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魅力的重庆梁平年画
梁平年画是汉族古老的民间艺术,属于调色木刻版画。起源于明末,被誉为“四川三大年画”(绵竹、梁平、夹江)之一。与梁平竹帘、梁山灯戏并称“梁平三绝”。曾被誉为川东一枝奇葩,2000年被评为巴蜀十大曲艺之一。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梁平年画是拼色木刻版画,被誉为“四川三大年画”(绵竹、梁平、夹江)之一。梁平的年画表现浪漫,画面饱满凝练,造型简单粗犷,表现生动,构图完整,对比强烈。它们以驱邪、纳福、庆吉祥和历史故事为主题,极具艺术价值。与梁平竹帘、梁山灯戏并称“梁平三绝”。曾被誉为川东一枝奇葩,2000年被评为巴蜀十大曲艺之一。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追根溯源
梁平的年画起源于清初。到了清代,梁平木刻年画已经“名扬京城”,畅销东南亚。20世纪三四十年代,被苏联、美国、法国的博物馆收藏,蜚声海内外。20世纪末,传统的梁平木版年画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三峡民间美术》、《民间年画》等大型绘本。
“闲在屏城的朱老师,在官方绿单上又有了新的黄颜色,在北京省更有名气了。”这首竹枝词讲的是清代梁平年画的鼎盛时期。民国初年,梁平县有30多个作坊,从业人员数百人。年画从单色发展到多版彩色套印,并在此基础上手绘而成。工艺由简到繁,品种不断丰富,成为中国著名的年画产地之一。
从1913到1934,梁平年画进入鼎盛时期,每年生产上百万幅,不仅满足了当地农民的年货需求,还远销沙市、宜昌、武汉、汉中、贵阳等地。随着历史的变迁,梁平年画逐渐没落,手工作坊在1958停产。
早在明清时期,该县平金、袁遗两镇就有二三十家手工年画作坊,各占两镇街道的一半,被称为“半刷房街”,多年来制作不同规格的年画。从1913到1934,梁平的年画达到了顶峰。每年出画数百万张,不仅满足了当地农民的年货需求,还通过水陆运输远销沙市、宜昌、武汉、汉中、贵阳等地。据《梁平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在宜昌、沙市、汉口等地均有分支。梁平年画在历史上曾有过“黄金时代”,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因战乱销量一度低迷。
民国初年,梁平年画已在四川、陕西、湖北、河南、湖南、云南、贵州等省及东南亚地区销售。当时汉口年画的经纪人也邮寄到了德国。抗战时期,美国盟军在梁平修建机场,梁平年画被建设者和飞行员带到苏联、美国、法国,赞叹不已,争相收藏。
作文
梁平年画构图饱满凝练,疏与密、虚与实、静与动对称。有些门神一般会在两边的下角随机添加一到五个孩子,整个画面看起来稳重均衡。“英雄无项,美女无肩,文人如钉,武夫如弓”。梁平年画中的人物古朴典雅,表情生动。特别是门神画人物,夸张头部突出五官,尽可能缩短下肢,全身只有三四个头长。
画家翻开人物肖像,五官的形状是独特的;两只黑眼睛中间距离很近,看似“眼对眼”,但眼神炯炯有神,让人物特别有力量;再者,在人物的五官中,如眉毛或眼睛的上缘、太阳穴的内侧,用手绘的大笔画去触摸黑块,同时在两者的下缘或外侧画几条平行的墨线。这种粗而密的线条和面的组合,形成了一种对比强烈、节奏鲜明的立体中间色调。
民间工匠在处理鼻子时,一般会像木杵一样,用特制的上小下大的鼻子轮廓板,在面部中央印上墨线,然后以此为基础逐一画出五官,再在脸颊下部涂上两条红线。这是梁平木版年画独有的艺术特色。通常,民间艺人在脸上叠印肉色或白色粉末后,在未干之前,用钢笔涂上两道红色,或者干脆用手指书写,蘸上赭石红色再蘸上一点白酒,迅速擦掉。
这样脸部的整张图片色彩在强烈对比下依然可以清晰的跳出来。特别是在门神的绘画中,神的威严形象十分滑稽、生活化,喜庆祥和的气氛与日俱增。梁平细致的面部刻画和生动的椭圆形腮红处理,与雕版印刷的规整形成对比。它们诙谐、幽默、有趣,在中国民间年画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