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什么?
在《三国演义》出现之前,中国的小说普遍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小说。我们应该关注中国的小说是如何从短篇发展到长篇的。原来宋代盛行评书,评书成了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用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陈寿的《三国志》是讲故事的最佳素材。一些零散的三国故事片段也一直在民间流传。再加上说书人取材时间长,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最后,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成长为一部杰作。这些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口耳相传了很久,最后被加工整理成一本书,成为中国第一部小说。这是一个伟大的集体创造。它在形式上不同于单一作者写的小说,值得我们关注。这部源于杰出人才的小说,继之以鬼故事小说《西游记》和另一部历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历史文学的起源,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第一,《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1,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2.拥刘反曹思想的形成:4 .它是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继承并熔铸到作品中,毛宗岗修改时又加强了它;
3.拥刘反曹的内涵:反映了人们的德治、仁政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它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第二,刘备和曹操的形象。
1,曹操:奸诈,残忍,虚伪;伟大的才华和远见;-这是一个复杂的图像。罗贯中既写其短,又写其长,不影响其倾向。
2.刘备:一个理想化的君主形象,也是统治阶级代表所特有的虚伪一面。
第三,对战争的描述。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相似之处:都是以弱对强,都是用火力,结局都是弱者赢。
特点不一样:斗争双方的特点不一样,面对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永远不一样。
学习内容
一、历史文学的起源
宋代的说话技巧非常发达。说话的表演场所不仅限于勾栏瓦寺,农村寺庙也有。据《东京梦》记载,北宋都城汴京的著名艺人霍思剑,以“讲三分”闻名,即讲三国故事,而殷则常以讲五代历史为卖点。他们俩都是优秀的历史学家。
不管演讲者是不是专家,他都需要演讲。当时有一个专门写演讲稿的“读书会”。书友会的人要写故事,必须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广博的历史知识。演讲者的手稿经过不断的打磨、增删,可能会演变成一部篇幅越来越长的小说。
宋代,乃德翁在《鸡生瓦蛇种记》中记载了四个故事;
说话分四个流派:一个是小说,叫银字,比如烟粉,鬼,传说。到了破案的时候,都是飞刀棍棒,大赚一笔。当我们谈到铁骑时,我们指的是马和金鼓的事情。说经文就是说佛经。我们说的“参”,是指“参禅参悟”。谈历史书,谈前代历史,谈兴废之战。最怕小说的人,盖小说的人,瞬间就能讲出一代又一代的故事。
其中第四条是“谈史书,谈前代史传,谈战争兴衰。”关于三国的故事应该属于这一类。
小说《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收集了唐宋时期流传的三国故事,尤其是小说家讲述的“代代相传”的讲座材料。这是一部经过多次修改的作品。下面说的《全向平话三国志》是元代的产物,但其始祖可能源于宋代的说话人手稿。
口语素材如何变成脚本小说?大概是说者一开始是口口相传,不是文字,但是口口相传很容易忘记。故事越添油加醋,内容越复杂,越难记。只有用文字才能记录下来,避免说话时遗漏。随着文字记录的不断整理,篇幅越来越大。这里有两个小问题值得考虑:一是原稿可能比较简单粗糙,后期修订版可能比较复杂,而删节版则相反;第二,初稿一旦流传,后面可能会出现同一个故事的许多不同版本,因为不同的艺术家或文人对它进行了润色和解读。这里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知止新刊·全平话三国志》共三卷,系元代英宗至(1321-1323)年间建安(今闽北)俞氏所刊。每卷都刻有挚新刊《三国志平话》全本,通称为《三国志平话》。这本书现藏于日本东京内阁图书馆。它有138页,每页有两列。左右页合并,上有图片,下有文字。演讲者拿着这个笔记本,可以看图看字,可以口吐白沫,可以随意敷衍。这不一定是演讲者的第一稿,但这是一个较早的版本,这表明它是比较简单和粗糙的。再比如《三国志略》,也是《三国演义》,上下三卷,不是作者写的,也是建安书店的。虽然中上册第一行刻有“致远新刊全三点刊略”和“致远新刊全三点刊略”字样,封面有“吴佳新刻”字样,但学界大多认为不是元世祖致远三十一年吴佳(1294)的刻本。是书商故弄玄虚,其实是元至郑铮十四年或者元明之变的产物。因为在上册、中册和下册中,每册的最后一两页之前都故意省略了两三页的故事,但页码是连贯的,没有间断。很明显,书商偷工减料,欺骗顾客。为了降低成本,通常会印刷删节版。
