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的《娃娃兵》

杨,1917 10出生于都县乡牛坡田步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三兄弟中,路斯最小,属龙。说起他的生日,什么时候离家的,连他自己都记不太清楚,直到老号手韩宏明才清楚地记得他出生于10年6月4日。14岁加入共青团,1933岁加入共青团国际部。9月5日,他在博胜县赛马场举行了阅兵式和升旗仪式,正式宣布红军少年共产主义青年团国际师成立。第一任师长陈光,政治委员肖华,政治部主任冯文彬。这是红军中最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18岁,成员6700多人,占70%。共分三个团,杨在四十五团。一个营三个连。他的二哥杨思福也在共青团国际部。同年在火线入党。9月5日,他们在共青团国际部离开宁都,8日到达广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政训练。9月25日,奉命配合红三、红五军团,进入利川前线。1934年4月28日,参加广昌保卫战。杨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上战场,就被敌机轰炸,我们的心怦怦直跳。前面的二连还没进入阵地,就被飞机打死打伤了几十人。令人难过的是,几十名参军的同志在战斗前牺牲了。所以从那以后,我就特别讨厌敌机。在那次战斗中,共青团国际部伤亡惨重。我们的工事和碉堡因为敌机的轰炸和猛烈炮击被摧毁了,一些干部和战士带着棺材在碉堡里。有一个排,打完只剩下六个人,三个班长只剩一个。排长咬着手指,写下了血书《血债血偿》。萧华政委拿着血书教育大家化仇恨为力量,勇敢杀敌,保卫苏区。然后转到宁化、刘清和石城。石城之战后,经过一年的战斗,共青国际师的人数已从一开始的6700人下降到2700人。10 6月6日下午,杨告别家乡,跨过河,开始踏上长征之路。杨说: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16岁以下。我是共产国际老师,什么都不懂。人家说走就走,说活就活,说打就打,一切行动都在指挥之下。

杨将军告诉我们,红军长征虽然异常艰苦,但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战,就怕受伤或因病掉队。他还记得长征路上两次掉队的情况。第一次是1935遵义会议后。杨在攻打县城的战斗中受伤。部队走后,他被寄养在一个老乡家里,差点丢了性命。

送到老百姓家里,我给了他们两斤鸦片,我自己也有两斤鸦片。那时候没钱,用鸦片。贵州人视鸦片土为宝。一个坏人教唆他的老乡,说他(杨)有东西要干他或者给顶上。我一听就想杀了我,但是递到上面我就要杀了他。我急中生智地说,哎呀,肚子痛得厉害。我家里枕头下面有两公斤烟熏土。请留意一下。(他们)听到烟味的时候,我出去解手他也没注意。后来我赶紧拄着棍子一瘸一拐地走了。

第二次掉队是在过草地的时候。

因为生病,两三天没吃饭,晚上因为下雨,就睡在树下。天亮后,部队走了,我只觉得浑身无力。我不仅不能走路,甚至不能安静地坐着。我努力坐起来,但还是支持不住,摔倒了。一个士兵以为我死了,就拿起我的干粮袋。人,有求生的本能。我抓着干粮袋说你拿我干粮干嘛。他看到我还活着,就想尽办法把我拉起来,让我靠在树上晒太阳。太阳晒干了衣服,然后我遇到了一个和我一样排在队伍后面的士兵。他就是马,后来的中国民航局长。他腿部受伤,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追了几天,我们追上了大部队。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杨为红二军分区政委肖华当警卫,后担任警卫班班长、警卫连排长;参加过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平型关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教导三师师长;二野直接教二师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