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名作《铜鼓赋》中的铜鼓在哪里?——闲读《随缘诗》(260)
嘿,嘿,声音是k不ng k不ng。描述敲石头的声音。
陈冰指的是乾隆元年,1736。那一年,袁枚20岁。
广东,清代指两广,广东之地。后指广东。
金枝(音hóng),(1677 —1740),字方振,字德善。打着白旗的汉军将士。原籍山东邓州。历任广昌知府,雍正初,升太原知府。后升任法官、公使、广西巡抚。乾隆元年(1736),召刑部侍郎。因为他离任时借了几千块公款,被继任者瓦解,免职,交由部里审议。原谅罪过,待在家里。乾隆五年春去世,享年63岁。
陈佳指乾隆四十九年,1784。袁枚69岁。
《铜鼓赋》,袁枚的骈文。
漓江、西江(珠江上游干流)支流桂江上游的总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起于兴安榕江镇入海口,与古运河灵渠相连,经灵川县,止于平乐县平乐镇北部恭城河,全长164km。平乐镇以下简称桂江。河水继续向南流向梧州,汇入西江。
宋代官方书目《崇文穆宗》。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翰林学士张观、李殊、宋祁奉命整理三馆、秘阁藏书,并进行辑佚。不久,翰林学士王、聂、郭振、绰、、欧阳修等奉命更正。历七年至元年七月,撰60卷,元年十二月(1041),由翰林学士王发挥,赐名《崇文目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书目,共66卷(遗书是采访后入目录),按四部四十五类。收录经典3445部,30669卷。南宋时书目还不是很普及,各种书记载的卷数不一。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范钦天逸阁有此书目收藏。清康熙年间,朱彝尊抄录《天一阁集》,使目录学重现于世。
西朝,意为盛世王朝;使王朝繁荣昌盛。出自宋《何翰林曾学士书》:“兄弟相向,是天下之荣;卢伟升天也是Xi晁的故事。”
闲话
去过广西,参加过苗寨旅游的人,一般都见过铜鼓。去过云南的,民族风情旅游项目里经常能看到。记得第一次去广西,第一次看到。乍一看,我还以为是青铜园凳。后来导游说是“铜鼓”,才知道是少数民族最珍贵最神圣的东西。还好没想到,就坐上去了。
袁枚的少年成名,名扬天下,始于一篇《赋论铜鼓》。乾隆元年(1736),20岁的袁枚从杭州老家来到桂林,到当时在广西巡抚幕府任职的叔叔袁弘处寻找出路。袁弘不太欢迎这个远道而来的侄子。他自己没有名气,只是做个荧屏客串谋生。他该如何帮助自己的侄子走上致富之路?幸而金鸡见袁枚举止大方,对答如流,便想考考这位有名的神童,于是以雍正八年在桂平县铜鼓滩得来的铜鼓,在巡抚衙门八桂厅写了一篇名为《铜鼓赋》的文章。袁枚笔写千言,文采飞扬,满堂喝彩。金一党很快将这篇文章作为《文艺》第一篇收入广西省志。后来又专门折奏,推荐袁枚参加“博学字”考试,并赠送120两银子,派人护送他到京城,使袁枚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参与者,成为京城的文星。
袁枚《铜鼓赋》序以华丽的文字和精细的手法,描述了金姬得了铜鼓,“留下来,用门下守军”的大概情况:“铜鼓匠得汉交趾所得,而武侯擒孟获遗。然而,遥远的岁月过去了,星星变了,到处都是山。谁能再听钟声,泗水依旧,古鼎不再执。这是神明的眷顾,必须传给别人,也是道德的熏蒸,而且是请了吴锐之后才有的。大中程德山公瑾先生,三江木德,百越明仁,福运随银瓮绿,金船风雨紫,故耕者得前,渔者得复。一进大门,赵宇就变得吉祥。一个留守,军门用。”在序言中,袁枚谈到了铜鼓的来历,一个是汉朝富博将军马援缴获的战利品,一个是诸葛亮俘获孟获的遗产。袁枚的说法是古代对铜鼓起源的记载。事实上,随着上世纪初西方学者对铜鼓的研究以及随后的考古发掘,铜鼓的使用时间远早于汉代,并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频繁出土。关于铜鼓的起源,迄今为止,专家们众说纷纭。大多数人认为铜鼓是由铜釜(古代炊具)发展而来的。因为原始铜鼓的形制与铜釜特别相似,而且云南楚雄万家坝近年出土的早期铜鼓上有烟灰的痕迹。有人认为铜鼓是由皮鼓演变而来的。由于南方气候潮湿多雨,皮鼓容易受潮发霉,导致失去原有的乐器效果,所以人们用铜鼓代替皮鼓。
