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2.观察法
3.物理分析/译者:张峻德刘海贵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065438+2008年10月
ISBN:9787309019148[十位数:7309019148]
页码:215重量:0.193KG
定价:¥11.00修订说明
序
第一章是受访者的心理
第一节原始心理状态
第二节被采访的良好状态
第3节不要干扰受访者
第四节面试中的心理诱导法
第二章记者心理
第一节面试准备和活动效果
第2节创建访问条件和活动效果
第三节说话和提问的技巧
第四节:调查会的效果及主持技巧
第五节观察效果和技巧
第六节采访记录的技巧
第七节主题选择和深化
第三章写作心理
第一节求真——赢得声誉
第二节创新——先睹为快
...[全部显示]
文章摘录:
第六节寻求深度——解渴解惑
为了让读者对新闻所反映的事物有一个清晰、深刻、完整的认识,并在读完新闻后感到“解渴”,那么记者就不得不顺应读者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表现出良好的思维品质,使新闻具有一定的深度。
要使新闻深刻,除了采访所承担的义务外,书面上还要强调三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背景
所谓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以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新闻界有轻视背景材料的倾向,这是应该克服的。应该说,没有几篇报道是不借助背景材料而全面深刻的。报纸新闻尤其应该与广播和电视新闻竞争。
ISBN:750115374
作者:于大文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定价:23英镑
页数:402
发布日期:2001-12-1
版本:1
格式:32
包装:平装本有助于新闻科学的创新和拓展。
——序《新新闻学高级教材》儿童兵
李源头为《新新闻学高级教材》作序
原文的第一部分
第一章是新闻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新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真正体现客观性是新闻的生命。
第二,反映论认识世界,接受实践的检验
第三,“淡化”宣传,不断提高引导水平
第二部分是构建中国新闻心理学的必要性。
第一,中国新闻呼唤新闻心理学
二、新闻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转折点
第三节新闻心理学及相关学科
一、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归属
二、新闻心理学及其相关分支
三、新闻心理学及相关心理学流派
四、新闻心理学与新闻母学科、相关学科和科学方法论。
动词 (verb的缩写)传播心理学和新闻心理学
第四部分将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从“解释层面”提升到“独特层面”
首先,探索新闻心理学的“独特现象”作为研究重点。
二、新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新闻心理的“独特现象”
中国编辑与传播者的心理学文章
第二章新闻敏感是传播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和职业能力。
第一节新闻敏感性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首先,新闻敏感性源于直觉
第二,新闻敏感是逻辑思维的“收缩”。
第三,新闻敏感贯穿新闻传播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新闻敏感性的特征及其与直觉的区别
第一,明确目的
第二,强烈的新奇感
第三,提前预见
第四,高度的灵活性
第五,新闻敏感性和直觉的区别
第三节新闻敏感形成的准备期
第一,新闻敏感性和知识性
二、新闻敏感性与实践
第三,新闻敏感性和思维
第四节新闻敏感性的酝酿——顿悟
第一,意识和潜意识
第二,新闻敏感度形成的两种模式
第三,意识和潜意识的融合。
第三章是传播者的人格和心理特征的调适
第一节传播者人格的自我调节
第一,面向发射机类型的调节
第二,独立人格的培养
第三,锻炼理性和意志品质
第二节沟通者对自己能力的控制
1.沟通者能力类型的差异和特点
第二,沟通者的类型和思维能力的类型
第三,传播者思维能力的类型弥补了他们的弱点。
第三节宣扬气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第一,直觉外显型气质
第二,气质的先天性和稳定性
第三,气质正负因素的自我调节
第四,了解自己的气质,了解新闻人物的气质。
第四章传播者的情感和意志
第一节宣扬情感的境界
一,情感境界的内涵
二,理解和沟通者的情感境界
第三,情感境界、认知和新闻敏感度
第二节传播者情感的两极
第一,情感的极性
第二,传播者对情感两极“度”的掌握
第三,促进从消极力量减少到积极力量增加的转变
第四,传播者理解并促进人的情感两极转化。
第三节意志的特征及其与情绪的关系
一、意志、目标、理想和信念
第二,意志和理解
第三,意志、认知和情感
第四,意志的自由与不自由
第五章是传播者的认知和注意心理。
第一节新闻传播者的无意注意
第一,传播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传播者无意注意的方向和集中程度
第三,传播者的无意注意和个体倾向
第二节沟通者的理解和有意注意
第一,传播者的目的和有意注意
第二,有意注意和新闻价值
第三,有意注意和新闻价值的发现与提取