鲁迅说宋朝的演说家很多是专家,但他对什么作品都不了解。现存评话故事多为元人作品(1982,127页)。其中,知止新刊《全平话三国志》和致远新刊《全三国志》都有《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这是《三国演义》的雏形。
总结一下这一节的内容:中国的说书起源很早,宋代的说书人特别喜欢讲历史。北宋时,霍三学因说“三分”而出名。但三国故事的零散片段流传很早,唐代就有记载。宋人致力于点缀和铺张,使内容更加丰富,情节更加精彩。现存的全本《三国平话史》是元人之作,应该是《三国演义》的雏形。
二、《三国演义》的作者、年代、版本。
这一节“作者、版本、写作年份”提供的信息存在诸多争议问题。建议大家不要死记硬背材料,只要知道大纲就可以了。
作者
在漫长的皇帝专制统治时期,奇怪的是中国的小说和戏剧一直受到正统文人的忽视和歧视,以至于这些作品大多神神秘秘,鬼鬼祟祟。可惜的是,它的作者总是用化名或不用名字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活。本课程选取的几部名著的作者都有类似的情况。
《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说是罗贯中。对他的籍贯和生平事迹的记载差别很大,材料也很简略。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太原,二是杭州,三是东源(山东东平),四是庐陵。几十年来,前两种说法很多,但至今没有定论。今天刘知贤、王启立、沈伯钧、周冷嘎都持东原论。从现有资料来看,董源的理论更可信。
——太原说
明佚名《鬼书续》云:“罗贯中,太原人,号。与人守寡。乐府和暗语都极新鲜。”
第二,杭州说
明郎英《七修约稿》有二十三云:“三国与宋江编,杭州人罗本观。旧义必有书,故编之。”
田明汝城《西湖游记》(卷二十五)说:“罗贯中,钱塘人,南宋人,编小说数十部。”
明代王琦《续文学通考》卷177《考证与传记》云:“水浒是罗贯所作。字书里,杭州人。”
第三,东原(东平)说
明永玉子(蒋大器)《通俗三国演义序》说:‘若罗贯中原籍东方,传陈寿平阳传,研究各国历史,自汉灵帝钟平元年,至晋太康元年。注意得失。书的目的是通俗的三国演义,不是很深刻,很庸俗。事实上,这几乎是历史性的。
王启立著《罗贯中与三国演义》(1983,240-265页)在元代赵燮《赵宝凤先生集》所附《一位大师祭宝凤先生》一书中所列三十一人中,发现罗本和高克柔,认为罗本就是罗贯中。这就涉及到水浒传的作者了。梁山泊中唯一的好官员是东平太守陈。为什么?原来,慈溪县令陈找本城市民赵宝凤求职,要做徒弟,宝凤通知了民政。因此,陈在宋元时期也被列为宝丰先生的门生,这就不难解释《水浒传》中唯一的好官是陈的玄机了。《水浒传》是施耐庵写的,罗贯中编的。罗贯中明明是罗本,东平是他父母的国家。形容这位好官是东平知府,王启立认为是“罗贯中精心安排的”。
周冷嘎《关于罗贯中生平的新史料》(谭罗非主编,1992,119-130)也从赵宝凤先生的藏书和宋元中寻找资料,认为罗贯中原是名书,字直,东平人。元朝死后,他去了他的哥哥罗公子韦偃,他住在浙江慈溪。罗公是宋宗室后裔赵宝凤的门生,所以罗本也曾师从赵宝凤。害怕渗透是另一个名字。
关于罗贯中的生平,有人认为他是南宋人。有人认为自己处于元末明初是有道理的,因为元末明初的动荡经历和作家的政治抱负对《三国演义》的创作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以下引用周毅、、张、、周冷嘎等人的话:
——南宋(周易)
周易的文章《罗贯中的《水浒传》与《儒林外史》所见王实甫的《西厢记》(1985,76-82页)认为“罗贯中可能是南宋人,也可能是宋元之间的人。”可以参考上一节《历史文学的起源》中周易的观点。
2.出生于1295左右(,张,)。
冯其庸的《罗贯中时代论》(1991,80-93页)认为,罗贯中和葛可久既然可以放在一起提,那么葛就是元人,罗当然也是元人。根据《鬼书续》的记载,罗贯中生于明朝贞元年(1295)前后,卒于明朝洪武年(1379)前后,活了八十五年左右。
张《罗贯中生卒年考》(1982,第三期,第120-126页)坚持以书中现有地名为依据考证该书成书日期,以追溯作者出生时间。他认为《三国演义》写于1329左右,作者是罗贯中。
三。生于1330(鲁迅和周林加)
鲁迅的《简史》(129页)被认为是“元明之际的人”(约1330-1400)。
周冷嘎小说笔记(1981,第4期,第76-82页)赞同鲁迅关于罗贯中“自元至明”的说法,可能是慈禧人。
