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中原分为几个州。

三国属于东汉末年,东汉末年中国有十三个州:李思、禹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交州、幽州。

州,汉代又称监察部,设立于东汉。全国有十三个州,每个州管辖的县和国家的数量各不相同。每个州都有一个秘书处或州牧来检查县,国家,县官员和地方豪强,纠正违法乱纪和弹劾腐败官员。

到东汉末年,原本是监区的州设立了州牧,掌管当地的军事、行政和民政。州被称为中央政府下的第一级行政单位,就像今天的省或美国的州一样。

东汉十三郡与西汉十三郡相比略有变化。朔方刺史并入并州刺史,贬校尉署(设在京师附近七县的署名)为十三州之一,总数十三不变,于是有东汉十三州之说。

扩展数据:

东汉以后动荡的400年间,政权很多,各种政权不断增设郡县,郡县面积不断缩小。到南北朝后期,原来的十三个州几乎变成了300多个。

隋朝废除郡为州,从此州取代郡,隋朝有300多个州。此时的州虽多,但仍是中央政府下的一级行政单位。到了唐朝的时候,我们的时代就建立起来了。

从那以后,国家就被我们的一层管辖直接从中央分离出来,成为二级行政单位。之后州内设路,元朝设省,明清改州为府。明清时期,州尤其是直隶州降为与县同级的行政单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东汉十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