味着毛公是党的最高政治权威,公刘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应该分享我的观点,从我自己开始。否则就没有学术研究了。”所以我不能就职。仍在中山大学任教。“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向我们展示了民国文人的独特品格。随着时代的混乱和时局的动荡,陈寅恪先生并没有卷入政治的血海之中,而是坚持学术独立,正如司法独立逐渐被当今社会所重视一样。那种对学术的严谨、崇敬甚至虔诚,是当今浮躁社会的人所无法企及的。

他不参与政治,但不代表他被关在象牙塔里。就是看破政治黑暗,学术救国。

他西学很深,学术背景很强,但他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坚持中国的文化标准。他一直是一个文化观念,即“一方面吸收和引进外来理论,另一方面不忘本民族的地位。”这两种对立又互补的态度,是道家的真精神,是理学的旧道,是2000年我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思想接触史。陈先生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怀总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当今民族的发展,我们应该学习历史,学习中国和西方。中西文化在这个时代激烈碰撞。文人中有顽固主张西学的胡适,有坚持国学近乎偏执的辜鸿铭,有提炼两者的陈寅恪。他那种承上启下、贯通中西的气度,实在令人惊叹。

民国文人在历史遗留和时代发展中充满矛盾,近乎悲剧。同时,他们也为后人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以自己为实验品,完成了痛苦的自我蜕变。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民国文人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文人,也是冲到时代前沿的思想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