结合各种说法,大致是这样的:罗贯中东平人,原名罗本,字,别名管仲,又名胡亥三人。他生于元末明初。曾入张士诚幕府,后隐居浙江慈溪从事写作,卒于明初。杂剧有三种,包括“宋太祖龙虎会”。他还著有六部小说:《三国演义》、《秦王花刺》、《隋唐演义》、《唐五代演义》、《三穗平遥传》、《粉妆楼》。一般认为小说《水浒传》也包含了罗贯中的心血。
写作年份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日期,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宋代以前;第二,元朝中期;三、明初;第四,明朝中期。无论如何,因为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编者的身份不能被否定,所以写作时间不能跳出罗贯中生活的时代,写作时间必须结合罗贯中的生卒年。
第一,宋常说
《周易》主张《三国演义》写于宋代或北宋之前,我们前面已经引用过(见本单元,第3页)。
二,元代中期的理论
元石硕《通俗三国演义》明代嘉靖印本是元代罗贯中的原著(1991,94-108页),认为该书用了330多首诗评价人物,情节与宋元平话十分相似。而且引用的时候是唐仙或者宋仙,不是元仙,真的是任原的腔调;除了少数笔误,书中小字注释所提及的今天的地名,几乎都与元代的行政区名称一致。因为江陵、建康、坦洲都是元二年(1329)以前的老地名,所以做注解的时间就在这一年被打破,之后又延长了十几年。基本上可以确定该书成书于元代中期,大约是14世纪20-40年代。他还认为罗贯中的生卒年约为1300至1370,嘉靖本可视为罗贯中的原著。
三、明初的理论
欧阳渐的随笔《论通俗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3,280-295页)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他不同意袁关于书中注脚日期在历二年(1329)之前的结论,认为地名的情况比较复杂。他认为罗贯中始于明初,十二卷成书不早于洪武三年(1370),全书初稿完成于1371年之后。他还认为,根据《大师向宝丰先生致敬》记载,罗本排在第八位的Usdao(生于1314)和第十三位的王浣(生于1314)之间,他的出生年份大约是1315到660。罗本·管仲开始写作时大约五十岁。
第四,明朝中叶的理论
张国光《通俗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中叶(1983,266-279页)一文认为,通俗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写成的,而元代出版的《三国志平话》是于新安年间(132654)写成的。张国光因此认为,“这本书的写作不会是元朝,也不会是明朝初年,而是明朝中期。为此写序的傻儿子蒋大器,大概就是它的作者。”他估计是因为蒋大器写完序言后没钱刻书,过了二十年才由修祖子出版。
值得注意的是,张国光抛开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这样就不用担心该书的写作日期是否与罗贯中的生卒年重合。如果结合罗贯中的生平,第二、三种说法更接近事实。如果第四种说法合理,明朝中期是开始流传的时间。
版本
——贾静本
现存明嘉靖壬午(1522)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篇,每篇只有七个字。该书署名为“晋平阳侯传,后由罗本管仲主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学者认为它是最接近罗贯中原著,甚至是罗原著的版本,但现在质疑者很多。
第二,地方志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出版的版本有几个,简称“万历书”。刘龙田乔杉堂和于双峰堂是较早的。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与嘉靖版有些不同,文字相对简单。很多学者认为《列传》的始祖早于嘉靖。
第三,李平本
《先生评三国志》是万历以后、天启年间,以之名对巫溪人叶画所作的伪评,故又称“李伪评”。嘉靖书每两本合为一百二十本,不分卷。现存明建阳吴冠明出版物有几种。清代毛宗岗对《毛注》进行了删节和修改。
四、毛本(毛平本)
《毛宗岗评三国演义》,清康熙年间出版,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毛伦、毛宗岗父子以金圣叹的名义修改《伪李评点》,进行了全面的修改。鲁迅说,石矛父子主要执行三项任务,一是改,二是增,三是减。其余各节为“一是正眼,二是正辞,三是删赞,四是增删琐事,五是改诗”。值得注意的是,李认为这部书较前代更强化了封建正统观念,但在艺术处理上却大大超越了前代。
总之,这四个版本只有三个版本:一个是嘉靖出版的通俗《三国演义》,一个是《三国志传》,第三个是《毛平本》的体系。支与《李平本》经毛宗岗校订后已编入《毛平本》,应属同一系统。现在书店印的多是毛评体系的书,但校勘时通常会参考嘉靖本的不同版本做一些改动。
第三,三国故事的形成
晋代陈寿编《三国志》,裴松之引刘宋四百余种书为注。我们知道,魏晋六朝时期,流行以貌取人,总是要根据具体的事迹来判断人物。后来《世说新语》收录了很多魏晋各种人物的精彩故事。品评人物的风气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很多人对当时人物的一言一行都非常熟悉。在说话的过程中,一方面趣味性强,口口相传之间加入了说话人的主观见解和个人色彩,于是对人和事的描写也变得越来越精彩。
