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斯坦民族简介

印度斯坦语主要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也有人信仰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

据2001印度官方人口普查统计,印度斯坦人口约3亿,约占印度总人口的30%,是印度最大的民族。这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上游的印地语区和印度斯坦语区,主要讲印地语。印度斯坦有很多分支,大致可以分为雅利安人和德拉威人。前者主要包括阿里尔人、遮打人、洛蒂人、马里人、卡迪贡贝人、拉吉普特人、查米达尔人等。后者包括Bondo人、Corba人、Baja人、Mortera人、Chabua人、Shahariel人和Gower人。其中有很多高卢人的分支,如帕特、穆里亚、高亚、博尔加、波罗的海、博海亚、拉吉耶德、拉吉约亚等。可见印度斯坦是一个统称。这些人的存在都保存了古代部落生活的信息,说明印度斯坦民族的融合还没有达到高度的统一。

属于欧罗巴印度地中海型,夹杂澳洲民族元素。一般认为,印度教徒主要是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从中亚草原迁徙到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古印欧雅利安游牧民族的混血后裔,因此有人称之为“雅利安-德拉威人”。肤色从浅棕色到黑色,上层较白,下层较黑。它是由许多具有相同民族血统和相似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区域性民族组成的。印度不认为他们是一个国家。连接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语,包括印地语和乌尔都语,都属于印度语系的印欧语系。印地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以天成字母表为基础,包含了较多的梵语词汇。乌尔都语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形成和发展的。其中有印地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的借词,也有突厥语等语言的借词。它的字符是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印度教徒主要信仰印度教,部分信仰佛教和伊斯兰教。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是在《吠陀经》的基础上形成的,主张《吠陀天启》、祭司的全能和婆罗门至上。人们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牧师)、赫鲁晓夫(战士)、吠陀(农民和实业家)和首陀罗(非熟练劳动者),还有其他贱民。后来,四大种姓演化出许多次种姓。种姓之间界限严格,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坐在一起吃饭。8-9世纪,商业因缘的改革在20世纪逐渐形成印度教,被大多数南亚人所信仰。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佛教和耆那教作为反婆罗门思潮,印度斯坦的玫瑰、鹿苑成为佛教的中心。13世纪,印度教复兴,佛教在印度被边缘化,但在亚洲其他地区广泛传播。尽管耆那教在21世纪的追随者很少,但它仍然拥有相当大的力量。早期的商人带来了伊斯兰教。随着12世纪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兰教变得越来越强大,在16世纪占据了统治地位。在21世纪,一小部分印度教徒仍然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影响,穆斯林中也存在阶级(有人称之为“姓”),分为赛义德、谢赫、穆格尔等。,但阶级界限不像印度教种姓那样严格。

印度斯坦人历史悠久,与其他民族一起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写成了吠陀,成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后来的其他书籍是奥义书、经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奴法典和大量佛经,流传至今,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在天文、历法、医学、音韵、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等方面也有很大成就。印度斯坦人民与中国人民有着长期的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张骞出使西域。公元5世纪及以后,中国的高僧法显和玄奘访问了该地区,许多印度僧侣也来到中国讲学。

印度斯坦盛行父系大家庭制度,通常由三代或四代组成。印度教徒实行种姓内婚姻,大多由其父母包办。妇女地位低下,寡妇不得再婚。寡妇殉难事件时有发生。印度教徒一般采用火葬,余烬扔进河里。恒河是印度教的圣河,认为将骨灰丢入圣河是人生最好的归宿,来世可以得到保佑。为此,许多病人和老人不远万里来到恒河岸边,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男人通常穿无领长袖脱外套,穿围兜或宽大的内衣。女性穿浅色开衫短袖紧身衣,周围有彩色纱丽,一端缠在腰间,另一端披在肩上。纱丽和紧身衣之间有一个腰部。女性首饰很多,很多人喜欢戴鼻饰。

历史上印度斯坦人长期遭受殖民统治。1757年,印度与英国爆发普拉西战争,印度战败,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1849英国侵略全印度。1857年,印度教徒和全国人民一起开始了反英起义。1947印度教徒和中国其他民族一起获得了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