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质量管理有八大原则?
“质量成了问题,其实是因为我们把质量和数量做了分离,因为我们把它变成了与交付和成本相对立的东西。.....我们往往把很多东西都当成质量问题。面对质量问题,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其转化为责任、荣辱、道德的划分。以至于大家都不敢面对,只能躲着。”——摘自杨钢《质量与数量的战争》。
面对工作中的“质量问题”,我们学到了什么?
老员工在“质”和“量”上纠结了很久。他们喜欢第一时间质疑检查进度,喜欢怀疑别人的准确性,喜欢说这不是我该做的,喜欢说我没发现,喜欢说系统里没有要求...
所以大家首先会明白三件事:第一,推卸责任,第二,怪素质人,第三,继续推卸责任。
于是,我们作为一个群体,发现了新的问题,并试图去认识和理解,试图通过修补系统的漏洞来改善,但结果显然收效甚微。
所以,还是换个思路吧。会不会是我们的员工没有“质量意识”?
因此,我们学会了建立或增强“质量意识”。
我们找了一下,果然又有一个先锋站出来说“质量意识始于培训,止于培训”,顿时打开了局面。我们试图把培训作为提高质量意识的保障,认为找到了解决质量意识的方法。
遇到问题,我们说要训练;客户说:“嗯,这很合理”;
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说要加强训练;客户说“嗯,合理”;
当我们继续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我们说继续加强训练;顾客说:“嗯,有道理。”
当我们继续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我们说:“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为什么错了?”;客户说:“嗯,没兴趣”。
因为客户不满意,最后失去了客户的订单,才发现企业要赚钱,要以客户满意为重。然后我们学习了“顾客导向”——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的第一项。
为什么我们没有“质量意识”?
当我们的产品出现严重问题时,1领导说要报废,10领导说要报废,20领导说要考虑,50领导说要先考虑节约,100领导说要先考虑让步。200个领导会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接受过“质量意识”培训的员工是怎么想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或者成为领导后又是怎么想的?
有个朋友有个下属,在外资企业做机加工的时候,经常被评为“优秀员工”和“质量/效率典范”。后来被招去做他的下属或者做机加工,他犯了很多错误,甚至比老员工还严重,有时候他多次强调的问题还会重复出现。前后反差很大,很混乱。最后,发现该员工不适应当前的环境和当前的领导模式:
“我在外企的时候,很多文件都描述的很详细,但是这里很多地方都模棱两可。”
“原来我在外企的时候,所有的错误都有一个纠错和预防机制,而在这里只是领导的口头通知。”
“原来我在外企的时候,问题是重大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在这里却不得不把交期压得很小。”
个人意识逐渐演变成企业集体意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于是我们学会了“主角”——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之二。
我们问自己,
我们在培养员工质量意识的时候,我们的领导本身是什么水平?
当我们开始推别人的时候,我们的领导是怎么想的?
当我们认为员工质量意识差的时候,我们的领导自己是怎么做的?
那么,我们再想想,是不是沟通有问题?
沟通,这是个问题。
一个大国又站出来说“沟通是一个漏斗”。我们总是发现,别人经常做不到的一件事,往往表现为:说了一半又不好意思说,本该表达的意思,最后却变成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以为是100分,可我嘴里只说了80分,别人听到了60分,听懂了只有40分,只做了20分。”
我通常有会议。同样的会议纪要,人们会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和别人的理解不一样。
延伸:“你让我做,你没让我做。”出了问题怎么办?
所以得出结论,沟通除了要求,还需要及时的方法和过程监督。
我们还学习了沟通的“过程方法”——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的第四项。
好了,学会了“过程法”,就可以有效沟通,设定目标,按规则办事了。有什么大问题吗?结果,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故事:
我们问谁愿意买有缺陷的手机。答案是没有人。
我们问谁愿意带着可能有缺陷的降落伞跳伞。答案是没有人有。
我们问谁愿意砸一辆自己造的有缺陷的宝马?答案是没有人。
我们接着问,是谁对制造、接受和发布缺陷产品视而不见?答案变得五花八门。
我没有要求它。我不知道。没人通知我。我不明白。
台企有句话叫“三不”,就是不创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这么大的牌子在我们公司的楼道里也有,但是看完很少有人记得。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忘记了,企业是以人为本的,员工应该参与制定目标,让所有员工积极寻求提升的机会,让员工积极寻求增长知识和经验的机会,为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
嗯,我们知道“全面参与”——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的第三项。
去做吧。对于每一个问题,我们都尽最大努力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机制的漏洞。这就是“系统管理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的第五项和第六项;
但是为什么问题还在发生,为什么我们采取的措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原因发生在哪里?
原因发生在哪里?
有一次,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在客户端发现了很多不合格的产品。我们开会讨论了流程中的变化点。似乎有许多变化。我们逐一采取了措施。半年过去了,客户告诉我们不符合项更严重了。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措施变得更糟了?
于是我们推翻了之前的判断,对产品进行了x光透视和切片,在生产过程中做了“三在场”(现场、真实、在场)检查。最后我们发现客户描述的现象和我们理解的不一致。我们根据真实情况制定了新的改进方案,并立即解决。
事实表明,我们中的一些人在遇到问题时不遵循“三个在场”原则,总是期望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电脑解决生产现场的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个现实”非常重要,这就是“根据事实做出决策”——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的第七项。
我们大约20%的问题来自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或配件,我们不得不做出让步来接受它们。结果造成后续问题甚至客户投诉,我们试图让供应商为我们承担责任。
然后,我们能选择的供应商越来越少,由此造成的产品质量水平提升不多,因为大家都在用同一个品牌的供应商,成本下不来,资质上不去。抱怨就习惯了,不抱怨。
然后有一天,客户跳出来说“我要选别人的设备,选别人的产品”;这个时候谁会被谁淘汰,谁会是供应商?公司失去了利益,似乎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供应商是谁?
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几十种、几百种甚至上千种对企业进行供应商审核和评估的方法。请参考我们公司自己的供应商评估规则和审计标准。
但是随着问题越来越多,我们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如果按照常规思维,我们发现似乎没有合格的供应商可以提供完全好的零件。但是我们必须紧急生产、供应和使用它。我们做什么呢让步放手,然后回到之前的“客户不满意”的循环。
有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不要和大企业比。人们愿意支付成本,所以我们找不到同等成本水平的供应商。”那要不要考虑降低产品标准?不太可能,那我们会更快被淘汰。
我们做什么呢我们换个思路,从自身找问题。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供应商,对于一个特定的产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供应商?
没有通过ISO认证?-有些可以。
我们能没有质量经理吗?-有时候你可以。
没有技术部可以吗?-也许吧。
我们能没有检查设施吗?-可能吧。
没有过程控制你能行吗?-这个可以凑合。
.....试着这么做?
好像很多地方可以考虑我们自己努力帮助供应商改善,满足自己的需求。
如果这样说,很多供应商都很开心,互惠互利;我们也很开心,优质低价(综合成本低)。
供应商提升了,我们受益了,客户也满意了。最后发现,我们其实是大家的“供应商”。
然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理念“与供应商互惠互利”——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的第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