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的生活更美好》简介。拜托了

金坛名人列传(一)——华

6月3日,1985,世界著名数学家华·教授应日本亚洲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率领应用数学助理从北京乘航班782抵达东京,进行为期两周的学术交流和友好访问。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程。

华一生为科学而奋斗。

a 1910 10 10 12、华出生于江苏金坛县大桥东端。父亲华祥发以经营小杂货铺为生,为儿子取名,取“入筐辟邪,岁如庚”之吉兆。花6岁时,跟随姐姐莲清到金坛小南门的仁来小学读书。少年华,贪玩好奇,爱赶热闹,忘了学业,作业经常不及格。

1922年秋,华进入韩大寿先生创办的金坛县初级中学。刚开始他学习不努力,作业被涂改,字迹潦草,经常惹老师生气。初二的一天,数学老师王维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华的作业被涂污涂改改,非常潦草,让他不高兴了一阵子。但是,找到那些被改动的地方,恰恰是他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天上的老师把华叫到身边鼓励他,这使华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此后,在王维科、李等老师的培养下,他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中毕业后,华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他对数学的兴趣与日俱增。但是数学老师对他不按自己的规律解题很反感,当众指责他,言语中带着一些讥讽和轻蔑。华不甘受辱,举手请老师考考他。老师故意选了一道难题,让他在黑板上做微积分。全班同学看着这道难题,面面相觑。老师等着看华出丑。谁知华从容上台,一个个计算,正确利落,令班里师生惊叹不已。从那以后,老师对他的看法变了,同学们也更加佩服他了。然而贫穷无情地把他从学校拉了出来,他没能拿到毕业证,回到金坛帮父亲管理小杂货店,牵起了生活的绳索。

华辍学了,但他没有气馁,而是顽强地走上了自学之路;他被不断变化的数字和符号深深吸引。因为心思都集中在书上,经常对进门的客户答非所问。邻居不理解,骂他“读天书的书呆子”。看他对书痴狂,他妈苦口婆心劝他:“罗罗,我们是做来穿木裙子的(指柜台),不是书香门第。你还是省点灯油,懒得吃了。”父亲一见儿子,经常因为读书而冷落了客户,逃避生意,大发脾气。

后来,他的母校金坛县初级中学的校长同情华的处境,让他到学校当办事员。花每天从早到晚在学校忙忙碌碌。晚上,他帮忙清理小店的账目,一头扎进数学王国...所以从春天到秋天,从冬天到夏天,没有间断过。随着看的书越来越多,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他学会了清晰简洁的思维方式,这样就能一开始就抓住核心,少走很多弯路。这就形成了他日后独特的数学风格,即被国外学者所称道的“直接法”。

第二,在自学的实践中,华胸中有一种冲动,就是如果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学习体会写出来,就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于是开始写稿。但是,写的快,发的快,退的也快。退稿信里经常说你解决的一个问题已经被某国数学家解决了。对此,华不仅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自信心。他觉得虽然没有详细看过名人的文献,但是可以解决。如果他更加努力,他可以和一些名人竞争。192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斯特姆定理》终于出版了。

“思维世界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地摆脱惊奇”(爱因斯坦的话)。一天,华在杂志上读到了著名数学教授苏嘉驹的一篇文章。苏声称,他为被现代数学界视为死题的“代数五次方程”找到了“可解方法”。华先是“吃惊”,然后有了“摆脱”的欲望。他发现这位著名教授的结论是错误的,于是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分析研究,写出了苏家驹的代数五次方程解不能成立的原因,并贴在上海《科学》杂志上。

正当华满怀信心地攀登科学高峰时,厄运从天而降。他染上了可怕的伤寒,卧床半年多,家里很穷。生命终于保住了,人被折磨到了骨头,左腿髋关节骨膜粘连,变成了僵硬的直角,年纪轻轻就留下了终身残疾。

华刚刚病愈。在《上海科学》杂志(1930)第二期第15卷上,发表了他批评苏嘉驹的文章,引起了数学界的广泛关注。清华大学数学系系主任熊清来教授读了这篇简明准确的文章,一心要搞清楚华是从哪个国家留学回来的,他是哪所大学的教授。但是周围的同事都摇头表示一无所知。当他从江苏籍教师唐培静那里得知,华只是金坛县的一个初中文员。初中毕业时,他痛心疾首,敬佩这位自强不息的年轻人,于是主动邀请华到清华大学勤工俭学。

