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紧急联系人”是谁?

“紧急联系人”的变更

文字/人物速写本?无枝的

就在岁月静好的时候,同事突然接到催债电话,吓得直哆嗦。

仔细一问,原来欠债的人不是她,而是一个她几乎不记得的人。她只是她申请信用卡时填写的“紧急联系人”。她一脸茫然!

把她列为“紧急联系人”的债务人是谁?经过一番摸索,原来是她一个前女友的前男友。她说他们只见过一次面。

一个

通常我们在办理信用卡和就业手续时,都会涉及到填写“紧急联系人”。

从字面上看,“紧急联系人”并不是强调我们与这个人的密切关系,它的潜台词是:当我们失去联系时,不仅要联系这个“紧急联系人”,而且这个“紧急联系人”还能有效地联系到我们,甚至他可能面临接收和处理我们出事的消息。

所以“紧急联系人”自然要填我们亲近的人。就像那位同事的朋友,只能填八笔才能成行的人,显然是想在紧急情况下悄悄“失联”,或者避免自己的密友被紧急联系的尴尬或困境。

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问了身边的朋友,他们都没有把“紧急联系人”填谁的问题看得太重。

“好像是你。”

“填我另一个手机号。”

“好像是前女友。顺利记住电话号码。”

“我表哥,他也在深圳。”

“我妹妹住在一起。”

“好像是我妈填的,我不记得我爸的号码,我也懒得翻通讯录。”

“没意义,打开通讯录,手指一划,画谁填谁。”

……

在受访者中,大多填写了曾经共同生活或现在有亲密空间的人,一般认为填写这种“紧急联系人”几乎没有意义。正因如此,大家填的心态都很佛教,创造了一些“抽奖”“抽奖”的填姿。

有意思的是,填父母的人好像不多。可能都是不想打扰父母生活的人吧。

每一次跳槽,我都深刻感受到两点:第一,要熟悉同事,名字,长相,技能等。,就像我在看小说的时候对人物很熟悉,有时候刚把人物谱系理顺,又要换一个新的。朋友说,可能这更像是打游戏,我自己也得弄个角色。

此外,入职前要填写好登记表:从学生时代一遍一遍回顾自己的过去,思考自己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判断自己的气质是沉稳还是热情,再数一遍自己剩下的亲人,他们今年多大,电话是多少,考虑这一轮的“紧急联系人”应该是谁。

潦草地写下这些信息并不需要太多麻烦,按要求用“正楷”写就可以了。当你慢下来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丝悲伤。

我在就业登记表上填写的“紧急联系人”应该是毕业后就没变过的。但是,每次填完或者填完之后,我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想到另一件事: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我自己联系谁?

第一,在电话通讯录还能翻的时候,谁能自然打电话?谁认为对方也愿意被“打扰”?有哪些不熟,但“打断”一次不要紧,甚至可能很开心的人?我想了想,最后决定:我还是给我妈打个电话吧。半个月没打招呼了。

如今,随着网络即时通讯的发展,人们打电话的习惯正逐渐被淡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不喜欢电话铃声了。销售电话响了没关系。挂了吧。如果一个没有经常联系的人突然打来电话,看着名字,第一反应就是想“怎么了”,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有一阵紧张和烦躁,哪怕是亲人的电话。

网上即时通讯不是即时的,但其实是一个很可控的东西,可以秒回电话,忙,没看到,昨晚睡得早,这段时间很少开机,甚至可以被对方打开进行好友验证。简而言之,你可以在想思考或者应该思考的时候自由停顿。

设身处地为我想想,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很少轻易给人打电话。直到后来被一个热衷于电话交流的朋友教训了一顿,我才稍微有所改变。

那手机关机了怎么办?换句话说,我们记住了多少电话号码?

在这个“云化”记忆的时代,人们疏于记忆,习惯性地“××”。在某个群体中,甚至有人以“××一瞬间”的理论来争论、打耳光。别说你记不住你亲戚朋友的电话号码,你连你的小号包括大号都记不住,甚至连你的地址和路号都记不住。你只知道一个地铁A出口左转,在红绿灯第二个路口直行,必要的时候要开手机...

当然,这不一定是记忆力下降。毕竟生活习惯变了,不记得也不会影响生活。

思考这些变化并没有批评什么的意思,只是让我想起了过去的日子: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本纸质的“电话簿”,上面有成排的姓名、座机、手机、地址和邮政编码...因为不便携,很多数字可以随时记在脑子里。我还记得家乡的邮政编码,这是我目前唯一记得的邮政编码。

在这样的电话簿里,排名并不重要,也没有“紧急联系人”。那时候人年轻,没什么急事;就算要联系人,也不用走很久。你随时可以下楼喊,或者直接敲门,遇到你或者你当时的“紧急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