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学会
2012年,玉林市二级以上天数335天,比上年增加1天,其中50天达到一级标准,比上年增加8天。全市各监测断面无劣ⅴ类水质,无定河米脂段水质由四级改善为三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榆林地区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在汉代曾一度形成文化高潮。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玉林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政治动荡,经济凋敝,文化事业发展缓慢。20世纪20年代,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杜斌丞、魏也畴、王森然等人大力提倡。随着思想的解放,玉林一扫过去沉闷的空气,文化事业出现转机。新文化运动的大师鲁迅、郭沫若的作品进入中学课堂,进步的文化社团开始出现。1942以后,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下,榆林大部分地区开展了新文化运动,秧歌剧、墙诗、新民歌十分活跃,文化事业充满活力。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迅速。大众文化、民间艺术、文学艺术、图书、电影、戏剧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民俗玉林12县(区),南北六县。北部六县(区)为:榆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南部六县为绥德、米脂、清涧、吴堡、佳县、子洲。北6县境内有长城,毛乌素沙漠有沙丘和沙地。南方六县都在长城以内,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所以南北风俗差异明显。草原文明(游牧文化)在北方六郡占相当大的比重,畜牧业一直很发达。人们住在六八'安子和砖房里,喜欢吃炒饭、奶酪、手抓羊肉,喝白酒,穿皮夹克和裤子,并相当高兴开始。南方六郡虽受游牧文明影响,但以黄河文明(土地文化)为主。人住窑洞,吃杂粮,穿布衣,爱故土,不喜迁徙,以农为业,耕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他们一年到头都很辛苦,但他们仍然过得很开心。
玉林的风俗有着淳朴的传统。山区农民建窑洞,请阴阳师看地形,定方位,先选吉日。风格多样,窑洞精致,立面精心凿出,窑前有回廊和雨盆。窗棂纵横交错,长短交替,形成各种艺术图案。城里有钱人住的是大瓦房,房顶很高,一开二,穿廊抱虎,雕梁画栋。也有大户人家,门前旗杆,石狮蹲着,门口砖砌门楼,一个照壁。第二个入口,有一个月门,分为前后两个院子。前院是书房和会客室,后院是家庭。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玉林小曲
2006年5月20日,玉林小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榆林小曲是陕西省曲艺和民歌之间的一种汉族艺术形式,又称榆林大合唱,流行于陕西榆林地区。据说是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由随军的江南艺人传到玉林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它采取坐唱的形式,有独唱,偶尔有二重唱或对话,男性伪装成女声,真假声结合。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加上琵琶、筝、三弦等弹拨乐器,有时也加入或京胡。打击乐器的小瓷盘。唱腔多为叙事抒情小曲,带有明显的江南民歌风味。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保持了传统特色,另一方面吸收了陕北当地的民歌,从而形成了融合南北的新艺术品种,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
陕北评书
陕北评书是西北地区曲艺评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主要流行于陕北的延安、榆林一带。起初,贫穷的盲人用陕北民歌演唱一些传奇故事。后来吸收了胡美、秦腔、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渐形成了说唱表演的评书形式。陕北传统的评书表演形式是艺人用陕北方言,手持三弦或琵琶,唱说唱交替进行讲故事。根据伴奏乐器的不同,称为“三弦书”或“琵琶书”。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评书经过韩起祥等著名艺人的改造,发展成为以大三弦(或琵琶)、梆子、弹板、击掌木屑(名为麻扎)和小锣(或钹)五种乐器为主要乐器的民间艺术评书形式。陕北评书歌词通俗流畅,地方特色浓厚;曲调丰富,风格浑厚粗犷,故有“九调十八调”之称。其中有单音、双音、西凉、山东调、平调、哭调、反调、武调。陕北的传统评书节目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花柳故事》、《摇钱故事》、《看灯》、《雕樊玲》等。短的有张、的《人间世》等。从20世纪40年代起,陕甘宁边区作家协会成立了评书团,在新文艺工作者林山等艺术家的帮助下,配合革命斗争编写了一些新书目,如《刘桥重逢》、《王丕钦南征》、《宜川大捷》、《翻身》、《我给毛主席讲个故事》等。、刘、党福祥、王金考是陕北颇有影响的艺术家。近年来,陕北评书发展陷入困境,老艺术家逐渐离世,艺术传承后继乏人,急需扶持和保护。
陕北民歌
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民歌是陕北汉族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仰天道、小调三类。劳动歌有夯歌、砸歌、采石歌、牛歌、打歌。信天游分为高音腔和平腔。这些汉族民歌,有着各自的体裁和特点,都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恨,而当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时,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变化。这种变化在内容上体现为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同时也使各种体裁有了新的含义。
