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个人简介

1999 11获得湖北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

2001 65438+2月获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

2002年6月5438+065438+10月,论文《词的独特风格——唐宓独木桥》获浙江大学东施文史哲研究基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2年2月获浙江大学光华奖学金。

2003年6月获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博士论文《文化版图的重组与文学命运的重构——宋文坛的历史文化考察》被浙江大学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并参加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

论文《杜南前后岭南文人的不同心态与环境变迁》获厦门市第六届社会科学奖三等奖。自1999以来,发表了以下论文:

1,系统发展与重构——评刘《李商隐诗歌研究》:江淮论坛1999 2。

2.尊词与辨体--宋词独特风格形成中的一对矛盾因素。《湖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本文摘自《高校文科学报》2000年第4期学术文摘)。

3.《宋词分期研究述评》,收录于《词学年鉴》(1995—1996),武汉出版社,2000年3月。

4.一部别开生面的破代词思想史--评《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5.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理论提升与人文关怀——评俞树成《中国书评》(2001)、《中国韵文杂志》(2001)(与尚先生合著)。

6.花间词中的爱情与民俗风情--刘过爱情词初探。中国韵文杂志,第2期,2001。

7.评刘尊明《中国书评》,2002年第6期。

8.“词的一种独特风格——唐宓《廊桥遗梦》考证”,《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3期。

9.《唐宓独木桥》一词的独特风格考辨及《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9期全文复印。

10,《金元词通论评析》《宋代文学研究年鉴》,武汉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11。《唐诗风骨>引论》,《中国诗学》(第七辑),姜茵、张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6月。

12,《东坡词考误集》,《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

13,《佛教因缘与杜南学者的文学创作》,《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与美国印第安纳州东亚系助理教授LARA I INGEMAN合作撰写),本文全文转载于2003年第8期,也是《高校文科学报》2003年第3期和《中国社会科学》的文摘。

14,庄绰、林纪中、郭寅、曹勋生卒年考证,文学,第1期,2004。

15,《南朝江陵齐良玉家族中的名人与宫廷文人》,收录于《中国文化家族丛书》(荆楚卷),曹月堂、舒淮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16,宋南渡前期的政治变迁与诗学氛围,《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7,《宋代的南渡与词中合唱的兴盛》,《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8,杜南前后流亡岭南士人的不同心态与环境变迁,《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9、宋的南渡与文化版图的重组——以宋代文人及其文学活动为切入点。

