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在杭简历
热爱祖国:
1\茅以升建桥炸桥。
9月26日,1937,中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设计制造的现代化桥梁——钱塘江大桥铁路桥通车。看到火车从桥边飞驰而过,茅以升感到无比自豪,建桥的日日夜夜闪现在眼前。
茅以升1933年8月辞去北洋大学教授职务,南下杭州,开始修建钱塘江大桥,设计大桥。1935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不到两年,桥就建成了,其难度可想而知。他用水治沙,用高压水枪击破河底坚硬的沉积层,解决了打桩的困难,从一天只有一根桩变成了一天30根桩。他用“沉箱法”克服了水下施工水流急的困难;采用“漂浮法”,利用河水潮汐的涨落,将巨型钢梁运到河中央的桥墩上,前后解决了80多个问题。在工程最紧张的阶段,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多次轰炸。该项目从未停止,而是在加速进行。铁路桥的早日通车,为支援上海保卫战做出了贡献。
165438+10月17日,公路桥再次正式通车,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桥诞生,在铁路桥史上掀起了一座里程碑。当时每天有多达数万人乘船逃亡。公路桥一开通,从早到晚都是人山人海。然而,就在开幕的前一天,茅以升接到了最高当局要炸掉钱塘江大桥的密令。5自己建的桥要炸了,几万人的心血毁于一旦。他心里很难过,铁路桥才通车三个月。他含着泪说:“这真的比杀自己的儿子还惨!”
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茅以升,知道建桥是爱国,炸桥是爱国;桥是为了让中国骄傲而建的,桥是为了阻止日本侵略者而炸的。当晚,在茅以升的指导下,埋炸药忙了一夜,全部到位。也就是公路桥经过的那一天,桥下已经埋了炸药,但是严格保密,以免过桥的人产生恐慌。65438年2月23日下午,日军逼近阜阳,爆破人员奉命接100多根电线。然而此时桥上仍有大量难民涌入,嫁桥之人不忍为之。直到傍晚,日军骑兵扬起的烟尘才远去,大桥被封闭,不准通行,进行爆破。“轰”的一声巨响,建成仅89天的钱塘江大桥拔地而起,卧江长龙被六处截断,通道瘫痪。
2\
礼貌和诚实:
1\郭沫若与香蕉花
莫若小时候很孝顺。有一次,我妈得了“晕车病”。郭沫若不知道从哪里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个病,就想弄一个。但是这种花在市场上很贵,而且很少见开,他就和哥哥跑到一个花园里去找。恰好那园子里的芭蕉刚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偷偷摘下来送给母亲。事后我妈虽然知道郭沫若对她很孝顺,但是儿子的行为让她很难过,就教育他,叫他以后老实点。郭沫若一直把这段往事记在心里,直到他成为中国的大学者,也不曾忘记。
2\建立一个字母树\
春秋战国时期,秦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了变法。当时正值战乱频仍、人心惶惶之时,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动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竖起一根三十尺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两银子。围观的人都不相信这么容易的事能得到这么高的奖励,所以没人愿意试一试。于是商鞅把悬赏金提高到50金。四赏之下必有勇者。终于有人站出来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刻赏了他五十金。商鞅此举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商鞅接下来的改革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来。新法使秦国逐渐强大,最终统一了中国。
勤奋和友谊:
1 \ 1976丞相去世后,负责整理和邓工资收支账目的人回忆说,的收入只有单笔工资、薪金结余存款的利息,没有任何收入。支出项目主要集中在伙食费、党费、房租、报刊订阅费、日常开支、对亲属和工作人员的补贴、捐款等。
据统计,总理的工资是400.80元,邓姐姐的工资是347.50元。从1958到1976,共计161442.00元。36645.51元用于补助亲属,10218.67元用于补助工作人员和朋友,占其总收入的1/4。主导思想是你可以通过补贴自己的工资来减轻国家的负担。至于总理的积蓄,总理也立过规矩:积蓄够5000块的话,交党费就没用了。这样一共交了14000元。10月总理1976 1去世后,他们一共只存了5100元。所以两位老人都很节俭。
努力学习:
1\周恩来好学
南开学校是全国知名的先进学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校里的课业负担很适中,经常有考试。考不好会被淘汰或者复读,学费也很贵。
生活如此艰辛和不易,但他一直在为中国的崛起而努力学习。他入学后就一直待在学校里,每天晨钟一响就起床跑步,还保持着在沈阳上小学时锻炼身体的习惯。
起初,他的英语基础很差。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他每天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英语。到第二年,他的英语相当好了。后来,我可以阅读许多英文原版书籍。
他语文成绩特别好,学校每两周写一篇作文。周恩来的文学思维敏捷,写一篇作文一气呵成。1916他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他数学也很好。他是48名笔试速度最快的选手之一。代数得满分。心算比别人的笔算快。
除了上课学习,他还在课后阅读了许多书报,尤其是孙中山先生革命学校办的民权报、民生报,以及当时国内外进步思想家的著作。所以他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有一次,他在书店里看到一本印刷的《史记》,于是不付伙食费买了下来,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这时候,他对学习的目的有了清晰的认识。他在一篇题为《人生之计在于勤奋》的散文中写道:“人一生读书,而青年时期是最大的时期,基础是以此日为基础的,将来还要发展。”他认为现在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把所学奉献给世界”。他正在努力做准备!
