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概论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同性恋的定义4同性恋形成的原因5中国当代同性恋社会状况1拼音Tó ng李猩à n

2英语参考词典

同性恋***

同性恋

性欲反向

3同性恋的定义1948年,近代著名性学家金赛博士将同性恋定义为“与同性伴侣发生过身体接触并达到性行为的人”。他把性行为的实际发生列为必然因素,并制定了一套分类,即把一个人从异性恋行为到同性恋行为按照0到6分为7个等级:0是绝对异性恋,6是绝对同性恋,其余是逐渐分布的。金赛博士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是同性恋,除了0级。这种“行为理论”多年来一直是公众理解同性恋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这一套“行为决定论”受到了其他专家的质疑。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理查德·伊赛(Richard Isay)写了一本书《身为同性恋》,书中反驳说,有些人可能因为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内心的心理冲突等因素,害怕或选择不与同性发生性关系,但却无法克制自己对同性的性幻想,单方面沉溺于兴奋之中。这种人是金赛博士归类的。

此外,青春期前偶尔的同性性行为是基于贪玩和好奇,不能涵盖在同性恋的范畴内。

还有一种严格的观点认为,同性恋者在性偏好、情感投射、社群归属等方面必须是针对同性的。因此,有些人怀疑“情境”同性恋者,如寄宿学校、修道院、监狱、军队、水兵等特殊情境中的学生,是否应该因为缺乏异性而被归类为同性恋者。

传统的精神分析学家,主要是弗洛伊德,把同性恋的形成归因于环境因素。这个专家学派认为,所谓的男同性恋要么是自己觉得女性化,要么是让别人觉得自己充满女人味,而这种男性化的现象是家庭中父母管教孩子的态度造成的,比如冷漠无能的父亲或者专家型的母亲。久而久之,儿子疏远了父亲,得不到阳刚之气,反而从母亲那里吸收了太多的阴柔。母亲角色的占有欲和父亲角色的缺席是“环境论”中男同性恋家庭关系的主要草图

然而,这一理论近年来受到了挑战。例如,1970年,Zuger将25个有女人味的男孩家庭与另一组普通样本家庭进行了比较,发现没有显著差异。

新学派的理论以“遗传学”为目标,将同性恋的成因从后天环境转移到先天基因,试图发现同性恋者是否有特殊的生物型,有的来自神经内分泌,有的来自染色体追踪。例如,1952年,生物学家卡尔曼的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都是同性恋,因为他们共享一个基因型,这进一步支持了同性恋是天生的说法。

5中国当代同性恋社会状况虽然同性恋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不言而喻,关于“龙阳”、“断袖”、“拐子”的故事在各种史书中都有记载。甚至在1991,福建就有一对男同性恋,当众举办了一场民间婚礼,大摆宴席招待宾客。此外,据青岛医学院的张北川教授说,事实上,在清朝,这种民俗在那个地方非常盛行。但可以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同性恋才成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专业的学者对同性恋做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社会主流文化(包括“官方”态度)对同性恋“亚文化”越来越宽容;而同性恋者的各种活动也逐渐从“地下”转移到了“地上”...

1981,大众医学发表了《红楼梦》中张明远关于同性恋的文章,认为同性恋很奇怪,是否是病态尚无定论。

1982年,世界著名性学《性医学》中文译本出版,书中删除了“同性恋”一整章(同时删除了换* * *和着装行为等三章)。删除这一章标题的解释是英文的——不懂英文的人看了,完全不知道删除了什么。

1985祝你健康发表了阮芳福的文章《同性恋——一个未解之谜》。文章认为,同性恋不是病,只是属于少数人,歧视同性恋就是多数人欺负少数人。同年,阮芳福主编的《性知识手册》出版。这本后来总发行量数百万的科普书,仍然把同性恋视为“一种变态”。

从65438到0985,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陈忠庚主编的大学心理学教材《变态心理学》明确将同性恋列为不适合异性恋生活方式时可以选择的另类生活方式。这本书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1994年,47万字的《童* * *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同性恋的学术著作。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朝着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权利平等的方向前进的。

1994 12、邱仁宗主持在北京召开的“艾滋病与特殊性研讨会”,发表了支持同性恋者的政策建议,送到了* * *有关部门和立法机构。

1995中国文化名人萧乾在《文汇报》(上海版、香港版)上发表了对童* * *的书评,指出中国对同性恋的认识是进步的,这表明中国在现代化方面正在努力。

1995年,社会学家刘大林的《中国当代性文化》(精华版)出版,该书强调中国人口基数大。

1995,潘绥铭的《中国现状》出版。对潘绥铭四大城市180多名男同性恋者的调查发现,中国有相当一部分男同性恋者是“活跃”的,在这部分人群中存在艾滋病流行的风险。与此同时,青年作家方刚的《中国的同性恋》出版了。这部纪实文学在大众社会引起了关注。

65438-0997,邱仁宗《艾滋病、性与伦理》出版。本书从伦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大众社会应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同性恋者的伦理基础。

在1997-1998年秋初,精神病学专业杂志《精神健康通讯》讨论了同性恋问题。关于同性恋的道德化、医疗化、不道德化和非医疗化的不同观点一直争论不休。讨论以张北川的长文结尾,强调同性恋的非道德性和非医学治疗是当代科学的结论,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

从1997到1998,张北川教授对486名男同性恋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25%曾被异性恋伤害过(包括言语侮辱和殴打),35%因社会对同性恋的理解而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10%曾自杀。

1998,社会学家李银河发表《同性恋亚文化》。这本25万字的书综合了国内外的学术调查和各种科研结论,指出中国同性恋人口为3600-4800万。

65438-0998,针对同性恋人群的健康干预项目“朋友”于年初开始运作,开展了解同性恋、艾滋病教育等活动。近20位来自不同学科的权威学者和同性恋者直接参与了这一项目,并在1999开头获得了国家明确的道义支持。

1999年,邱仁宗主持召开了“面对21世纪的女性:女权主义者与女同性恋者的对话”研讨会,说明社会对同性恋的关注已经明显超越了艾滋病防控、精神卫生/精神病学等领域。

1999结尾,朋友们得到了科学界的大力支持。包括中国艾滋病防治领域首席科学家、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委员会、卫生部艾滋病中心相关负责人、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相关负责人在内的多学科学者和官员明确表示支持友伴计划的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