如叙述、描写、歌颂两晋南北朝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文献就有30多种。这是现有的文献,实际数量肯定不止这个。
唐代有140多首关于三国的诗,宋代有80首左右。这些也意味着,就今天已知的材料而言,当时肯定有更多。
元代除了诗歌和散文,还有60多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元杂剧。这一点更值得注意。第一,三国故事的个别片段在当时发展得很好,才可以编成剧本。第二,戏剧比诗歌传播更广,影响更大,与小说的发展互为因果。自宋代以来一直流传的三分法成为《三国演义》小说的基础。
三国演义是小说,但原著故事零星。这些零散的素材最终如何组织成一部巨著,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漫长的。因为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和正史差不多的话,那么《三国志》写完后就没必要再编《三国演义》了。当然,《三国演义》的素材不仅直接取自《三国志》,也间接取自《三国志》的注释和其他六朝史料,更多的是被后人充分开发的故事素材(正所谓“添料”)。尤其是元杂剧作品,把三国故事渗透成了有血有肉的生活。三国故事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陈寿《三国志》成书前的记载,大部分是史料,包括历史人物出身、言行的记载和传说。陈寿《三国志》承认了其中一部分作为编撰正史的材料,但更多的材料是文人或民间留下的。
第二阶段是《三国志》出版后的早期,尤其是东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到三国的时间并不远,仍然有大量的文献和民间传说流行,但故事内容不可避免地开始增加或变化。
第三阶段是唐宋时期文人的歌唱和说书人的表演。前者可以让故事和传说更有趣,后者可以把零星的故事组合成更长的单元。
第四阶段是元杂剧作品。元代很多剧作家都试图把三国故事写成精彩的剧本。以吕布和貂蝉的故事为例。现存剧本有无名的《金云堂秘编》、郑光祖的《虎牢关三战吕布》、武汉臣的《虎牢关三战吕布》(残缺)、余的《白衣斩吕布》。此外,元南戏还有《丢西姆女儿的故事》(不完整)。我们可以估量一下元剧作者对整个《三国演义》发展的贡献。
第五阶段是罗贯中的书。《通俗三国演义》这本书,以正史为基础,采用小说、证词、熟善,确实是一部理论,尤其是汇集了包括史籍、笔记、传说、评话、剧本、诗词等各种经典,成为一部佳作。这实际上汇集了千千成千上万人的努力;在罗贯中之前,对故事文本和情节进行修改加工的佚名作者也功不可没。罗贯中后期可以说是集大成者。
第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毛评《三国演义》前面有一篇《读三国志》。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赏《三国演义》的文章,包括对其内容和文学技巧的分析。不是每个观点都是正确的,但是很有启发,一定要读。
主题
《三国演义》以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范围为基础,从文学角度再现了汉末至西晋统一的演变过程。因为历史事件不便随意编辑,但细节可以发挥到极致,作者在写作时可以融入个人主观元素,成为思想性明显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以为正统,处处尊刘轻曹,与陈寿《三国演义》以魏晋为正统不同。一直被认为是它的主题。刘洋和曹操是《三国演义》的主旋律,尤其是脍炙人口的毛评论。说“强调正统”是这本书的主题应该是正确的。所谓久别和久别的概念,也和作者的明初时代背景有关。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第一,描述战争;第二,塑造人物形象;第三,结构艺术;第四,语言特点。
描述战争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数百场战争,可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如水淹七军;也可分为攻防战;或者伏击战、偷袭战;或者分阵地战、游击战;或者主将比拼,或者两军以各种形式混战。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和政治战略的结合。比如曹操南征不是没有目的,而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合吴抵抗曹操,是为了立足,进而振兴刘氏汉室。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纷争,稳定大后方,以全力对付强大的曹魏。
