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和“金陵八怪”是什么?

1.著名的“扬州八怪”有哪些人?

“扬州八怪”指的是哪些画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八,有人说是八以上;有人说这八个,有人说另外八个。根据各种著述,有十五人之多。由于李毓芬的《欧波罗氏书画概论》是最早、最完整的“八怪”记载,所以大多数人还是以清末李毓芬提出的八怪为准。即:王、郑燮、高翔、金农、李毅、黄慎、李、。至于其他一些人提到的画家,如华严、闵贞、高、李冕、陈转、边守民、杨法等。,也可以因为画风相似而合并。因为“八”这个字可以当作形容词,也可以当作除数。

“扬州八怪”学识广博,擅长诗词。人生大半辈子坎坷,最终走上了卖画为生的道路。他们虽然卖画,但以画寄情,在书画艺术上有更高的追求,不愿意流入普通画家的行列。他们的学识、阅历、艺术修养、深厚的功力以及对创新理念的艺术追求,都不同于一般的画家。他们达到了新思想、新构图、新技法的境界,创造了新一代的画风,为中国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其中文人画从唐宋开始兴盛,逐渐丰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这是中国绘画的骄傲。自明清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许多绘画流派,各具特色。以“四王”为首的虞山、娄东一派影响最大,而在扬州,则形成了以金农、郑燮为首的“扬州八怪”画风。这些画家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画传统,但在继承传统和创作方法上有不同的看法。虞山、娄东等画派,强调临摹和向古人学习,以遵守古法为原则,以强化古法为己任,以“正宗”自居。他们的创作方法,正如“正宗”画家王辉所说,是“以元人的直墨作画,运宋人的山川山谷,擦亮唐人的神韵,是一大成就”。他们因循古人,亦步亦趋,作品多是对古代大师的模仿(当然也有仿古创作),形成了僵化的局面,束缚了画家的手脚。“扬州八怪”也尊重传统,但与“正宗”不同。他们继承了石涛、徐渭、朱耷等人的创作方法。,并没有照搬古代的法律。例如,郑板桥崇拜石涛,他向石涛学习。他也“留了一半,学了一半,永远学不全”。

石涛对“扬州八怪”艺术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他提出“师法自然”、“用我之法”,反对“泥化”,要求画家在自然中吸收创作素材,强调作品要有强烈的个性。他认为“古人不忍我面;古代人的心脏进不了我的肠胃。我自发地感到我的心,露出我的眉毛。”石涛的绘画思想为“扬州八怪”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应用于实践。《扬州八怪》从自然中发掘灵感,从生活中寻找题材,自己写书,不甘于和别人一样,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人们往往把自己稀罕的东西视为怪异,所以对“八怪”抒发内心、驰骋自如的作品感到奇怪,称之为怪异。也有一些画家习惯了传统。他们认为“八怪”的画超出了法度,于是贬低八怪,说他们是偏师,属于异端,说他们“标新立异,只盛行于百里”。崇拜者称赞其作品笔法豪放,摆脱了成法和古法的束缚,打破了当时的僵化局面,给中国绘画带来了新的活力,影响和哺育了后来的赵、吴昌硕、齐白石等艺术家。

2.“扬州八怪”在哪里?

“扬州八怪”究竟在哪里,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他们很奇怪,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奇怪。八怪自己也经历过坎坷。他们充满了不公和无限的愤怒,对贫困阶层深表同情。他们以知识分子敏锐的洞察力和善良的同情心,攻击丑恶的事物和人,无论是在诗歌中,还是在书画中。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但也并不少见。人们很自然地会把它当作“奇怪”来对待。但他们的日常行为并没有超出当时伦理道德的范围,也没有像晋代文人那样放纵——装傻,哭笑不得。他们与官员和名人交流,参加诗歌招待会,行为举止像正常人一样。所以,从他们的生活行为来认定他们的“怪异”是不合理的。现在我们只能在他们的作品中研究他们。

八怪不想走别人已经开始的路,想另辟蹊径。他们要创作“举天露地之文,震雷雨之词,咒鬼之词,古无今画”来自立门户,就是要与古人不同,不随俗,风格独到。他们的作品违背了人们的欣赏习惯,让人觉得新奇,所以觉得有点“奇怪”。就像郑燮自己说的,“写字是独一无二的,字画是一般人不愿意赞美的。唐朝有自己的国家,老百姓笑我是板桥怪。”当时人们对它们的评价不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偏离了“正宗”,这也解释了它们被称为“怪”的主要原因。扬州八怪画家突破了“本真”的束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和发挥,用一生的时间试图创造一种新的画风。

、、、、、、、

金陵八甲

在“新安画派”风靡安徽的同时,南京聚集了一批画家遗民。他们躲在深山里,与诗画和谐地歌唱。虽然他们的风格不同,但他们有相似的艺术兴趣。其中,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红、叶欣、胡艺、谢逊被称为“金陵八子”,龚贤为八子。

□龚贤(1619-1689),江苏昆山人,名半千,又名叶仪。早年漂泊,晚年隐居南京清凉山,靠卖画课为生,生活清贫。他以山水为主,师从董源、米尔、真武、沈周,同时注重写生。山水大多描写南京周边风光,刻意表现丰富美丽的湖光山色。他善于用墨,继承和发展了宋人的“积墨法”。大部分的岩石和树木都经过多次染色和摩擦,墨色丰富,对比强烈。被称为“黑锣”,如南京博物馆收藏的《千岩千河》卷。除此之外,他还有一种画风叫“白公”,整幅画纯干笔淡墨,只有少量浓墨重彩和苔点,显得清丽淡雅,美不胜收,如故宫博物院藏《木叶丹黄图》轴。直接借鉴的有王毅、刘瑾等。王珏,字安杰,浙江修水人,是《芥园列传》主编龚贤的弟子,山水重墨,近龚贤。刘瑾,本名龚汉,金陵人,曾就读于巩县。他的风景令人印象深刻。

□樊圻(1616-1694,健在),江宁人。山水画出自董、居、黄、王、刘松年之手,笔法工笔,画风飘逸。传世代表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柳村渔乐图》。

□吴红,字,号西江外师,祖籍江西金溪,现居金陵。宋元山水宗法制的特点是笔法雄浑,气势磅礴,画风粗放。故宫博物院藏的《江山图》一卷是他的传世之作。

□高岑,杭州魏人,现居江宁。一开始在同里跟七个和尚学画,后来就随心所欲了。风景有两种:粗糙的和精细的。粗粗的毛笔接近沈周,如故宫博物院中的山水卷。细笔画常见,如故宫博物院的青绿山水轴,天津美术馆的松创瀑布轴。

——邹喆,字卢芳,善山水,花。《画史》记载他的画“古朴典雅”,但传世之作却以威严与气魄取胜,如南京博物院藏《宋涂画》轴。

□叶欣,本名慕容,华亭人,现居金陵。山水擅长布局,用笔轻薄,墨色淡。故宫博物院有《中涂山》卷和《山水》卷。

□胡瑶,字石公,金陵人。工业景观,花鸟。山川辽阔苍劲,花鸟工整,有宋人之意。传世作品很少,比如故宫博物院的《虫书》,上海博物馆的《西山隐逸图》。

□谢逊,本名,溧水人。工业景观,花卉。有许多美丽的景观,如故宫博物院的“绿色景观”轴。花卉受到鲁直的影响,故宫博物院的《莲花》画册是其代表作。

与此同时,以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著称的陈卓、有“云派”遗风的陆□、不落俗套的以及姚云载、盛丹、吴丹、等也时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