第三节,传播者知道并关注意向后
第一,关注成功后与记者的意向
第二,两种注意力和两种兴趣
第三,用有意注意培养间接兴趣
第四,用间接兴趣培养直接兴趣
五、促进两种注意力和两种利益的相互转化。
第六章新闻传播者的思维方式
第一部分是传播者思维的新颖性
第一,发散思维和新闻的新颖性
第二,横向思维和新闻的新颖性
第三,逆向思维与新闻的新颖性
第二节是传播者思维的系统性
一、整体性和多维系统思维
第二,系统思维的动态性和相关性
第三,系统思维的有序性和可预测性
第三节沟通者思维的灵活性
第一,应变思维和灵活性
第二,结构替代和灵活性
第三,要素替代和弹性
第二部分:受众心理
第七章适应新闻受众的需求
第一节受众的物质需求和相关信息需求
第一,生理物质需求的紧迫感
第二,“间接”物质需求的重要性
第三,观众的物质需求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第四,正当的欲望和变态的贪婪
第二节受众的知识需求与新闻的新颖性
首先,需要知识和好奇心
第二,知识需求比例递增规律
三。知识需求的启动、维持和定向
第三节受众的审美需求与新闻审美
一,美的本质及其制约因素
二、外在美和内在美
三、内在美和外在美的主要矛盾
第四,美的阶级属性和公共性
五、审美需求与审美价值的创造
第四节受众传播需求与新闻媒体
第一,寻求交流是人类的三大特征之一。
第二,人们寻求交流和信息的紧迫感
第三,寻求沟通和“情感亲近”
第四,寻求沟通和“利益接近”
第八章唤起观众的出现
第一部分:新闻和观众代表的详细描述
第一,新闻语言和生动形象的选择
二,动词的使用与观众的意象运动
第三,调动观众的全面出场
第二节“间歇性”描述与观众的运动知觉表征
一是“间歇性”描写和观众心理的“相似现象”
第二,形象的运动知觉和观众的美感
第三,外部运动知觉表征和内部运动知觉表征
第三节“解释性新闻”与受众的立体印象
一、“解释性新闻”与认知心理学
二、格式塔心理学与图形和背景
第三,正确处理物体与背景的关系,形成立体图像。
第四,利用表象的整体性,形成立体表象
第五,利用对表象的理解来揭示更深层次的问题。
第九章诱导观众重新创造他们的想象力。
第一节“新”新闻与受众重构想象
第一,引导观众对新事物定向反射的特点
第二,为观众提供必要的素材,形成新的形象。
第三,诱导观众再造想象,调动情绪
第二节“非事件新闻”与受众重构想象
第一,再造想象力可以对复杂的事物进行高度概括。
第二,交叉使用两种概括的“非事件新闻”
第三,因果关系与受众重构想象
第四,遵循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安排结构。
第三节是传播者与受众想象力的连接。
首先,明确划分再造和创造性想象的界限。
第二,传播者表征的数量、质量和重构想象
第三,双方的情感交流和想象的重建
第十章促进观众的联想
第一节把时空相近的事物联系起来,促进观众亲近联想。
第一,利用空间贴近事物,促进受众联想。"
第二,利用时间亲近事物,促进受众联想
第三,利用时空穿越事物,促进受众联想。
第二节通过对比促进受众的相似联想。
第一,相似的联想可以让事物更加生动可知。
第二,相似的联想可以促进观众的理解。
第三,类似的联想也能让人感觉更亲切。
第四,新闻运用相似联想的特殊性
第三节进行对比,促进受众的对比和联想。
首先,对比具有相反特征的事物,形成对比
第二,利用联想强度和空间兴趣
第三,比较联想与比较事物的可比性原则
第四节明确因果从属关系,促进受众关系的联想。
一、重大新闻事件及其“起因”和“起因”
第二,“积趣”,循“因”导“果”
三、因果交织与发散思维
第四,因果关系明确,隐藏“因”。
5.辩证地看待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第二章XI观众逆反心理的形成与消除
第一节新闻的真实性与受众的逆反心理
一、原因之一:造假,凭空捏造。
二、第二个原因:以点代面,以概全。
三、第三因:“合理想象”,添加枝叶。
第四,观众逆反心理的组织转化
第二节新闻的可信度与观众的逆反心理
第一,媒体的权威性和新闻的可信度
第二,新闻表达的客观性和新闻的可信度
第三,情感鸿沟与新闻的可信度
第三节新闻采编与防止受众逆反心理
第一,“淡化”宣传,讲道理,让事实说话
第二,叙事感伤,让有形的东西激发观众无形的感情。
第三,把观众的好奇变成好奇
第四,“看门人”和观众反馈
本书主要术语(汉英对照)
主要参考书目
图书信息3
新闻心理学导论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定价:26.00英镑
国际标准书号978-7-81085-980-6
版本:2007年7月,第四版,20165438+7月0日,第五次印刷。
发布时间:1993年6月
页数:448页
图书介绍:
本书想探讨新闻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试图从宏观和理论的角度把握这门学科的整体框架,却有意忽略了细节,故取名《新闻心理学导论》。本书试图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与新闻学相结合,尽可能涵盖报纸、广播、电视中记者、读者、听众、观众共同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并注意吸收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做到科学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作者:刘
作者简介:刘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新闻心理学、传播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等课程。主要著作有《新闻心理学概论》、《大众传播心理学》、《刘文选》。《新闻心理学与传播学论文集》主编。媒体与心理学、新闻心理学和新闻心理学原理。