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关于东莞的评论,感觉越来越不敢去了。东莞的公安就那么值得专门出书吗?这真的是东方的巴格达吗?

东莞立下“军令状”确保关彝安全。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东莞被形象地称为“创业热土、生活天堂”。当你踏上这片土地,你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年轻与活力,被它向上的精神所吸引。

从一个农业县到一个地级市,东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7年,东莞GDP突破3000亿,正式进入GDP“3000亿俱乐部”。而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是这一成就的基本保障。

促进文明也植根于公平和公正法律环境的基石。东莞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落实“依法治市”,构建公平公正法治环境的决心。

东莞的法制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广泛细致的法制宣传,温柔细雨的法制教育,文明公正的执法作风,痛定思痛的执法宗旨。

城市公共安全从社区开始。

住在程楠和盛社区的刘鹏举现在睡得安稳多了,因为他的出租屋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他的社区被选为该市第一批安全社区。

刘鹏举感慨地说,自从他开始创建安全社区以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他的社区都有警察或保安巡逻,出租屋安装了摄像头,整个社区的治安环境明显改善。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治安做好了,整个社会的治安就会更好,就像一个人一样。如果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不被控制,那个人自然会健康。”一位“老警察”形象地说。创建安全社区活动也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防范工作的有效载体。

今年年初,市政府向市民做出承诺:今年将创建100个平安社区,新建120个社区警务室;四年内,全市597个社区90%创建为安全社区,创建安全社区被列为市政府今年“十件实事”之首。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警务室507个,促进了警力下沉,使全市基层队一线警力达到8318人,占总警力的88.3%。

同时,东莞还成立了国内首个外来人口管理机构(正厅级)——万信市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局,全方位关心万信人,为他们提供服务。

建立确保关彝安全的“军事秩序”

要建设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城市,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2006年,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东莞坚决“亮剑”整治治安,市委市政府立下“军令状”:年底社会治安没有明显好转,要向全市人民道歉。全市立即掀起了整治社会治安的高潮。“铁腕”、“粤安”、“秋风”、“飓风”、“岳影”、“治摩风暴”等行动一波接一波。2006年底,媒体调查显示,86%的市民对社会保障感到满意,东莞市委市政府兑现了承诺。2007年,东莞的社会治安进一步改善。

“打黄,东莞必须高调!在打击方式上,要坚持重拳出击和精确打击并重。”在今年年初的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强调。

据了解,我市社会毒品预防教育也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万基吸毒人数月均为155人,占月均总人数的13%,与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9%。2006年至2007年,全市共侦破毒品案件469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465人,摧毁贩毒团伙85个,毒品合成作坊3个,毒品加工作坊7个,缴获毒品25公斤,冰毒116公斤(含冰毒片)。

同时,我市禁毒戒毒的力度和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全市有两个收治吸毒人员的门诊,已收治吸毒人员421人。此外,化学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得到显著加强。

据市政法委负责人介绍,东莞以“无毒社区”为创建载体,推动实施综合禁毒措施。仅2006年就有14个优秀“无毒社区”和1个无毒社区受到表彰。

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法律援助服务。

“老板说不交身份证就不能上班。这样可以吗?”

“这是不行的。任何人都无权随意扣留公民的身份证。建议你先和工厂负责人协商,有需要再联系我们。”

这是东莞法律援助热线“12348”的记录。热线每天接到20多个关于法律咨询的电话,全年接到的此类电话超过8000个。

东莞近1000万人口中,大部分是外来人口。由于文化素质低,法律知识匮乏,他们对法律援助的需求越来越重。据悉,早在1999,我市就开通了法律服务热线,当时的号码是2490148。2003年4月,为方便市民记忆和拨打,东莞着手建立“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由市法律援助办公室接听和解答。其中,2006-2007年法律咨询热线“12348”接听13073人次,日均电话19人次,平均接通率100%。多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制度等方面给予了全面支持和充分保障。

1999 65438+2月,我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法律援助办法》,这是广东省地级市人大通过的第一部关于法律援助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财政拨款从最初的654.38+0.9万元增加到458.8万元,为东莞法律援助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市法律援助办依托当地司法所,在全市32个镇(街道)设立了法律援助办公室。法律援助热线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法律服务,为百姓排忧解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此外,市普法办还组织“送法到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建立“东莞普法网”,开展“城市暖流”活动,同时在普法普及、行政执法、公正司法、依法治理、法律监督等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制定政策保护见义勇为者。

