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858),豫西()人,樊南生,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为“小”与文并称“小”。李商隐与李贺、李白并称“李三”。
与文合称“文理”,因其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文相近,三人在家族中均居第十六位,故又称“三十六体”。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歌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他的诗歌构思新颖,风格优美,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感人至深,优美动人,被广泛传诵。但有些诗(以锦瑟为代表)晦涩难懂,难解难分,有“诗人总爱昆西,恨无人写简媜”之说。
扩展数据:
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约600首,其中直接触及时政主题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李商隐的史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它们绝不是“思旧情”的病怏怏呻吟,也不同于前人写的那些寄情于往事的诗。他们以史为鉴,以陈政治为鉴,以时世批判为补,使咏史成为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特创作。
大多以男女相思病为题材,意境幽幽,感情一波三折,文字优美,语气动听,可密可密,读来令人心酸。李商隐由于童年环境和教育,世界观基本属于儒家体系,人生态度积极入世,渴望有所作为。
同时,他能够独立思考,很早就对“学道必求古人,学文必学”的说教不屑一顾,甚至提出了“孔氏无外乎德、仁、义”这样大胆的想法。
在诗歌创作上,他最初迷上了李的崇高风格和南朝诗风,写下了《烟台》、《河阳》、《河内》等多首歌颂爱情的诗歌。在他一次次的屈辱和毁灭向他展示了人生的崎岖之路后,他的诗歌开始表现出对社会的怨恨和一些批判。
最终,甘露的变化让他用血淋淋的现实打开了眼界,使他在思想和创作上前进了一大步。此时他的《两情》、《再感》等诗,对腐朽政治的批判已经相当深刻有力。
参考资料:
李商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