1931的秋天,华带着简单的行李,蹒跚着向北,迈出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熊清来教授热情地接待了这个面容清瘦、腿病严重的年轻人。短暂的交谈后,我发现华机智、谦虚、真诚,眼睛一亮:“好一匹小马!”“结果,这个只有初中毕业学历的残疾人,第一次进入了一向非常注重学历的清华大学。在数学系的图书馆,他成了一名通常要大学毕业的助理。

在清华,花很难适应,但他以极大的毅力对待困难。他每天都在移动“圆和切线运动”的步骤。第一,他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整理资料、记账、收发文件、打印手稿、收集文具、绘制图表等等。然后,他争分夺秒地参加和学习数学课程。他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数学专业的所有课程,解题能力大大超过了大学毕业生的水平。我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学习英语,达到了阅读英语数学文献的水平,学会了用英语写作。之后,我自学了德语和法语。当时中国的近代数学还在起跑线上,华在国外发表的三篇论文全部发表,创下了清华在国外发表的新纪录。1933的冬天,清华的教授们聚在一起,讨论一个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学校想请华教微积分,但他只有初中毕业证,不合格。会上有热烈的发言,反对者说这样有伤风化,会损害清华的声誉;支持者认为,华没有学历,但有真才实学,学识甚至超过某些教授。理学院院长叶果断总结:“清华有个华是好事,我们不能受资历限制!”就这样,华又一次打破了清华传承多年的职员制不得跨越院系制的规定,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助教。

1936年,华在熊清来的推荐和中国文化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了两个下午。华到达剑桥时,正逢当时担任该校数学系系主任的著名数学家哈丁到美国旅行。

事先,哈丁从另一位著名的韦纳那里了解到了华的情况。临走时,他关照经纪人:“所有来欧洲深造的东方人,都想在短时间内拿到博士学位。你可以告诉飞轮海,他只需要两年就可以拿到这里。”剑桥的博士之路一般需要三到七年,可见哈丁对华的区别对待。没想到,华回答说:“我只在剑桥呆了两年。如果我想读博士,我只能跟教授学习。如果这样,我的思想和知识就会受到束缚。我想在两年内尽可能多的学习各种学校的知识,我想志愿去数论和分析两个方向深造。”

在英国剑桥的两年里,华没有攻读博士学位,但他解决了、塔和奇哥德巴赫猜想等问题。在英、美、德、日、印等国的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由他建立的关于塔中问题的“华氏定理”,连哈定都连连称赞:“太棒了,我以为我的作品已经写得无可挽回了,但这次我得改!”华对高斯问题的研究至今仍占据制高点。

1938年夏,当华听到祖国全面抗日战争已经开始的消息时,他无法平静。他毅然漂洋过海,登上万里长征,回到祖国抗战大后方昆明。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热烈欢迎华的归来。然而,校方却在为以什么名义聘请他任教而发愁——尽管华已成为国际数学界的杰出学者,他的头衔仍只是助教。为此,清华大学教授资格考试委员会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面对华在国内外发表的几部高水平学术著作,委员们一致同意他直接获得正教授资格。28岁的华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3次突破清华传统体制,创造了至今无人超越的“最高纪录”。

西南联大的环境很艰苦。敌机经常袭击骚扰,家也搬了很多次,生活动荡。然而,华仍然坚持教学和研究。他住在昆明远郊农民的小楼里,楼下是喂猪喂牛的牛棚。白天拖着病腿去学校给学生讲课,晚上回到小楼坐在昏暗的油灯前钻研知识。

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经典名著《论堆垒的素数》在这座小楼里一问世,就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爱因斯坦从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发来一封特别的信:“这一发现将为未来的数学发展一个重要的来源。”同时,华还在矩阵几何和复变函数论方面开展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位老乡曾问华:“你的数学成绩有多大?”华笑着对他说:“你们不是同事,你很难理解。但比如古希腊学者留下了几十个待解的问题,我回答了五六个,但还有1%和2%有待澄清,无法彻底解决。就像今天的天气很晴朗,所以推测明天大概也是晴天。仅此而已,还不如苏联科学院院长维克多·诺格拉。他虽然解决了一个,但是百分之百解决了。”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华应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对苏联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访问,考察了苏联的科研和教育情况。感触良多,回国后在《时代与文学》杂志上分四期发表了《三月访苏》。

这年秋天,他接受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邀请,前往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1947年春,腿部疾病在霍普金斯医院接受治疗,左腿功能恢复良好。同年秋。妻子带着孩子来美国团聚。在此期间,他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掌握了二十世纪数论研究的制高点,令许多美国科学家惊叹不已。1948年春天,伊利诺伊大学聘请他为终身教授。这时,华有了一套小房子,一辆车,一份高薪,四个助教和一个打字员。可以说,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当舒适。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时,正是年富力强的华急于回国。他决心放弃一切优厚的待遇,巧妙地避开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目光,登上了一艘游轮,回到了新中国的首都北京。

