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失败真的是洪自残的结果吗?李秀成有依据吗?
天京之乱后,何、陈玉成、李世贤等人扶危济困,取得了江北破营、三江凯旋江南破营、建立苏府、天哲两省等军事胜利,从而复兴了太平天国。洪秀全王立李修为忠君,称他为“永远的忠君”。
1864年6月,湘军攻陷天京。李秀成被俘后,在狱中写了几万字,叙述自己的经历和太平天国的历史。8月7日,曾国藩被清律处死,终年42岁。在自述中,李秀成坦言:太平天国的失败,其实是洪的自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太平天国后期,尤其是天京事变之后,整个朝廷乱成一团。
随着权力的逐渐增加,杨变得越来越专横,对国王们表现出很少的尊重。有一次他犯了错误甚至鞭打了君王,魏长辉曾经被杨鞭打过。鉴于他对杨权利的恐惧,魏长辉不敢直言反对杨,表面上服从杨,但内心却十分不满,甚至怨恨。
据说杨的哥哥和魏长辉的哥哥因为争夺房产发生了矛盾。杨想杀魏长辉的哥哥,于是交给魏长辉,魏长辉肢解了他的哥哥。我想即使他被迫做了杨想做的事,魏长辉又怎么可能不恨呢?
杨对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大。公元1856年八月,杨借口“天父下凡占为己有”,请天王洪秀全到他的东宫。杨以天父下凡的口吻对洪秀全说:“东王立下了大功,为什么只有九岁……”而且他要求洪秀全自称万岁。洪秀全与杨之间的权之争可以说达到了白热化。表面上,洪秀全说:
于是,魏长辉于9月2日凌晨来到天津,包围了杨的府邸,叫嚣着要下令杀死杨。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杀了,而魏长辉把杨府里的人都杀了。又斩尽杀绝杨部及天津城内亲信,血流成河。
李秀成曾在自己的自述中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说:“误国不需要人才,误主不相信外交大臣。”这份自述所揭示的,是事故发生后的混乱之一。洪秀全之前受“天京事件”影响,担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以从过去的任用人才转变为任人唯亲。这种情况有多严重?1860年,萧朝贵只有10岁的孩子,甚至被分封为西王母。
显然,在此前动乱的影响下,“多建诸侯而少立”已经成为洪秀全及其身边亲属的共识。当初这种做法只是为了分化瓦解兵力较多的将领。后来因为太平天国财政拮据,逐渐演变成只要捐钱捐粮就有加冕称王的机会。到太平天国灭亡的时候,国王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700人之多。
这可以说是太平天国的一个重大战略失误。只要将军攻占了一个地区,这个地区的钱粮就会被将军控制。因此,将军们之间,再也无法共事了。甚至,一些将领陶醉于富贵之地,使太平军失去了战略主动权。而且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大量太平军被卡在一些不重要的城市,使得原本擅长运动战的太平军陷入了与清军的消耗之中。
由于这些改革的失误,所有的使用者都是自己姓洪的人。很多人被放错了位置。所以太平天国不但没有起死回生,反而迅速衰落,最后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