“东莞只有1万多警力。10000以上的人口很难管理。但是,警力是有限的,人民的力量却是无穷的。东莞要积极探索动员社会力量抓治安的机制,真正形成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的局面,让广大群众关心这个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动员更多力量参与治安防范,刘志庚提出。

近两年来,为实现社会治安和社会管理的局面,东莞市积极筹建东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起草了《东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章程》和《东莞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办法》,对获得我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的人员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奖励。

今年年初,有关部门还出台了《关于允许被评为“东莞好市民”的新万仞入户的实施意见》,为符合条件的新万仞办理了入户手续。

刘志庚还表示,将把见义勇为做好事的新万仞纳入政府医保,政府为见义勇为好起来的人报销医疗费用,让他们享受经济待遇、政治荣誉和社会地位。

相关链接

等红绿灯的市民越来越多。

闯红灯的人并不少见。

红灯停,绿灯行,按信号灯行驶,遵守交通规则。如今,在东莞的各大路口,遵守交通秩序已经逐渐成为东莞市民的出行习惯,而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背后,有一堂难忘的“教育课”。

冼明现在是程楠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员工。三年前,他来到东莞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东莞交通秩序的改变已经影响到了西安阿明的命运。他说,三年来,由于事业的需要,东莞32个镇(街道)都跑遍了。过去,有许多人闯红灯和过马路。行人不让机动车,机动车也不给行人让路。人和车经常打架。

文明公民越来越多。

“红灯亮了,东莞交警提醒注意安全。绿灯亮了,东莞祝你一路顺风。”如今,带语音提示的交通信号系统已经上岗。随着东莞交通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的不断投入,市民的交通意识不断提高。

“现在走在街上,很多重要路口都能看到执法人员在执勤。行人和机动车抢道的现象越来越少,自觉等红绿灯的人也越来越多。”严明说。行人和机动车各走各的路,交通顺畅多了,整个城市看起来也舒服多了。

市公安局副局长卢伟琪多次走上街头劝告行人。关于改变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卢伟琪认为,行人良好的交通习惯需要交警部门更多的帮助。

这些年来,东莞在交通安全宣传方面确实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制定了《东莞市交通安全宣传量化考核标准》,从机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五步走工作等方面对各镇街的宣传工作进行考核;同时,紧密结合全市“三有序”活动,组织民警深入校园开展“公交礼让有序”宣传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企业、社区、乡村等单位开展讲座,在城市公交、客运出租行业开展以“倡导文明驾驶,构建和谐交通”为主题的宣讲活动。

关于创建文明城市的思考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陈波:

为见义勇为者办理手续,为见义勇为者办理手续,可以在医疗等方面提供帮助,让见义勇为的市民没有后顾之忧。这是一件对整个社会都有意义的好事。

点评:走进勇敢新万仞之家,体现了东莞城市的包容精神,也是城市文明的一种体现。

市公安局副局长卢伟琪:

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东莞的机动车违章现象已经很少了,遵守交通秩序的人越来越多,整体交通环境明显改善。

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警方仍然部署了大量警力充实道路。现在人多的路口都有交警执勤。我们特别要求每一位执勤交警都要严格管理,加强教育。

点评: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庞大的人口也给东莞的交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通过长期的持续努力,东莞的交通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市民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李灿林:

“东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采取多种措施筹集见义勇为行为专项资金,降低奖励门槛,拓宽奖励范围,加大奖励力度,使见义勇为行为基金真正发挥作用。几乎每次见义勇为行为奖金发放都得到了媒体的大力支持,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点评:见义勇为基金没有让英雄的血白流,这也是东莞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关爱,体现了全市的关爱。

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唐:

如今,越来越多的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秩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交通事故四项指标的下降也得益于这种改善。

点评: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东莞交警将继续加强对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劝导和管理,让良好的交通习惯得以延续。

法律大事记摘录

1 1999开通了法律服务热线(2490148),并于2003年4月建立了“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

2 1999 12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法律援助办法》,这是广东省地级市人大通过的第一部关于法律援助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 2006年、2007年承办刑事指定辩护案件3782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1532件,接待来访13481人,为困难群众节约法律服务费15942万元,保持办案零投诉。

2006年,东莞“亮剑”整治治安,年底立下改善治安的“军令状”。

5 2006年2月27日,65438+,东莞见义勇为基金会正式成立。

2007年万基吸毒人数月均为155人,占月均总人数的13%,比2006年同期下降了49%。

7、2007年6月,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东莞市万信人民服务管理局。

8 2008年3月,在全市政法工作暨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刘志庚首次提出解决见义勇为人员入户问题。4月21日,经东莞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允许被市综治委评为“东莞好市民”的新东莞人进入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