由于他的努力和优异的学习成绩,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钦佩他。校长称他为南开最优秀的学生,同学们都说他在各种磨难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次年,经老师推荐,学校破例免除了他的学杂费。周恩来成了学校里唯一的自由学生。
2007年6月,周恩来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了。在南开学校的四年,他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追求上进、品学兼优的全才青年。
2\齐白石挂一角读书。
小时候就知道古人“负薪”“挂角”的勤政故事。“挂角”指唐代的石米。他原本是杨迪的一名宿卫,但后来他放弃学业,骑着牛去外地找老师。他用《汉书》挂他的号角,他所有的行程和停留都被展出。看了齐白石的简介,我们知道这位杰出的艺术家年轻时也在一个角落里学习,奠定了古文基础。
白石老人留下的古文作品没有他写的诗多,但从他的自述中,可以看出他的古文功力和独特风格。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1岁之前,他放牛砍柴。他在工作期间抽空学习,用树枝在地上和墙上练习写字。有一天,他在山上专心读书,忘了砍柴,没捡多少粪。饭后,他奶奶叹了口气说:“哎,你投错人了。”对于这段童年经历,他在《自我介绍》中是这样写的:
太后(祖母)说:“既然能砍柴做饭,就写吧。俗话说‘三天刮风,五天下雨,所以看文章一锅煮?’明朝没有大米。我孙子怎么办?很遗憾你生错了家。”于是《论语》就被挂在了喇叭上,日常要付出的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上面的语录只有几个十字,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奶奶的口语,表达了她悲伤和遗憾的心情,也描述了齐白石每天出门砍柴不虚度光阴的真实情况。如此简洁的文言文,自有其独特的风格。
公共道德行为:
身心健康:
1\毛泽东戒烟了
毛泽东是个老烟枪,烟瘾很大。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在访华时告诉毛泽东:“苏联医学专家认为,如果斯大林按照医生的建议戒烟,他可能不会死得这么早。”也许他的建议奏效了,毛泽东戒了烟。然而,十个月后,他又开始抽烟了。6月7日,1958,外交部长陈毅带领黄镇和其他几位回国的大使来到中南海游泳池。毛泽东招呼大使们就座,并递给陈毅一支烟。陈毅挥挥手:“我不干了。”毛泽东笑了笑,把烟放在嘴上说:“你还是下了决心,我戒不了。”
然而,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他曾经成功地控制了自己的毒瘾。那是在1945重庆跟蒋介石谈判的时候,一根烟都没抽过。这让很多人佩服。蒋介石告诉陈布雷:“毛泽东是不可轻视的。他烟瘾很大,据说每天抽一支(50包)。但是他知道我不抽烟之后,在和我的谈话过程中,他再也不会抽一根烟了。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觑!”
在晚年,毛泽东病得很重,他不得不听从医生的建议,下定决心戒烟。不知过了多久,毛泽东终于告别了“吸烟者的世界”,这是他去世前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