第三,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智谋。关键在于策划者的聪明,能否采纳下属的良策,能否正确判断敌情,能否客观区分忠诚与背信弃义,能否冷静处理事情。大大小小战争的胜败,都与机智的运用有关。《曼手稿》举了很多例子,建议看原著。
第四,关注人,而不是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把战略写得很详细,把战斗过程写得很简略;详细写占上风者,略写处于劣势者;详细写出胜利者,简要写出失败者。通过几次对抗,逐渐塑造人物形象。
创建一个角色形象
因为鲁迅在《简史》中批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也是相当欠缺的,以至于刘备的长粗看起来像是假的,诸葛的智慧接近于妖;只是对关羽,他很善良,很勇敢,他一直看在眼里。”以前很多批评家受影响,不敢推翻自己的理论,几乎得出结论。其实鲁迅的观点有失偏颇。《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可能有明确的忠奸主观意图,但并非非黑即白。孔明期望万事如神,但也不是万无一失。曹操是个奸诈的人,也不是没有优点。关羽忠义勇武,但为己所用,不顾大局。比如:要和马超比武;辱骂孙权,拒绝结婚;耻与黄忠并列,不受五虎之印;四是鄙视鲁迅,导致失败。
结构艺术
三国故事基本以魏、蜀、吴的兴衰为竖线,以战争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为素材。90多年的兴亡史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黄巾起义到赤壁之战;第三阶段是从三国鼎立到诸葛亮去世。其间,随着魏蜀吴之间错综复杂的纷争,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以及文臣武将的巧妙方案,一个一个的被带了出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张卉小说的结构轮相互呼应,循着主线发展,自始至终在分散与一致中有集中,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体系。
但在处理长达97年的历史事件中,从开始到诸葛亮去世,51年用了104次,而在随后的46年中,时间几乎过半,却只用了16次来概括历史演变,其权重安排明显不均衡。原因是什么?因为《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前50年,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联合吴抗曹,这些在世界上的光辉事迹自然值得大书特书。但诸葛亮死后,形势急转直下,蜀汉开始面临崩溃,时间不多了,空间大大缩小。可以看出,就结构而言,处理时间的因素是重要的。
在对魏、蜀、吴的描写中,蜀与魏之间有战争,但更多的是蜀与吴之间的战争,更多的是吴与魏之间的战争。但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都在蜀、魏,对吴的描写多少有些忽略。也正因如此,研究三国人物的人也有意无意地偏重于舒和魏君臣。换句话说,作者在确定优先级方面也是很有想法的。
由于《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主题的战争小说,我们也可以从围绕战争故事形成的特殊情节中梳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的《三国演义艺术鉴赏》试图这样分析它的结构,以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穿插一些次要的辅助战役,贯穿全书,形成一个战争体系(1992,246-273页)。毛鑫和叶旭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头到尾八个故事,包括一系列的小故事,有曹操的文笔,有诸葛亮与儒者的口水战,有蒋干的圈套,有黄盖的用兵险招,有孔明的借箭,有华容道对曹操的解说,这些都形成一个大的焦点,成为一个有条不紊的结构。
语言特征
《三国演义》用平实的文言文写成,言简意赅,语气明快。这在封建时代得到了稍微有点文化的人的普遍赞赏,有利于交流。
《三国演义》这本书,尤其是毛平本,借用了很多古代作家的诗词。与白话文相比,使用平实的文言文可以使其在语言风格上与这些诗词更加统一和谐。
《三国演义》创造了许多成语,引用或发明了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
6.《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国演义》对后来的文学有几个影响。第一,它是历史小说的鼻祖,后来的很多历史小说都以它为范本,模仿它的体制结构。二是该书故事精彩,明清乃至近代许多戏剧家将其改编成剧本;第三,后期诗歌作品作为典故或作为歌唱题材;第四,《三国演义》语言严谨,可以丰富后世作家的语言。
参考资料:
/Ke % 20 Jian % 20 zi % 20元/048/disci .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