建国初期,创业艰难。华没有犹豫。在清华大学数学系担任教授期间,他肩负着在中国建立一门新的数学科学的重任。1952年7月,他负责的数学研究所成立,他被任命为所长。然后陆续成立了基础纯数学、数理逻辑、力学、数学物理、应用数学、计算、计算机等一些研究所(室)。50年代,在忙于社会工作和国际交流活动的同时,他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不断问世,如《数论导论》、《典型群》(与万哲贤合著)、《多复变量调和分析》等。1957获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他的学术创造和发明达到了顶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华的工作发生了重大转折,他致力于推广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数学方法。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了“优选法”和“统筹法”。20年来,他走遍了26个省、市、自治区,走访了无数工厂,向群众传授数学知识,解决生产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科技人才。

华从事数学科学事业,著述颇丰,成就卓著。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典范群、自守函数论、多重复变函数论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以华氏命名的国际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怀-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芬韦尔-卡坦-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撰写《数论导论》、《从单位圆开始》、《数值积分的近似计算》、《偏微分方程》等学术论文200篇,专著10部,其中8部在国外翻译出版。发表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堆基素数理论,已被翻译成俄文、日文、德文、匈牙利文和英文,至今仍是这项研究的必备文献。一些著作已经跃入本世纪数学经典的行列。从65438年到0983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春天出版公司用英文出版了《华选集》。此外,华还撰写了10篇科普作品。

1984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华科普文选。同时,华培养、影响和教育了新中国的英雄代数学家,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艾特尔·塞尔伯格(Aitel Selberg)深思熟虑后这样说:“如果华在二战后留在美国,像他的许多同胞一样,毫无疑问他会对数学作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我觉得他回国对中国的数学很重要。很难想象如果他没有回国,中国的数学会是什么样子。”

1979后,华在英国、法国、联邦德国、荷兰、美国及港澳地区的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讲学、访问,与世界各国科学家和中国知识分子交朋友,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因为在科研方面的突出成就,他被美国科学院选为120以来第一位来自中国、第三世界科学院和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的院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法国南希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著名科学家贝特曼写道,华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以成为世界上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华的名字已进入美国华盛顿州史密森尼博物馆,并被列为芝加哥科技博物馆88位大数学家之一。

1963,华为少年写了一篇文章《从《孙子兵法》“妙计”说起》,以一首诗为序:“妙计为古语,前人所用。没有必要提到魔法。高明的计策也来源于笨拙,愚公和智老是分开的:时间长了,愚公和智老就显现出来了,白了就知道自己迟钝了。苦练为先,熟能生巧。勤奋是一种很好的训练,一寸努力就是一分。“这首诗既是华学术经历的结晶,也是青年人向科学进军的座右铭。1979年8月,港文作家梁羽生以曹操的诗“老马千里骑,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胆”盛赞华。华即席作诗一首:“老马羞走远路,千里马随后。”。壮士断腕,努力从不虚。”表达了他决心为科学奋斗终生的精神境界。

1984年7月,华提前结束了在美国的讲学和访问,带着新完成的重要论著《计划经济大规模优化的数学理论》回京。随后他马不停蹄地到各地开展经济数学的研究和推广活动。从7月1984到5月1985,去过长沙,哈尔滨,内蒙古,河南,深圳,珠海,徐州,广州等地,速度和效率都很惊人。

9 1985年4月27日,华在参加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时与港澳记者见面。一位年轻的香港记者问:“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华沉思了一会儿,果断地回答:“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谁知才过了一个半月,这最后一天就不幸对了。

6月12日,是华访日的第十天。下午2时,参观了日本学士院(相当于中国科学院),参观了天皇和地球科学院院长办公室、院士会会场和土子馅堂,并在学士院留言簿上题词:“非常荣幸能参观日本学士院,祝愿两国科学交流日益繁荣。”下午四点,他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报告厅向日本数学界做了题为“纯数学及其应用”的演讲。他的演讲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下午五点,华在日本论坛上说完了他的最后一句话。就在他准备接受日本数学家的鲜花时,他突然摔倒了!晚上10点09分,数学伟人华教授因急性心肌梗塞猝死,走完了最后一程,享年74岁。6月21日,国家和首都各界代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1986年,金坛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中山公园建立了“华纪念馆”,后中山公园和华的母校金坛县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用他一生“勤奋、自强、立志为科学、报效祖国”的精神激励后人、教育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