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风雅,赵敏:“骂人”不带脏字。
天猛,天悲。我饿了,人民流亡在外。我生活在一个缺人的地方!
罪恶从天而降,盗贼互相倾轧。迷茫失意,崩溃回国,真的让我们国家平静了。
我不知道这是错的。兢兢业业,洞不宁,我堕落。
有旱则草不崩,有栖则境。我就是这种状态,全部都会崩溃。
过去的财富不如现在,现在的愧疚不如现在。你为什么不换掉你自己?胤祀兄弟。
池尽,云不自频。春尽,无云在其中。普思害人,弟思弘。不要低头!
在过去,已故的国王接受命令,就像召公一样,每天征服数百个国家。如今,这个国家也在百里之外。唉!活在今天的人并不老。
《诗经·大雅·赵敏》全诗共七节,前五节各五句,后两节七句。说到底就是对没落帝国的各种仇恨。
从诗歌的逻辑安排来看,第一节以自然灾害为主,“天丧”导致“饥馑,平民流亡,我在饥荒中生活”。诗人明显留了一手,没说天灾是什么。隐约说明天灾只是一个借口。相比较而言,第二节的“人祸”才是重点。在第二节中,诗人进一步用“来自天堂的罪恶”来掩盖他的观点——人祸。“贼内讧。迷茫失意,崩溃回归喧嚣,状态真的被制服了。”——像从内部破坏的贼一样,朝臣互相诋毁,无法共同履行职责。迷茫和邪恶不能整天做,它们会破坏我们国家的现实。
第三节写的是,邦国之病已经“绝症”,难以自愈。没有积极的朝臣忙着互相诋毁,看不到国家危机越来越大。像我这样“有良心”的人,早就意识到了民族危机,又因为职位太低,资历太浅,没有话语权。第四节,诗人用干旱后植物的不可逆性进一步说明帝国的不可救药。“有旱则草不崩,如有栖”——正如多年干旱后的植被不易恢复茂盛,必然会枯黄枯死,诗人认为这样的帝国必将陷入不可逆转的衰落。
在第五部分,诗人进一步回到了现实。当初国富民强。今天,世界上没有比这里更多的弊病了。在这里,“皮叔司”这个说法很突兀,令人费解。“稀”是小米,大概是“小米小米”的代词和词。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后的精米。诗人试图从小米和精米的形象中找到遏制帝国衰落的方法。但是,从小米到精米本身是不可逆的。所谓“胡不除己”也是一种主观愿望。诗人试图通过小人的自我克制和回避,君子的自我完善和延伸,来改变“为胥兄而导人”的目的,让帝国有更长的喘息期。第六节,诗人用两个比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池水尽,无云。”春尽,无云自中。“就像池塘的枯竭是从边缘开始的,泉水的枯竭是从内部开始的,越来越严重的灾害越来越严重,情况越来越明显。我在深处逃脱不了这种命运。我怎么能不担心呢?显然,诗人是在表达自己——并不是“我”乐于看到这样的不可救药——因为“我”也深陷其中,无法独善其身。
在最后一节,诗人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前国王奉命行事,就像召公一样,他设法在一天之内征服了一百个国家”。当年,在召公等忠臣的帮助下,国运日益强盛。与今天的“今日亦是国之百里之日”相比,诗人不禁感叹。
至于帝国衰落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贼寇内讧”之外,诗人认为还有一个隐藏的原因——“活在今天的人不老。”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现在的人当中没有像召公这样睿智的大臣,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国家不能再遵循以前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陷入不可避免的恶化。
中国人一直有“不怨天尤人,不以己尤人”的观念。排在“雅”第一位的《诗经·大雅·赵敏》怎么一上来就抱怨天道呢?真的是在一个我要骂人的世界里,所以我得说几句不带脏字的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