20.2004年文学遗产国际论坛论文。江淮论坛,2005年第6期。

21、秦桧与绍兴文学中的褒扬之风(与郑玲合作),《集美大学学报》2006年第22期第6期,《和战之争与杜南士人之分》(与李本洪合作),《安徽史》2006年第5期。23.书是老师,光明日报,2006年6月5438+10月。24.《杜南诗人的地理分布与南宋文学发展的新形势》文学遗产2006年6月,11。《NPC复制材料》全文转载。25.科举与江湖诗人的漫游,2007年6月5438+10月。26.《论丁丙的词学思想》(与塞布丽娜合编),《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2期。27.钱对三年考苏轼科举造假的辨析——兼论李贽落马原因,《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28.《科举与宋代文献集》,《教育与考试》,2008年第5期。29.《关于赵明诚《儒林外史》和李清照生平创作的几个问题》,《庆祝吴教授从教50周年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5日-10月38日。30.南宋进士分科考试的形成契机——兼论宋代科举史上的经学与诗赋之争,《厦门大学学报》,2008年6月5-438+10月。《北京大学学报与教育史研究》转载。31,《考官雅集——对同宗诗的一个回复》(与杨合作),《教育与考试》,2009年8月。32.谷词与唐诗(与孙宗英合作),《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6期。33.《取补二十则》(与苏必全合作),《中国音韵杂志》,2009年第4期。34.北宋贬谪文化的演变及其文学影响(与尚教授合作),《中国文史论》,201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35.宋代书画家生平事迹四考,《新艺术》第6期,2011。36.宋徽宗废科举真相的辩证分析,科举系列,2011。37.宋代萧关生卒年考辨,《江海学刊》第3期,2012。38.抄名制度下的宋代士人之书,文学遗产,2012年5月。NPC复印材料的全文转载。39. "无字,人如菊苍白”,收录于《追求知音的教学境界》一书,2012年9月。40.宋代刘谦卒年考辨,《江海学报》,201211。41,宋代学名崇拜、学名辨析与文献传播,厦门大学学报,201211。42.北宋画家郭中书、、黄工作生活补记,《新艺术》,2013。43、《我也是这么听说的——缅怀吴雄和老师》,《文学遗产》(网络版),2065438+2003年3月。44.定量分析在词学研究中的成功尝试,《词学》2013。45.《袁列传》的史料来源与史料价值,厦门大学学报,2014。(1)《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组与文学新变》,厦门大学,2006年,10版。本书所选择的,是宋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中仍然薄弱、亟待打开的重要方面,试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为一个时代提供一幅文化面貌、文人精神、文学风貌的解剖图。试图在文化、文学和士人的社会生活之间找到一个中介点,是本书研究的一个出发点,也是本书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南宋前期而言,大批北方士人的南渡给宋代文化和文学带来的最深刻的影响是文化版图的重组和文学命运的改变。因此,所有与文化疆域重组相关的重要因素,如士人阶层和类型、南迁路线、士人地理分布等,都是本书试图说明的研究对象。这本书的第二章就是围绕这个展开的。政治变迁、时局内涵、地理环境、士人生活、南宋政府安置士人的政策措施、文学进程、文学风气之间的深层关系也是本书关注的重点。这本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于此。带着理解的同情,试图展现宋代杜南士人生活的本真,是本文的一个主要视角。因此,本书虽然只选择“词人”作为描写对象,但意在突出一代文人的生存状态,进而分析当时文化生态的重组和文人文化创作的新动向。因此,在解释文化和文学的整体特征和面貌时,重点不在于现象的描述,而在于深入史料,试图深入挖掘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文史互证是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努力践行的原则。一方面,本书在对宋诗、宋词、闻松的解读上,不同于以往艺术批评和鉴赏的文学研究方法,更关注这些文化成果的可资利用的史料价值和文人的新心态、新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对于文人的文学创作和思潮,往往是由表及里,由表及里,着重分析其成因,而不仅仅是风格的描述和价值判断。主要社会评价:安徽师范大学叶邦毅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从历史文化研究的角度看,钱的作品至少是值得肯定的。第一,文献的收集和考证;二是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找到视角,提炼观点。.....在杜南词研究成果已有相当积累的情况下,朱倩在材料、观点和方法上有自己的经验和创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宋代文学年鉴,2006-2007》,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0版。第370-372页)。(2)《宋代文学历史文化考察》,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内容简介:本专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从科举、贬谪、地域文化三个方面考察宋代文学,旨在揭示宋代文学所涵盖的广泛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底蕴。第二部分为考证汇编,将制度史、社会史、风俗史的知识应用与传统的考证方法相结合,对宋代重要作家的生平事迹、流传技艺、作品进行考证、分析、汇编。这部专著的学术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部专著试图将制度史、风俗史、政治史、文化史的知识运用到宋代文学的研究中,充分吸收当代宋史界已有的学术成果,找到历史与文学之间的一些中介点(如科举文风、采文风尚、文人漫游等)。).2.从研究成果来看,宋代文人的文风由来已久,宋代江湖派诗人的形成与文人对南方的追求密切相关。南方文学的兴起、文学重心的南移、宋南渡后文学疆域的重组等观点,都是前人没有触及或给予足够重视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空白。该专著所采用的考证方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比如用宋代科举史知识(宋代的锁官制度和考试阅卷过程)来验证苏轼考场作弊案的真实性,从宋代的买卖嫔妃制度来验证李清照的人生创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吸收相邻或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对文学研究非常重要。本专著用实例深化和提炼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社会评价:该专著大部分章节已在《文学遗产》、《中国文史丛刊》、《厦大学报》、《浙江大学学报》、《中国韵文》、《江海学报》等重要期刊发表。其中,《抄名制度下的宋代文人与文学》、《杜南诗人的地理分布与南宋文学发展的新形势》、《东坡词》作者误收三篇,前两篇全文转载于《文学遗产》2007年第四期和2012年第七期。此外,2002年第9期《人大》转载了《唐宓独木桥桥身考证》一文。《南宋进士考试制度形成的契机》一文摘自《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二期。对梁建国的文章《2008年宋史研究动态》也作了评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6月)。

