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

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就业问题突出,其关键是研究生就业竞争力不强。摘要:本文探讨了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从社会、学校和研究生自身三个方面给出了增强研究生就业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就业市场,人力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加大了研究生就业压力;二是学校培养研究生的能力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和企业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第三,在就业过程中,研究生自身也存在专业能力不强、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团结协作能力、自我定位不准、就业心态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充分分析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研究生就业教育和培训,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方面,就业市场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有影响。

近年来,就业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没工作”和“没工作”的双重压力。在我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研究生的稀缺性早已不复存在。以往研究生需求量大的高校和事业单位对研究生的刚性需求减少,高学历人才的井喷,使得就业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人才的需求相对饱和,就业压力大。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报考研究生的基本要求逐年提高;与此同时,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人才选拔上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是注重综合素质,宁愿支付成本低、可塑性强的本科生。这种市场经济导向和供求结构的影响,是研究生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影响其就业。此外,不规范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不完善的相关制度也制约着毕业生就业的正常发展。

(二)学校、研究生培养不适应社会需求。

1.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

基础课比重过大,重视知识学习,忽视社会实践,专业知识与社会脱节。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就业后适应岗位需求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在适应期、工作经验、专业能力、就业后素养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2.缺乏实践能力

硕士生在加强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要学习专业知识,重视对知识的体验,却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现实情况是,一些用人单位更青睐毕业后能直接就业或短期培训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此外,研究生实践的缺失也与我国近期的教育相关制度有关。我们的研究生还是注重前期专业知识的储备,而忽视了实践中的训练和锻炼;注重考试的提升,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导致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缺失。

3.职业规划教育薄弱,缺乏职业指导。

对于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问题,我国起步较晚。一方面,由于前期人才需求量大,很少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人才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教育相对滞后。对于研究生教育这样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学校还是研究生本身,都没有对求职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盲目投简历或面试过程中捉襟见肘等诸多现象,很难做到理性或有计划的应聘。

4.缺乏创新,缺乏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学习能力其实是一种适应能力,即适应用人单位的文化,适应工作的需要,适应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强调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目前研究生教育仍然是被动的,研究生无法自发学习、主动参与,因此无法在离校后立即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学习能力不足。另外,大部分研究生缺乏创新,墨守成规,没有创新理念,这是我国研究生近年来缺乏的重要部分。

(三)研究生本身,就业观念偏颇,心理调适能力低下。

在研究生就是精英教育的思想和心态影响下,自身定位不准,对外部就业环境知之甚少。研究生毕业后认为应该从事高知识、高经济回报、高社会地位的“三高职业”。但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此时研究生仍然不能改变自己的就业心理,优越感远远大于危机感,不努力提高个人能力,就业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不是主动寻找和获得工作,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动等待就业机会,导致就业心态失衡。

二,缓解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社会方面

为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从整体上调整就业市场,把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和个人共同努力,完善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政策引导,提高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国家应大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和发展高科技产业,以吸引研究生。首先,要以制度和政策为切入点,完善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将就业服务和创业扶持政策系统化,大力推进学校研究生就业教育改革,促进政策落实。其次,拨款为学校加强研究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提供物质支持,更方便学校开展各种培训教育活动。政府也要做好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桥梁,促进校企合作,寻求企业和学校的最佳对接模式。不仅能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寻求更高素质的人才,也能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方式,让学生在企业中充分发挥所学,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2)学校。

1.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意识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既是研究生教育的老师,也是思想的引导者。大部分研究生在即将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都会比较焦虑,缺乏就业信心和方向感。因此,导师作为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教育应责无旁贷。他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把握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能力范围,耐心引导,初步设定职业定位,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从而引导他们进入职业生涯的良性循环。此外,学校在提高研究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推进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办学或合作培养等多种方式推进学生培养。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现在很多专科生的就业情况一定程度上比本科生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践能力。本科生的学习内容主要侧重于理论而非实践,而研究生的学习内容是加深对某一理论的理解,使得知识纵向延伸,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研究生要加强实践创新能力,纵向深化知识体系,也要横向拓展知识面。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能力,掌握岗位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水平。

3.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研究生职业素质的基础。学校要加强对研究生的职业指导,建立健全指导体系,从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合理的预期出发,根据现有条件合理规划和布局职业生涯,确定职业定位,引导和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职业适应发展中的困惑,最终实现就业目标。加强学生对国家形势和政策的了解,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择业观和就业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校还应大力开展研究生岗前培训、就业知识讲座、职业规划与评估、考试与面试辅导等活动,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展示自身实力。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要形成用创新创业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机制。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协调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完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优惠政策,在创业投资设立、创业场地支持、创业项目对接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充分依托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巩固壮大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努力在长效机制上有所突破。全面提升创业指导服务水平,从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见习、创业活动入手,努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有志于创业的研究生提供支持。

(C)研究生本身

1.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实现更好的就业,决定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身素质。研究生除了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外,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意识地扩大知识面,从而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他们还应通过团体训练提高自己的基本就业竞争力,如适应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社交能力、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现代化的综合高素质。另外,要更加注重社会实践,在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计划后,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充分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在社会实践中加深所学知识。除了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其他能力的提升,比如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同时,努力创造实践机会,丰富就业实习经历,学习和提高求职面试技能,成为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2.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日益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导致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要能够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正视就业形势,了解社会人才缺口和岗位需求,避免择业定位的盲目性。就业前要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考虑长远,减少就业过程中的从众心理,把自我价值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此外,还要根据就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和就业预期,拓宽自己的可选领域,提高自己的就业价值观。不要只关注大城市,要意识到农村和中小城市也很好。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艰难的就业环境下,把握有限的就业机会。

3.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研究生在刚入学时就要参考与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各种评价工具,对自己的价值观和性格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未来面对社会、选择职业等外部信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意向和发展方向,逐步形成可行的职业目标,并将其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根据明确的发展规划有目的地学习。自我提升,努力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

4.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与本科生或其他一般创业者相比,研究生接受过系统、全面的专业教育,文化水平、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较高,创业成功的几率也较高。因此,研究生作为高素质群体中的一员,应该努力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每个研究生都应该摒弃传统的择业就业观念,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求职者,更是就业创造者。

综上所述,我国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就业问题。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需要多方的支持和努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资料:

[1]王壹冉,等.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J].北京教育:高等教育,2015(2)。

[2]杨·。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

[3]王朔,等.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J].理论,2011 (2): 205-206。

[4]阎正。加强就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N]。光明日报,2014-08-21(15)。

[5]刘延辉。过度教育与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理性思考[J].教育评论,2010(1)。

[6]谢龙岩。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3(98)。

[7]董,刘会明。地方高校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及提升途径[J].前沿,2014(Z9)。

[8]裴李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文教资料,2012(16)。

[9]牟燕娟,顾,,郭晶晶。增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2)。

[10]李丽。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4(5)。

[11]刘旺。市场视角下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缺失及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12)。

谢云-惠。浅析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05(4)。

[13]董平。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环境因素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4)。

刘振东。毕业生就业:在沼泽中挣扎[J]。教育与职业,2006(5)。

[15]曾婕,等.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

[16]牟艳娟,等.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1(12)。

[17]芮倩,等.现阶段我国研究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分析[J].智力,2012(1)。

[18]宋健。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思考[J].中国研究生,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