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端午节的习俗

广州人也很重视端午节,旧习俗是农历五月初二到初四送节。年轻的“新抱”(媳妇们)用一个六四个的“满盒”,里面装着粽子、猪肉、生鸡肉、鸡蛋、水果、酒等。回父母家祝贺长辈。在端午节,女孩和孩子会挂香包。香囊袋多以五色丝线编织而成,也可用绣花丝线缝制或羊毛编织。一般都是新媳妇给的,这一方面体现了新媳妇的德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她们的本事,俗称“新本事”。香囊里有檀香粉、胡椒、八角、茄子粉、硫磺等。端午节午饭后,大家都贴“午时符号”。操作员使用一张大约一英寸宽,将近一英尺长的黄色纸条。上面用朱砂写着“五月五日午时,官非口疾,蛇、虫、鼠、蚁消灭”的字样。店档里也有现成的符号出售。中午以水果、粽子祭神,燃艾草熏屋角,称为“驱蚊辟邪”。将朱砂与雄黄酒混合,在孩子的额头、胸口、手掌上点一个红点,可以辟邪...

广州端午节习俗从传统走向现代赛龙舟,强调气氛。

端午节前,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朱村迎来了兄弟村60多艘龙舟“探亲”。这个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如今又增添了浓浓的现代色彩:划龙舟不再只是男人的专利,也是女人的专利。

在广州珠村,因为只允许男性参加龙舟竞渡,端午节一度被称为“男人节”。即使吃“龙舟饭”,也是不允许女性上桌的。现在,这个禁忌被打破了。女人很自然地和男人围坐在餐桌旁,伴随着他们温柔的笑声,“龙船饭”更有趣。

“让女性参与端午节,是端午节习俗适应现代社会的一种进步。”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潘建明表示,随着时代的演进,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逐渐摒弃了不适应时代的元素。

潘建明说,以前龙舟经过桥底时,龙舟上的人会往桥上扔鞭炮,怕有人站在桥上看龙舟“碾压龙头”,经常造成伤害和纠纷。现在的做法文明和谐多了。村民们提前在桥的两边铺上了织布,市民们在河两岸尽情观光。

广州民间龙舟赛通常在村落间举行。以前每个村都要争第一,为了荣耀祖先,为了扬名立万。但由于乡村民俗赛事缺乏严格的规则和裁决,因此一直存在纠纷。现在,龙舟比赛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友谊比赛,目的是参与。无论谁赢,主办方都会给每个参赛村发一面“第一名”的锦旗,龙舟赛也就成了民间的狂欢。

龙舟比赛不再关乎成败,但它的竞技意义并没有消失。每年端午节前后,广州市政府都会组织国际龙舟邀请赛,吸引了众多来自国内外的龙舟队,广州民间龙舟队也在邀请赛中一展身手。

广州珠村珠玑街文化站站长杨静说,民间的龙舟赛看重的是喜庆的气氛,而政府主办的龙舟赛是常规赛事。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划龙舟的传统习俗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