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下感受慢生活的时尚

整理:郑起制图:韩力

整理:郑起制图:韩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明确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和乡村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推动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思路。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和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

政策释放巨大动能,让乡村旅游成为重要产业。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市场初具规模,产品种类日益增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驱动因素——需求、供给和政策。乡村建设专家、原农业部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魏玉东认为,40年来,政策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挥棒作用。

乡村旅游的起步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政策释放了巨大的动能,不仅让乡村旅游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让它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魏玉东认为,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政策红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性的极大释放,二是物质的快速丰富。这两方面结合产生的“产品”之一就是“乡村旅游”。魏玉东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到1993左右。魏玉东称这个阶段为“小试牛刀”。现阶段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是农家乐,比较单一。

关于农家乐的起源,一个流行的说法是,上世纪80年代,成都郫县农科村村民徐继元靠种植南点竹成了百万户。1986年,他将自己的房子改建成了川西传统民居,并在房子周围修建了花坛,摆放各种盆景花木,十分美观。那时,村里的客人会去徐继元家吃饭。徐继元用自己种的蔬菜、豆花、腊肉、家禽,做了可口的农家饭招待客人。起初,徐继元不好意思收钱,客人在家里吃饭都是免费的。1993,一个旅行社的老板偶然来到了徐佳大院。他建议徐继元开始收费,并承诺通过成都郊县一日游为徐佳大院提供游客。从此,徐佳大院走上了现代农家乐模式经营之路。此后,农家乐遍地开花,发展迅速。

第二阶段从1994到2003年左右,魏玉东称之为“探索规范”。这个阶段也是乡村旅游真正开始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乡村度假经济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中国经济的转折点。为了让大众有更多的时间去旅游,以消费拉动经济,国家开始调整休假制度,在1994开始实行“1+2休假制度”,即双休日和周末;从1995 5月1开始,变成周末;1999,春节、“五一”、“十一”调整为七天长假;2000年,国务院46号文件明确了“黄金周”的概念。

魏玉东说,如果说前一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以民间自发为主的话,那么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大力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第二个特点是乡村旅游处于初级阶段,一切都很简单甚至是简陋。有了需求,政策很给力,但是供给跟不上。具体表现,魏玉东认为最突出的是三个方面:业态重复单一,食品安全解决不了,诚信是个大问题。乡村旅游在成为真正的产业之前,是被消费者诟病的。当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和行业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2002年,我国颁布了《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验收标准(试行)》,从此行业逐渐步入相对规范的轨道。乡村旅游很快进入第三阶段。

2004年到2012年,是乡村旅游不断完善的阶段。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魏玉东认为,“这次调整从重新定义城乡关系、重新定义工农关系的角度来看,是一次方向性的调整。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种调整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很快就会传导到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上。2004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同年,中国开始取消农业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一系列重大政策也相继出台,如2005年实施的“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政策。这些政策直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让乡村旅游成为一个时髦词汇。

现阶段,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旅游这一“新兴产业”中,新的业态不断涌现。魏玉东认为,这个阶段有两个特点:一是供给侧日益丰富多彩。原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时尚”的口号。数据显示,2006年,在原国家旅游局的倡议下,全国共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59个,覆盖31个省(区、市),涵盖农、林、牧、渔业、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二是政策供给加速。2006-2009年,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2006年8月,原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乡村旅游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2007年,原国家旅游局和原农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2008年,国家再次修订“黄金周”制度,将三个长假调整为“两个长假、五个短假”,带薪休假制度合法化,居民的休假需求逐步释放;2009年《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直接推动了乡村旅游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多元化。

第四阶段是2013至今,是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阶段。回顾这段历史,他觉得美丽乡村建设对中国农村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和效果“超出了当初设计时的一切想象”。“美丽乡村建设让中国的农村快速而真实地‘美丽’起来,包括环境之美、人文之美、乡村生活之美,催生了一大批美丽产业——乡村旅游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的建设,从它的‘土壤’、核心、理念、资源,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可能。”魏玉东说。

魏玉东认为,这一阶段也有两大特点:一是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迎来了黄金期,取得了快速发展。一个标志是,2016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达到21亿人次,占全国接待游客总量的近一半。第二,旅游综合体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标志是全域旅游、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的崛起。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种类日益增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进入乡村,也成为快节奏工作生活的都市人放松身心、缓解精神压力的好去处。也赢得了众多国际游客的青睐,成为他们了解和体验中国乡村古镇文化的最佳途径。去乡村,享受慢生活,正在成为新一代城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主要有六种模式:景区带动发展、民俗文化带动、乡村带动住宿带动、生态资源带动、田园观光休闲带动、旅游扶贫增长。根据“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等国务院文件要求,2019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建设工作,先后启动了两批10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县域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强调“将城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村功能互补”, “充分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镇”。 文化和旅游部在10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基础上,将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扩大为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制定了《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建设工作方案》。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涵盖了大量的传统村落、历史村落和特色民族村落。各地依托重点村建设,实现了乡村优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了乡村产业融合,成为引领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的典型示范。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是实现乡村产业繁荣和村民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营造生态宜居空间,促进乡村文明复兴。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环境改善、贫困地区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乡村旅游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大的造血能力和巨大的带动作用,成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云南仙人洞村为例。全村186家民宿,成为展示当地自然风貌和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村民通过经营民宿、开展乡村旅游接待,实现了脱贫致富。196户981中,810为旅游从业人员,村民人均年收入5万元,为65438。

除了经济效益,重点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在促进村民就业、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数字乡村、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监测,乡村旅游已成为重点村村民的主要就业渠道,乡村旅游就业的平均贡献为47.1%。2021一季度,重点村环保平均支出42万元,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覆盖率97.6%,农户接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比例71.4%。在智慧乡村旅游建设中,重点村发挥示范作用。营业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为88.7%,82.6%的经营户有网上支付和预约系统。重点村有体育健身场所3.9个,业余文化组织4.8个,有效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农民的第四个就业空间

“毫无疑问,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乡村的巨大进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魏玉东说。在他看来,越来越多的乡村观光园成为“乡村之美”的重要体现和导向场所,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产业中重要的新兴产业,不仅在乡村业态的丰富上,而且在内涵发展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乡村旅游对农民的培养也有重要作用——乡村旅游为农民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就业空间,许多离开农村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回到家乡,进入乡村旅游行业。

坤沙村属于黄山市徽州区千口镇。坤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立宏说,以前村里鸡鸭牛到处跑,走到哪里都臭烘烘的。他带头发动村民,改善村庄的环境,重点解决脏、乱、差的问题,建设基础设施,在方便群众的同时美化村庄生活环境。如今村里徽派建筑很多,绿水映青山,是一派沁人心脾的田园风光。2019,坤沙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了坤沙村旅游业的发展。“很多游客会到村里来,在我们农家乐住宿、采摘、垂钓,体验农耕文化,村民家里的各种土特产也很有市场。现在很多村民不需要外出打工,70%都在村里打工。”刘立宏说道。

魏玉东指出,乡村旅游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需要各种专业培训。正因为如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农村大量的农民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甚至是技术工匠或者重要的管理运营人才。乡村旅游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对乡村进行了雕琢,让乡村变成了更加现代化的村落。魏玉东把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新农村服务称为农民的“第四就业空间”。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中,乡村旅游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乡村旅游也将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