袁枚的《铜鼓赋》是一篇骈文。铜鼓的形象用华丽的文字描述,如“其形如坐墩,面如博局,苍岭分沙,切玉腹左右,脐内,空腰微束。”说起铜鼓的颜色和纹饰,“潮流胜于秦岑,花纹胜于墨绿。”“其色为罗丹仙甲,敖贝成风;花如绣品,但若奢华,线条笔直,依然垂直。从远处看,如果朱筠在宝鼎;近看,若青羽重。”形容它的声音,“它的声音是音,它是韵。”先霜编钟,雷打地动,汉宫打瓦,屋尘飞,秦铎驱山,草木知震,机明于地,隐隐约约唱于仙阁;它像一条鲸鱼,离天空很近。“从上面的引语中,我们不得不佩服袁枚的文史功底和写作能力。这篇《铜鼓赋》不仅是用笔写的,也是照本宣科的。现在的文史类教授未必能把字念得准确无误,通篇没有错误。有些不了解袁枚的人,总觉得他的诗虽然有灵性的品质,但是很肤浅,认为袁枚郎有才子之名。如果你读过他20岁被勒令当场完成的《铜鼓上的傅》,这种错觉一定没有了。
关于袁枚在广西巡抚衙门看到的铜鼓,有一个故事。雍正八年(1730),金鸡撰《铜鼓录》,其中记载铜鼓形制为:“铜鼓高一尺六寸,略减,面径二尺六寸。周三,它的直径略有下降,只有六英尺九英寸多,底部和表面一样空无一物。癞蛤蟆叠于面,大小六,重十二,意为法与吕相合,应如十二月之盈与亏。中间边缘还有12条圆形线,密密相间,且都很细,形状各异。旁边有两个像环一样的耳朵,是用来舔的。全身都是完整的,一点都不缺,好像还有人管。”嘉庆年间,广西巡抚谢启坤在府衙修建了一座铜鼓楼,专门用来存放存放在金杯中的铜鼓。但谢其坤之后,铜鼓楼逐渐荒废。道光十六年(1836),梁章钜为两广总督。从谢启坤到梁章钜,间隔35年,其间换了16任省长。铜鼓楼只能默默的废弃在总督府的东南角。梁章钜起初不知道铜鼓楼的存在,但后来他通过翻他的野心知道了它。梁章钜对这座建筑的默默无闻感到遗憾,决定重建铜鼓楼。此时已在道光十七年(1837),与金姬合集已逾百年。又看了铜鼓,却发现一个变化:“但金书前的鼓上说四周叠着六只蟾蜍,数目是十二只,意思是法与鲁同生。现在仔细检查,只有六只蟾蜍,每只都有四只脚,而且没有重叠的迹象。”根据他们的描述,根据专家的研究,金枝描述的鼓属于灵山型,而梁章钜描述的鼓属于冷水铜鼓。可见铜鼓楼中的铜鼓已被后人所取代。
从这个故事中,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则新闻。2002年6月10日至2010年3月,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原馆长小源利用职务之便,持事先准备好的全套钥匙(三把钥匙分别由三人保管)开门进入绘画库,将张大千、齐白石等画家的作品提前临摹143幅,盗为己有。2004年至2011年间,小源先后将125件书画作品委托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浙江艺通拍卖公司进行拍卖,总成交价3400余万元。其余18件未售出书画作品被查封,鉴定价值约7600万元。2015案后,小源被广州中院判处10。2017死于狱中。
所以,广西巡抚衙门的铜鼓与广州美院的书画名家联系在一起,还是那句老话:无论宝藏存放在哪里,都会有人觊觎,意图据为己有,但克服贪婪只靠人的自律往往是靠不住的,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