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家解析上海“新中考”:打破“双降”推力下的择校焦虑
中国国考改革和综合考试规则有哪些新亮点,会给学校、学生和家长带来哪些影响?本刊(www.thepaper.cn)的采访者与上海市几所初高中的校长和专家进行了交流,听听他们的权威分析。
还想买“学区房”吗?要不要“择校”家长的焦虑有所缓解。
上海市嘉定区启亮中学是上海市初中工科强校之一,也是家长眼中的“家里好学校”。
启亮中学校长陆表示,在上海中考改革政策的影响下,教育逐渐回归原位。学校开展了两年多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践”项目,起到了减负增效的作用。全日制导师制让课后服务有质量有特色,也整合了家长资源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对于是否要买所谓的“学区房”,家长们不再有太多的焦虑。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校长陆认为,高中招生实行名额分配招生,不仅有助于提高初中教育质量,也是促进初中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做了多年的高中校长,深感适合的教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卢说,随着政策执行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可以想象家长们会发现,其实每一所初中都有机会进入市实验示范高中,甚至是最优质的高中,这将大大缓解家长们对“初高中”甚至“初高中”择校的焦虑,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家门口的好学校。
“双减”后的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据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所长唐介绍,“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赋分”注重初中生四年学习经历的过程性和参与性,不进行差别化评价。其实质是带动初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家长在“双降”政策背景下,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启亮中学校长陆也有同感:在实施“双减”的过程中,学校、老师、家长都比较淡定。有了招商局改革政策释放的“红利”,我们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更加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上海市金彩高级中学北校校长金卫东坦言,“双减负”、“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政策法律的出台,是为了引导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五育并举”,孩子的成长不是第一位的,而是唯一的。不要被眼前的分数所困扰,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开始为当下做准备,为自己的成长打下基础。家里有个好学校,会进一步显示出好的趋势,坚定家长就近择校的信心。就近入学,保证睡眠,扩大升学机会,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智慧,从而有效缓解择校焦虑。
从“教”到“育”才是更长远的价值取向。
上海市宜川中学校长高捷认为,从价值角度看,高中招生新政突出了“育人”和“以分见人”的关键词,突破了仅以分数为依据的终结性评价。在学校综合考试中,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学科测试、现场综合评价和推进综合教育。因此,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评价观、人才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打破“唯分数论”,全面育人,以招生改革撬动教育的转型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教育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