③《宋世稳元传·简媜》,凤凰出版社,2012版。内容简介:本书历时七年,以《袁传》为基础,广泛搜集,对宋代近百位作家的生卒年、籍贯、家世、仕历、著述等进行了详细考证。主要观点如下:(1)《宋世稳袁传》最直接的史料来源是《宋国史》。比较《资治通鉴》、《事文汇辑》、《范仲淹集》、《翟军读书录》、《容斋随笔》、《嘉定赤诚录》、《京口角旧传》等书中引用的宋代国史片段。、陈冲、谢衍、曾志尧、苏舜钦、潘阳、米菲、章雷、吕南宫等。都是国史的传记,他们的故事可以和袁的传记相互参照。而《新安文献志》所载的《国史洪湛传》与《宋史洪湛传》除了几个句子略有不同外,其余都是一样的,而《民国史元丛书谷先生年谱》中引用的许多《国史黄庭坚传》的原文,都与《宋史文远传》一样。(2)宋代国史、原始记录,以及宋人的碑刻、诗句、家族传记、文集、笔记。因此,宋人的墓志铭和选本实际上是《宋世稳袁传》的原始史料,但不是直接史料。

(3)宋代《文远传》虽有不少错误,但其作为一部信仰史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以鲁南宫为例。据说宁在中间,学者们对马融、王肃、许慎等人的事业赞誉有加。但南公不可能每小时都好,所以不再意味着进取。四库书馆大臣斥之为闲言,说“宋史穷,此亦一端也”。但是,考察了所有的剧集之后,这是吕南宫说的。宋朝的历史是真实的。类似这个例子,就不要再提了。

(4)宋史造成错误,或沿国史(如米芾籍贯),或因传记(如“张”误为“孙”等),或因史料误报(如唐庚误为其弟唐湛误,何误为诗序)。或者是因为误读了原文(比如记住了晁部的世系)。但更多的“误”其实是宋史中几个事件的同时发生,或者是之前的事后叙述,在删改时没有想好、研究透彻,导致叙述不准确。也就是说,《宋史》的书法造成了很多疑似的错误,并不是真正的错误。所以后世学者应以宋史为例,无法判断其是非。学术贡献和理论创新在于:(1)弥补了《宋史》文献整理的不足。(2)本课题既考察了《袁传》的错误,又加以纠正,从而以实证研究纠正了一些长期以来对的偏见和深刻误解,还其以信史的本来面目。(3)收集了宋代近百位作家生平事迹的大量资料,进一步丰富了宋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基础。笔记”。社会评价:1。该书的部分成果有:《苏轼三年科举造假辨正——兼论李贽落马原因》、《宋代画家生平事迹四考》、《萧关生卒年考辨》、《卒年考辨》、《宋代画家郭中书、黄生平事迹订正》等。发表于《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新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2011第6期,《江海学报》2012第3期,2012第6期,《新艺术》2065438+。第二,此书出版后,我收到了武汉大学、尚、北京大学钱、台湾成功大学王等学者的来信,肯定了它的学术价值。三、本书作为《历代文学园林传》重要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后被《古籍新书》、《中国古籍网》、《文学遗产》、《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等国内报刊和网站报道,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二、本书作为《历代文学园林传》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