秧歌
陕北秧歌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具有代表性的汉族传统舞蹈,又称生火、秧歌、社火、秧歌。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和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
靖边泡驴
2008年6月4日,65438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靖边跑驴是流传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一种汉族民间歌舞表演。传说是由张的民间故事《倒驴》所创,或由艺术家根据成化年间的《跑竹马》所改编。跑驴一般是秧歌队之后即兴发挥。经过著名艺术家张和舞蹈家孟的加工处理,成为陕北独具特色的民间舞台表演艺术。其特点是将“驴”拟人化,形象生动,表情达意,表演诙谐幽默,表现出诱人的民俗文化和艺术魅力及审美价值。
陕北道情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道情,作为陕北汉剧之一,原名清涧道情,后因山西的陇东道情、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三边道情、神府道情,故统称陕北道情。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吴起、绥德、榆林、子洲、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
碎米唢呐
碎米唢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碎米唢呐是陕北人民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遇到婚丧嫁娶、开业庆典、乔迁新居、扭秧歌、关龙口、月圆、庆周年、办庙会、各种庆典,都需要雇一两个班的玩家来玩玩。唢呐曲牌讲究。红色的东西和白色的东西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的主题是大显身手(也叫赢单),白事的主题是孤独。
谚语(陕北民间谚语)
2014,165438+10月11,谚语(陕北民间谚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谚语和成语一样,是整个语言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独特性和生动性。但是谚语和名言是不一样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名言是名人说的。
赋格二重奏
府谷二人台是陕西府谷最具特色的汉族民间剧种之一。在榆林城北与内蒙古接壤的神木、府谷,有一种“二人台”,从民歌发展到戏曲,初具规模。它的语言通俗易懂,大量吸收和使用了当地农民丰富的词汇。具有热烈大胆的艺术风格,充满生活情趣。“二人台”的音乐具有西北人热情、豪放、坚韧的特点。旋律跌宕起伏,委婉多彩,音域宽广,优美动听,富有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流行的二人台给发掘、整理和保护带来了诸多困难。随着老艺术家的去世,很多曲目和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和保护。榆林横山老药谷
衡山老腰鼓在1998和2016两次登上春晚舞台。
横山腰鼓广泛流传于陕西省横山县的乡镇。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深受陕北人民喜爱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有“正宗腰鼓窝”的美誉。腰鼓通常在秧歌队中表演,但也有独奏。传统的腰鼓只有男人踢,60年代以后,女人也踢,但和男人的动作风格不同。衡山老腰鼓逢节必闹,逢节必舞。陕北衡山老腰鼓在衡山流传甚广。其诞生的具体年代至今在史籍中没有详细记载。根据衡山文化中心的调查和一些寺庙石碑的证据,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衡山腰鼓倾注了汉族劳动人民的淳朴感情,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绥德石雕
绥德石雕工艺是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汉族传统手工艺技艺。种类和用途很多。据调查统计,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七大类。其精湛的烧制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杰出才能和艺术创造力。榆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山西和京津文化影响较大。文明程度明显高于邻近地区。在榆林,历史上南方六县比北方六县发达。榆林最早的官学儒学创建于唐初,而经、定、衡儒学创建较晚。明中叶,随着燕绥军政中心北移,榆林教育逐渐发展起来。民国时期,杜斌丞创办了育林中学。
1949以后,榆林教育大体经历了17 (1949 ~ 1965)硕果累累的一年和10 (1966 ~ 65438+)严重受损的“文革”三个阶段。到1989年,榆林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130所,其中小学5893所,初中179所,高中26所,农业职业中学14所,技工学校1所,中专8所,大专2所,成人学校4所,成人学院3所。
截止2012年末,玉林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48所,其中高等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8所,普通中学217所,职业中学21所,小学549所,幼儿园542所,特殊教育学校9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177327人,毕业187026人,在校生576705人。学生中,小学218110,初中107615,高中87368,职业学校(高职)35718,特殊教育553。各类学校有专任教师38766人,代课教师597人。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8%和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